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演化博弈视角的粤港区域合作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谢宝剑(1982-),男,广东五华人,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特区港澳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管理学博士,经济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区域经济与区域政策、港澳经济与粤港澳区域合作研究,广东 广州 510632

原文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粤港区域合作具有显著的演化博弈特征,具体反映在:粤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处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状态,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群体行为特征,受多种突变因素影响,以及合作主体反映出较强的选择机制和学习机制。在刻画粤港区域合作的上述特征基础上,使用演化博弈模型对粤港区域合作的过程和可能合作情形进行分析并提出粤港区域合作的具体政策建议:包括重视不同层次环境对粤港区域合作的影响;在发挥中央政府作用的同时增强粤港区域合作的平等性,减少博弈双方的非对等性带来区域合作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选择机制和制度学习机制的作用;从群体行为角度重视历史客观事实对粤港区域合作的路径依赖作用;完善粤港区域合作制度的约束机制等。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072(2016)10-0094-09

      通过区域合作来实现区域间的优势互补,降低生产要素流动成本、实现经济增长已经是学界的共识。随着20世纪末区域化浪潮的来袭,区域合作在国际和国内都在不断深化,区域一体化快速发展。而粤港两地不同的政治制度、不同的法律体系、不同的关税规定让粤港区域合作成为全球最特殊的区域合作案例。为了清晰地展示不同阶段各种因素对粤港区域合作的影响,本文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构建粤港两地的博弈模型来描述和分析合作双方之间的互动关系和过程,用演化稳定策略来判断粤港区域关系的演化发展趋势,为下一步更好地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扩宽和深化合作领域、推动粤港区域合作深化奠定理论基础,为国家和粤港两地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一、粤港区域合作的演化博弈特征

      (一)演化博弈

      1973年史密斯(Smith)首次提出演化稳定策略(ESS)概念,认为在现实中理性原则将会被种群动态性和稳定性所取代,从而达尔文适应度应取代自利原则。以这样的条件所获得的博弈的解被史密斯定义为“演化稳定性策略”(Evolutionary Stable Strategy),简称为“ESS”①,标志着不再囿于完全理性条件假设的演化博弈论诞生。1978年,生态学家泰勒(Taylor)和琼克(Jonker)研究生物界演化现象时实现了演化博弈论从静态到动态的突破,首次提出复制动态过程这一演化博弈理论的基本动态概念。复制动态过程与演化稳定策略构成了演化博弈理论的核心和后期发展的演化博弈论的主要分析工具②。

      20世纪90年代,威布尔(Weibull)在其著作《演化博弈论》(Evolutionary Game Theory)中指出,传统观点认为个体的环境是外生给定的,而实际上个体的行为同样会受其他个体的影响,而其他个体同样又受到自然选择力的影响。演化博弈论就是对互动背景下的演化性进行分析,这样,博弈论研究实现了由外至内的转换③。演化稳定策略均衡是在特定群体内进行动态重复博弈实现的④。演化博弈的核心特征,一是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状态。二是时间的不可逆性。由于演化博弈研究的是根据时间变化的特定群体行为,因此,时间在分析过程中非常重要。三是群体行为而不是个体行为。演化博弈研究的是特定群体的动态演化过程,旨在解释这些群体会达到何种状态并如何达到某种状态。四是强调突变性(随机因素)的影响。演化博弈认为,群体行为的演化受到不确定的随机因素影响。五是强调选择(学习)机制的作用,即群体中有限理性的参与者会根据以往的行为来选择其未来的策略,这种行为是一种动态调整的过程,在多次纳什均衡情形下实现纳什均衡的精练。

      (二)演化博弈特征在粤港区域合作中的反映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粤港区域合作的过程⑤,我们可以发现,两地之间的合作行为具有非常显著的演化博弈特征。

      一是粤港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均处于有限理性和不完全信息状态。在改革开放初期,受历史和政治因素影响,粤港两地的信息都比较闭塞,最开始区域经济合作以民间为主,在政策上双方没有明晰的方向,都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在1997年香港回归以后,区域经济合作上升到官方层面,但双方的合作缺乏对长远利益的理性考虑,出于自身短期利益考虑往往怀有“搭便车”的打算,一方面对粤港区域公共事务和公共问题“有限作为”,一方面欲坐享其成,汲取对方的区域溢出效应,这点在基础设施建设难题上反映得尤为明显。

      二是粤港区域合作具有时间上的不可逆性。由于地理毗邻的客观性,粤港历史上就存在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合作。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形成了“前店后厂”、“粤主制造、港主服务”以及在区域空间上的功能性整合到营商环境上的制度性整合等不同发展阶段。这些不同阶段在时间上具有不可逆性,在一维空间里,顺应时势而出现的机会稍纵即逝,正如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抓住了香港产业转移的机会,就迅速发展起来;如今,香港在本地空间有限的情况下,把握了合作时机拓展广东成为其经济腹地,香港亦可能再次崛起,若在合作过程中患得患失,则可能错失良机。

      三是粤港区域合作的群体行为特征。区域合作是一种群体行为,需要位于该区域内的所有个体尽可能参与其中。粤港合作涉及中央政府、广东和香港的政府、企业、行业组织和公众等多元主体,而粤港区域合作在某种程度上难以形成一股合力,关键在于两地并没有将众多的个体行为汇聚成群体行为。这种个体掣肘从博弈论的角度进行解释的话,就是存在所谓的“囚徒困境”。假设两地进行区域博弈的参与部门分别是A和B,二者都是具有理性的“经济人”。双方进行合作与不合作的博弈时,若都选择合作策略,则双方可以同时获得80个单位的收益,若都选择不合作,则双方都只能获得各自地区内60个单位的收益,但如果有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拒绝合作,那么前者将损失自己地区内10个单位的收益而后者却将获得30个单位的收益。反映这些策略组合的收益矩阵如图1所示,行列各自象征部门A、B的策略空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