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瓶颈与对策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茂超,南阳理工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学及审计学。

原文出处:
经济视野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低碳经济模式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及社会发展模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也对环境审计提出了全新的课题。为应对环境的恶化,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推行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必然选择。

      我国“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借助节约能源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等措施,借助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将低碳技术加以推广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策的引导和各项社会资源的全面支撑,还需要大规模资金的合理运用。而为了让资金真正发挥其价值,对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社会活动进行环境审计监督就显得尤为必要。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内容与框架

      环境审计的内容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范围的环境问题得到了广泛的关注,逐渐恶化的生态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而这也使得可持续发展观念不断深入人心。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审计工作就显得重要。作为受托经济责任在环境管理中的延伸,环境审计工作不断得到国家、企业和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大量学者更以不同视角、从不同层面对环境审计加以解释,环境审计的重要性都得到了认可。因为环境审计能够对生产活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加以抑制,通过消除和改善相关经济活动,使与环境相关的社会活动能够体现合法性和效益性,在对审计对象进行监督、鉴证和评价之后,使其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由于环境问题具有复杂性和动态性的特征,使得环境问题的解决应该以不同的角度进行,通过不同的方式和手段,把和环境有关的问题进行重点分析,对审计对象给予多元审计,以达到既定的审计绩效。在低碳经济时代,无论是国家、企业还是社会公众都对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诉求。低碳经济不但使环境审计的内涵更加丰富,也得到了持续延伸。

      在这种情况下,不但对审计部门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审计过程中要对审计对象的受托环境责任予以合理和合法的鉴证,还应从能源消耗的视角,对温室气体对气候的影响程度,强化审计力度。比如,要从审计对象的制度设计和技术创新的视角,以低碳经济为出发点,对产品的采购、生产和销售过程进行全面审计,以便对影响环境与气候的各种因素加以鉴证。

      环境审计的框架

      1.环境审计的主体。从环境审计的受托人层面讲,环境审计的主体涉及到政府审计、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等或者是环境审计中的关系人(利益相关者)。在这一体系中,不但包括环境审计的委托人和受托人,还与社会公众有着某种关联。在环境审计委托人体系中,不但社会公众和审计对象的资产所有者等会参与其中,上级主管更是要亲力亲为。出现这种状况,与我国环境审计的起源有关系。在传统社会中,环境审计的主体是政府,即以政府审计为主,其他审计类型:内部审计、民间审计等起到的都为辅助作用。

      在这一过程中,即便政府在环境审计中起到指引与推动作用,但由于审计主体相对单一,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参与度较低,价值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导致环境审计的绩效长期处于低位。而在低碳经济视角下,这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环境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除了政府审计部门要积极倡导外,还应在以企业内部审计为主的基础上,强化独立的第三方审计,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和道德风险。

      2.环境审计的对象。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的对象包括本质对象与具体对象。

      对前者来说,环境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受托环境责任予以审计。对后者而言,环境审计要审计所有与环境活动或者事项相关的经济活动与有关资料等。

      随着低碳经济的盛行使得环境审计的范围不断扩大,企业内部审计开始在环境审计中扮演关键角色。对企业环境审计来说,其审计对象涉及到环境责任审计、环境符合性审计和废物管理审计以及环境风险评价与环境评价等。即在低碳经济的作用下,最初环境审计的对象发生了变化,从之前一切涉及环境行为的经济活动开始向温室气体产生和排放过程审计转移,使审计内容也发生了变化。

      低碳经济视角下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通过低碳导向让经济社会朝着健康方向发展,就需要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通过审计部门加大对环境事业的监督和监管。但是,由于低碳经济理念引入较晚,与之相配套的各项资源并没有完全到位,企业环境审计的压力较低,环境审计主体内容缺失,专业审计人员组织不够完善,使得环境审计的积极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环境审计的困境难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妥善解决。

      企业环境审计的压力较低

      为了保证国家与环境保护相关的政策方针得到贯彻和落实,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体系中,已经制定了与此关联的环境保护的惩治措施,比如政策性惩罚与经济性处罚等。在实际操作中,一些企业无视低碳经济的要求,环境违法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是因为部分环境保护的法规规定在行政处罚种类方面显得十分单一,除了罚款以外几乎再无他法,并且由于罚款数额较低,企业的违法成本也就降到了较低水平。其结果是,由于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治有限,导致企业环境审计的压力不足,环境审计的成效大打折扣。

      环境审计主体内容缺失

      环境审计的主体依然是政府,内部审计与民间审计的参与处于较低水平。在实际操作中,内部环境审计的主要职能是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控,对存在的环保责任履行问题加以评价,协助管理层为优化环境保护责任和提升履行质量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防止环境得到持续性的破坏,同时也监督环保政策的落实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