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舞弊行为审计案例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业务的高风险行业,其面临的风险既有外部的也有内部的,银行防范外部风险应以提高自身的科学决策及管理水平、经营实力和市场应变能力为重要手段;防范内部风险应在防止员工操作风险和舞弊行为方面下大力气。

      所谓银行员工舞弊行为是指银行从业人员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权力、金融业务知识、操作技术及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漏洞和法律法规制度不健全,通过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务而给银行造成重大资金损失的行为,是权力运作过程中的一种扭曲现象。具体表现为贪污、受贿、挪用资金、渎职、内外勾结等。近年来,银行业案件呈高发态势,其中多数为内部人员违法违规案件,这些案件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严重损害了银行的信誉和社会形象。剖析案件原因和过程,很大一部分都源于内部员工的舞弊行为,因此,防范员工舞弊行为是银行防止违法违规违纪案件发生、减少资产损失的有效途径。光大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在审计过程中非常重视员工舞弊行为的审计工作。2014年,在对某分行的常规审计过程中,发现某分行信用卡中心主任王某的舞弊行为,即是典型的例子。

      审计过程及方法

      (一)发现可疑线索,初步锁定审计方向

      在员工舞弊行为审计中发现可疑线索是所有工作的基础。那么如何在茫茫大海中寻找可疑线索呢?

      1.初步了解。审计人员需对被审计分行的整体业务、机构、人员状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被审计单位经营特点、业务结构、资产质量、特殊采购装修事项等,多维度进行筛选甄别,寻找有价值的可疑线索。这不仅需要审计人员具有丰富的审计经验、较强的业务能力,更需要高度的职业敏感和对问题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具体来说,分析的内容包含但不限于以下情况:不良贷款的构成,寻找不良贷款形成较多的机构及人员;特殊采购装修事项,分析并跟踪供应商的选择及资质情况;对重点岗位、关键人员的情况进行排摸等。

      2.依托总行下发的数据包进行数据筛选。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对有疑点的往来进行追踪查证,锁定违规嫌疑人,然后纵向追索违规嫌疑人前后1~2年的账户往来,同时横向追索与违规嫌疑人往来密切的其他人员1~2年的账户往来情况。最后组内开展讨论和研究,利用总行多项系统收集违规嫌疑人的基本情况、业务状况以及其他需要的信息,从而分析拟定可疑线索并上报领导,明确每个项目关于员工舞弊行为审计的初步方向。

      3.本案例线索的发现。数据抽样时发现某分行2012年8~12月从HY公司共计采购POS机具4872台,单价1300元,合计633万余元。这一现象引起了审计人员的关注和疑惑,一方面,分行采购机具的单价及总额较大,采购价格明显高于市场批发价;另一方面,该分行通过购买大量POS机具进行市场营销的模式与区域内的其他分行多采用的租赁模式存在较大差异。

      (二)深入开展非现场核查,初步发现违规事实

      1.非现场初步核查。开展非现场初步核查是做好员工舞弊行为审计工作的第二步。为了寻找可疑线索及异常往来数据,审计部门安排专人进行非现场核查,充分利用相关业务系统顺着发现的线索进行核查,从多方面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如,涉及信贷的线索,通过对公信贷和个贷系统进行核查;涉及财务的问题,则通过SAP系统进行数据分析;涉及人员的问题,通过相关账户及人力资源系统了解相关情况;并通过银码系统了解企业的注册资金、法人及经营范围等。核查人员会通过寻找往来数据的特征、发生的频率、往来的对象等关键因素,大胆假设、试图建立相关信息之间的逻辑对应关系,寻找可能存在的违规行为。必要时核查工作还会延伸到被核查人员涉及的相关机构或部门、经办的所有业务,并建立其中的关联性,对员工舞弊行为进行初步认定。

      2.本案例线索的非现场排查。根据上述线索,非现场阶段审计人员对王某、POS机具供应商、供应商关系人(法人、股东、财务)等账户进行了重点排查。初步发现王某与POS机具供应商密切关系人存在大额异常资金往来,涉及收受红包、支付购房首付款等违规行为。

      (三)严密部署现场审计,最终确认舞弊行为

      1.现场审计。现场审计阶段对员工违规事实进行确认是员工舞弊行为审计的关键。现场审计只有在掌握足够信息以及对违规嫌疑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才可能取得突破,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一是通过调阅相关档案资料及凭证、实地走访企业等方式进一步确认违规事实,对非现场发现的疑点进一步查实、查透。

      二是通过调阅违规嫌疑人的人事档案,与人事部门、分行领导访谈,充分了解违规嫌疑人的基本情况。此项工作要把握知悉范围,避免消息走漏。

      三是通过与违规嫌疑人谈话并由当事人书面陈述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最终认定。通过合理设计谈话顺序、时间、地点来营造氛围(审计人员已掌握全部违规事实,并努力在帮助违规嫌疑人纠正违规行为),在谈话中要利用已掌握的信息,通过分拆瓦解、各个击破的方式寻求突破。访谈中一方面需注意倾听查找可疑情况,另一方面需做好相关记录,最终从违规程度较轻、违规事项风险相对较小的地方入手,抽丝剥茧,还原事实经过,寻找问题的根源。在违规嫌疑人基本承认违规事实后,要求违规嫌疑人当场作出书面陈述并签字确认,审计人员全程陪同。

      四是根据谈话情况整理排查函,将相关线索交被审计单位进行深入排查及处理后续工作。为便于分行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排查函中必须明确具体的排查要求,并要求分行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消除风险隐患。最终分行根据银行问责管理的相关规定,视违规事项的损失情况、风险程度对责任人进行问责,起到警示全行的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