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边界:华侨在中国抗战、太平洋战争中的行动和意义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盈慧,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海外华侨华人积极参与。他们跨越侨乡、国家与民族三个边界,投身于中国抗战及太平洋战争中的同盟国联合作战。在这一过程中,他们联系所在国家与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民共同行动,不但为中国的抗日战争,也为全世界的联合抗日做出了贡献。这段经历对于华侨本身也深具意义,为日后全世界华侨的团结以及他们与祖国人民、与侨居地人民增进感情和交流打下了基础。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7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937年中国开始全面对日抗战,全国人民奋起参战,全世界华侨也积极加入这场战争中。2015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回顾这场战争的最后胜利,除了国内人民的团结奋斗牺牲之外,海外华侨华人援助中国、投身抗日的行列也是中国制胜的因素之一。

      海外华侨华人对于中国抗战的贡献,一般史家认为主要在于捐款援助抗日,据目前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抗战初期华侨捐款几占全部抗战军费的三分之一。①华侨华人除了捐款抗日之外,还购买各种救国公债、国防公债等,也有不少人投身军旅参与作战,尤其是在空军中服役表现优异,另有协助医疗救援,在侨居地进行反日活动等等不一而足。②

      海外华侨华人不仅援助中国抗战,并且也参与了太平洋战争中的同盟国联合作战,这些行动不仅对于中国史、世界史具有意义,并且在海外华侨华人群体中也烙下印记。他们的援助作战,同时跨越了多个边界,本文即从侨乡的边界、国家的边界、民族的边界三个方面说明这场战争对于中国、世界、华侨华人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关于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的关系之史料,可谓汗牛充栋,研究成果也不在少数。史料的发掘一直在进行中,尤其是口述访问的史料持续增加,学者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进,口述访问有其急迫性。至于华侨华人支持中国抗战的史事,研究成果非常丰富,重要的学者包括任贵祥、黄小坚、曾瑞炎、黄慰慈、许肖生、李盈慧。③除了以上学者的专著之外,也有一些书籍的某些篇章涉及华侨支持中国抗战的历史,至于单篇的论文则不可胜数。

      本文是在这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而论,不拟强调个别的史事,而是从宏观的角度来考察华侨华人与中国抗战的关系,扩而至于华侨华人参与全世界的抗日行动。本文主要的焦点是华侨华人的抗日行动如何跨越各种地域、国家、人群的边界,从而成就了这场华人的抗日战争。

      一、跨越侨乡的边界:各方言群华侨大团结

      19世纪以来,中国人大批移民海外,他们出国的原因以经济因素最为重要。④贫困的人为了生存而出洋谋生,经济情况较好的人也为了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而移居国外。他们既以寻求个人和家人更好的物质状况而出国,故而出国后,首要目的是汇钱回家乡给亲人作为生活费,同时持续关心家乡亲人的生活和安危,因而海外华侨华人对于家乡的感情最为真挚热切。

      出洋的华侨,孤身在外,遇到各种困难时,所能依赖的是同乡、同宗族人的扶持和援助,于是同乡会、宗亲会的组织成为他们最热衷参与的团体。尤其当时中国各省各地的方言殊异,不同方言的人彼此不能沟通,除非学会其他的方言,否则多数华侨都只能与相同方言的人往来,这就造成方言群体的隔阂。各方言群多半出自同一侨乡(客家人是唯一的例外,只是方言相同,并非同一家乡),各方言群体往往组成同乡会馆来凝聚同乡人的感情和家乡联系,也因此而使掌握同乡会领导权的华侨领袖拥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⑤

      再者,同一方言群的华侨每每掌握侨居地的某种行业⑥,使其他方言群的华侨很难插手或取代,于是更加形成此疆彼界,不但加深方言群或同乡的隔阂,甚且有时发生斗殴事件而使得两种方言群的华侨形同寇仇。⑦而美国华侨更有洪门等秘密会社的堂斗。⑧

      华侨的方言群隔阂,在清末维新派和革命派前来宣传,加以清末民初中国的新式教育引进侨居地之后,有所改善,国家观念加强,家乡观念有所淡化。⑨而在抗战爆发后,为了抗日,全世界各地华侨都纷纷组成抗日救亡团体,表现了团结的精神。

      早在抗战爆发前,新加坡华侨已组织了团结各个方言群、援助中国的团体。1928年5月3日日本出兵山东,杀害中国交涉人员,是为“五三济南惨案”。⑩

      事件发生后,新加坡的侨商领袖陈嘉庚和其友人以怡和轩俱乐部的名义,向所有华人社团发出通知,邀请他们参加5月17日在中华总商会召开的会议。当日的会议大约有1000人代表100多个华侨社团参加。会议通过成立山东惨祸筹赈会,并选举福建籍的陈嘉庚为主席。(11)会议还另外推选出潮州籍的陈秋槎担任副主席,以及33名理事,这些理事分别来自福建、潮州、广东、海南、嘉应、大埔、三江等各方言群(12),呈现出各省籍和方言群共同合作的气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之前,华侨对于中国的捐助活动往往是由各省籍、各方言群的社团分别召集进行,此次新加坡组织山东惨祸筹赈会的成功,显示了新加坡各省籍、各方言群、各社团的华侨之团结合作的可能性,对抗战爆发后华侨的团结救国抗日也具有启发作用。

      更大规模的团结合作出现在抗战爆发后,1938年10月,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以下简称“南侨总会”)的成立,标志着南洋地区全部华侨的大团结、大联合。

      10月10日,南洋各地派代表前来新加坡参加南洋华侨筹赈祖国代表大会,到会的南洋各地华侨代表共计45埠168人。会议决定名称为“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选陈嘉庚为主席,庄西言、李清泉为副主席,会址在新加坡。(13)

      南洋华侨的大团结、大联合显现在以下三个特点:1.出席会议的华侨领袖来自于南洋各地,2.代表不同的救国团体,3.出自不同的方言群体。

      具体而言,出席“南侨总会”的代表,1.从其居住地来看,包括英属香港、马来亚、缅甸、婆罗洲,荷属爪哇、苏门答腊、望加锡、婆罗洲,美属菲律宾、法属安南,及暹罗等处;2.从其所属的团体来看,分别代表各地的筹赈会、慈善会、商会等;3.从其所属方言群来看,包括闽南、广肇、海南、客家、三江、福州、潮州等。(14)虽然闽南人占大多数(15),但是各方言群愿意和衷共济,共同参与这个盛会,并且在往后的几年间持续合作,积极为中国的对日抗战贡献心力,是一项大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