经济转型背景下社会保障审计改革探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宏翔,许贝贝,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原文出处:
财政监督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历史经验证明,每一次的经济转型都会深刻影响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并由此发生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在此背景下,作为保障社会和谐稳定“减震器”的社会保障就成为关注的重点。如何在经济转型的狂潮中,保证社保工作的正常有序,更好地实现社保审计改革,逐步实现改善民生的终极目标已成为社会大课题。

      一、经济转型与社会保障审计的交互作用

      (一)经济转型倒逼社保审计发生变革

      经济转型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社会矛盾,包括经济层面和社会层级结构方面,这在客观上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社会救助工作,以使社会在经济转型期间平稳过渡。因此,如何确保社会保障措施落到实处,真正将国家惠民政策遍及百姓才是重中之重,也是社保审计的责任。此外,由于经济转型的拉升作用,社会贫富差距由此加大,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并由此加大弱势群体规模,相应地对于老人、儿童以及伤残智障群体的保护政策等都纳入社保审计范围。同时,经济转型将大幅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从而释放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加入第三产业,成为城镇居民,由此在客观上促进城镇形成新型居民养老保险和居民医疗保险等社保制度。同时,不同的农村人口格局也促使农村形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民工养老保险等社保制度。由此,社会保障审计的范围和审计难度逐步增加,无形之中促使社保审计为适应社会形势作出相关改革,以更好地发挥社保审计的监督作用。

      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促使社保审计出现新的特征:一是审计的对象是不断涌现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新型农民工保险等政策组合;二是汶川地震发生之后涌现出许多新型民间慈善团体等社会互助组织;三是社保业务方式不断创新,加大审计难度。总之,在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社保审计必须做出相应的改革才能适应现有的社会保障发展现状。

      (二)社保审计创新加快经济转型进程

      首先,社保审计的发展将推动现有的经济拉动模型由投资、出口为主变为由消费为主。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的进出口业务缩减很大,国内的经济发展模式正聚焦消费,以期实现真正以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型模式。而要拉动经济增长以消费为主的根本是保障社会民众的稳定和生活正常有序,最直接的措施就是保证社会保障政策的有效实施。通过强化社会保障审计的落实到位,真正达到社会保障措施惠及民众的目的,从而提高民众的消费需求,切实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其次,社保审计对于因经济转型带来的社会矛盾具有缓解作用。经济转型不可避免会带来一定的社会矛盾,而作为社会“稳定器”的社会保障就是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转型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国为更好地完善社会保障措施,不断进行创新,加大社保惠及面,但仍然在制度上存在一定问题,较大地制约了当前社保审计整体水平的提升。我国“十二五”规划也明确将加快社保体系的发展作为保障民生的重要举措,为社保工作的有序进行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社会保证审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通过及时完善社保措施,改革社保审、制度,能更好地实现社保稳定社会的作用,缓解经济转型过程中引发的各类冲突。

      综上所述,社保审计与经济转型相互作用,一方面,经济转型会倒逼社保审计作出相应改革,不断拓宽审计对象和审计方法;另一方面,社保审计的完善会反作用于经济转型,缓解经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矛盾。就经济转型与社保审计的相互作用来看,社保审计的改革必须是全方位、多层面的,既包括“形而上”认识层面的创新,也包括“形而下”操作层面的改革。

      二、社会保障审计“形而上”认识层面的更新

      (一)创新社保审计理念:以民为主、执审为民

      我国自2011年7月1日施行《社会保险法》以来,一直秉承“以民为本”的理念,不仅将城乡各类劳动者和居民都纳入各自对应的社保制度,同时减轻百姓参保的负担,也减少了相关报销流程,增加各类政府补贴,真正实现了以民众利益为首的初衷。因此,为秉承社保以民为主的理念,社保审计创新应以执审为民为根本指导方针:一是在审计计划阶段,通过网络媒体等方式公开审计的项目清单,广泛争取民众对于被审计项目内容的建议,包括审计范围、审计方式等,提高民众对社保的知悉度,使社保工作更贴近民生;二是在审计实施阶段,通过走访被审计单位的基层员工以及通过公开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尽可能搜集最真实、原始的审计信息,最大限度地倾听民意,提高审计准确度;三是在审计最后公布结果阶段,注重信息的公开透明化,将审计结果向社会民众公布,提高社保审计的公信力。

      (二)明确审计目标:促进社保制度完善

      审计作为预防和解释经济事件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并提前做出相关应对措施的“免疫系统”,对于资金的运用和使用效果具有揭露和促进的作用。社保审计由于其被审计对象的特殊性,更应从被审计对象的体制和制度层面进行完善。我国现存的社保制度尚存在诸多不足,包括:一是社保管理体制存在隐患,现有的社保体制下,基金管理存在机构混乱、预算编制欠缺科学性和管理有效性等问题,例如,现有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基金中的部分地区尚未纳入统一的政府预算体系,大大削弱监督力度,造成对基金的使用情况不明晰,易发生基金被挪用现象;二是社保制度缺乏整体协调性和系统性,以养老保险为例,不仅在群体分类上分为机关事业单位、城镇居民等,另外还根据特定情况设定了农民工、失地农民等养老保险,种类繁多,整体管理缺乏系统性,增大管理难度。因此,社保审计作为一种特殊的审计方式,需要从完善社保制度上进行促进,以更好地实现社保的惠民效应。

      (三)界定审计范围:构建“大社保审计”新格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