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动力转换与路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媛媛,福建社会科学院亚太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 福州 350001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新常态下两岸经济要进一步融合发展,必须改变单纯以资源要素互补为基础的发展动力,逐步转向获取规模经济收益、促进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以及促进产业集聚等其他动力上来。具体路径包括:从产业间和产业内部分工为主转向以产品内价值链分工为主的合作,从资源要素互补式合作转向创新发展互助式合作,从以GDP增长为主导的合作转向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主导的合作,由传统产业合作迈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16)09-0176-08

      2008年以来两岸经济合作经历了大交流、大发展阶段,在浅层次的机制建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从两岸关系发展的整体来看,并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就。原因可能在于我们的两岸政策不够“接地气”。因此,在今后推进两岸经济合作时,注重两岸经济的“融合”发展应成为重要的目标。

      当前,两岸经济合作处在一个“关键节点”上。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台湾民进党“上台”,两岸经济合作赖以平稳发展的政治基础受到威胁,两岸制度性经济合作和经济一体化未来充满不定性;二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减慢,经济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今后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由此导致对台湾的经济磁吸力降低,两岸产业竞争日益加剧。两岸经济合作赖以持续发展的传统动力趋于消失,新的动力机制尚未成熟。今后一段时期内,两岸经济合作何去何从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

      本文着眼于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一事实背景,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动态效应理论为基础,分析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所面临的动力转换问题,进而探讨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思路和路径选择问题。当前,探讨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理论意义来看,传统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是建立在要素禀赋差异基础上而产生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伴随全球范围内关税水平整体降低,排他性的区域贸易协定产生的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效应导致的福利水平下降,经济体参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目的从追求贸易收益转向追求规模经济、国外投资和经济增长效应,以及追求非经济领域收益因素等。当前两岸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正经历由追求要素禀赋差异的收益转向追求规模经济等效应。因此研究两岸经济一体化和融合发展的实践可以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案例;从现实意义来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开展两岸经济合作具有不同以往的内外环境,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基础和动力已经发生改变,对于政策制定者来说,准确把握和了解两岸间经济合作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和改变两岸经济合作思路,寻找适宜两岸经济进一步融合发展的政策和路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体现在:一是,首次提出在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两岸旧有的合作基础和动力已经发生变化,两岸经济合作需要寻找新的动能;二是厘清了新常态下推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的五个思路和路径;三是在政策设计方面强调构建两岸产业合作高度融合的价值链体系,以及推动两岸在智能制造等高端领域的合作。

      一、文献综述

      探讨新形势下的两岸经济融合发展问题,本质上是探讨两岸经济合作机制,以及如何进一步促两岸经济一体化的问题,这一直是两岸研究的重点和核心。自上世纪80年代,关于两岸经济合作机制问题就出现了“华南经济圈”、“中华经济区”、“两岸自由贸易区”、“两岸共同市场”、“两岸ECFA”等一系列的研究。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和港澳台地区经济交往的热络,讨论在海峡两岸暨港澳之间建立一体化合作机制的研究成为学术界的一种初步尝试。出现了诸如“中国人共同体”(黄枝连,1980、1992),“华南经济圈”(松本国义,1979;陈坤耀,1987;金泓汎,1989;翁成受,1990)等概念。1993年,世界银行发表《全球经济展望和发展中国家》年度报告,将祖国大陆、香港地区、台湾地区作为一个分析单元,称之为“中华经济圈”(Chinese Economic Area)。

      进入21世纪,随着祖国大陆和港、澳、台加入WTO,两岸间经济交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这只“无形的手”成为推动两岸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导力量。曹小衡(2001)指出,随着两岸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两岸自发的功能性一体化正在谋求转为由两岸政府共同参与推动的制度性一体化。考虑到两岸政治关系的现实,两岸制度性经济一体化的推动宜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的逐步推开。

      2000年底,时任国民党副主席的萧万长提出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主张,提出建立“两岸共同市场”的步骤——“一个前提、三步到位”,该主张引起两岸的广泛关注和研究。大陆随后兴起“两岸共同市场”研究的热潮,代表性的研究包括:邓丽娟(2001),庄宗明(2005、2006),李非(2005),黄建忠(2006),等等。

      另外,两岸构建自由贸易区(FTA)也成为两岸间较为重要的共识。2002年1月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在纪念江泽民关于祖国统一的重要讲话发表七周年座谈会上提出,愿意听取台湾各界人士关于建立两岸经济合作机制、密切两岸经济关系的意见和建议。随后,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声明,“未来两岸的经济合作机制也包含自由贸易区”。这个说法立刻在台湾岛内引起热烈的反响。台湾学者张五岳(2002)认为,作为对大陆的呼应,台湾可提出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台湾外贸协会董事长许嘉栋(2002)也认为,未来两岸若能朝着自由贸易区的目标前进,对台湾无疑是“利大于弊”。2005年5月12日,在“胡宋会”后发表的《会谈公报》中,提出了建立“两岸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5年9月,亲民党方面提出“以金门、马祖、澎湖作为‘自由贸易特区’试办点的主张”。大陆学者有关两岸自由贸易区研究包括:李建波(2002),林媛媛(2003),全毅(2005),唐永红(2006),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