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的古文字形体及造字理据演变考

作 者:
罗骥 

作者简介:
罗骥,男,四川成都人,云南师范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汉语史及相关历史文化的研究(昆明 650039)。

原文出处:
古汉语研究

内容提要:

于省吾将甲骨卜辞中表方国名和地名的训释为危字,但有研究者发现此字与后世古文字在字形上缺乏清晰的演变轨迹,因此对于说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我们发现,从甲骨文到战国文字,危在形体和造字理据上发生了复杂而深度的讹变。“讹变说”能清晰重建危字的古文字形体及造字理据整个演变轨迹,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古文字危字一脉相承,于说无误。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甲骨卜辞中表方国和地名的,于省吾(1979:17-19)释为危字,并认为其本为欹器之形,象倾斜之意。于先生并未进一步分析倾斜之意与危字基本义危险的关系,但从倾斜义引申到危险义应无碍难。欹器为礼器,无水则倾,半则立,满则覆。《荀子·宥坐》等儒家早期文献曾提到孔子带学生参观鲁桓公之庙,发现了传说中作为宥坐(座右铭前身)的欹器。孙宵(1990)认为,欹器应源于史前的尖底取水器,暂可从。据上,可将形体具体分析为:下部为一尖底瓶形正视图形,瓶体上沿稍翻卷;上部为弯曲状绳索下连接瓶口横木把手。在义字演变链条上,于省吾(1979:17)认为,在晚周玺文变为,古文《孝经》危字作。可与古玺文相验证。学界多从于说,如姚孝遂①、徐中舒(1988:1032)、刘兴隆(1993:586)、饶宗颐②等。

      不过,关于的训释颇多分歧。在于省吾那一代人就至少存在7种歧释,除于省吾释作危外,孙诒让释作台,林义光、吴大潋释作旨,叶玉森释作椒,郭沫若释作勺,丁山释作由,李平心释作余。③后来研究者进一步发现此字与后世古文字,尤其是战国楚文字危在字形上缺乏清晰的演变轨迹,学界怀疑因此升级甚至予以否定。赵平安(2009:4)就指出:

      于先生立论的基础是古玺中的,然而这个字是否厃字,与甲骨文又是否一字,是有疑问的。

      另一位著名甲骨文专家更进一步指出:

      最早将该字释为“危”字者为于省吾先生。但是,将该字释为“危”并无可靠字形依据,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战国楚简材料的不断公布,“危”字及相关诸字的字形均与字找不到字形演变关系。可见,将甲骨文之字释为“危”是靠不住的。④

      一般认为,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是一个系统的文字。战国文字指除秦国外战国时各国使用的文字,又称为古文。后世发现的战国文字主要是楚国文字,相关研究及成果相对较多,本文战国文字的材料也主要是楚文字。一般认为楚文字是甲骨文与小篆之间的中间环节。李运富(1997)曾指出:“单就楚文字来看,我们认为它与甲金文是一脉相承的。”可见战国楚文字在汉字演变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战国文字形体与找不到形体上的演变关系,确实对于说非常不利;反言之,如果要证明于说,就必须弄清是如何演变为战国文字“危”的,而战国文字“危”又是如何演变为小篆“危”的。本问题的研究对甲骨文字形演变及其规律的探讨、对相关甲骨卜辞及早期文献的解读,对殷商历史的构建等,都有其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上述从古文字演变的视角对于说的质疑没有具体的论证,也未见其他人的相关具体论述,但经过我们的考察,上述质疑确实有其道理。通过对战国文字中关于危字的材料及其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列出下列被认为是危字的形体:

      (1)见于北宋人郭忠恕所作《汗简》,其形体可分析为上人下山。《汗简》此形对释为巵。黄锡全(1990:333)以若干异文材料及《一切经音义》屡云“危,古文仚”的材料证明其应为危,因形近而误为巵。这是个很重要的发现,它确切地认定了战国简书中危字的形体,为这个问题的研究开辟了道路。《汗简》是北宋一部古文字字典,收入当时作者所能见到的古文字。关于此书性质和材料来源,李学勤(2006:47,1997:43)说:本书是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古文字典。之所以以“汗简”为题,是因为收入的古文字源于先秦简书;《汗简》古文确实是以六国文字为其本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