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现状及改进对策

作 者:

作者简介:
丁月东,南京审计大学

原文出处:
中国内部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现状

      (一)持证比例较低

      企业内部审计服务于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较高的素质水平是保证内部审计有效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可以直观地从学历和持证比例上体现出来。有学者调查研究显示,我国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学历水平不高。例如,刘蓉(2007)以公司制企业为调查对象,统计得出被调查企业中,本科及以上学历水平的内部审计人员只占总数的48.4%。李慧(2015)在对1351家企业的调查中发现,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内部审计人员占46.74%,硕士及以上学历仅为4.06%。由此可见,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另据统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在岗的内部审计人员中,具有专业职称的不足30%,其中初级职称占多数,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水平的更少(南顺女,2010)。

      (二)知识结构比较单一

      内部审计既是一个专业性领域,也是一个综合性领域。根据《国际内部审计专业实务框架》,内部审计师不仅应具备财务、会计、审计专业知识,也应同时具备经济管理、数理统计、信息与计算机、金融、财政、工程、法律等各方面的知识,综合的知识结构是从业质量的保证。由于我国内部审计长期受到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普遍以会计和审计专业人员为主,知识结构单一,而具备法律、企业管理、市场运营、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工程建设等综合知识的复合型审计人才缺乏。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调查显示,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结构中,注册会计师占38%,会计师占48%,税务专家占1%,工程师占1%,其他人员占12%(葛兆军等,2013)。李慧(2015)对1351家企业的调查研究发现,在43268名内部审计人员中,会计师占53.07%,审计师占14.62%,经济师占14.13%,工程师占18.18%。由此可见,虽然近几年内部审计人员结构有所改善,但目前内部审计人员队伍专业分布仍然集中在会计领域。这种单一的知识结构和人才结构,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尤其是具有会计专业知识的内部审计人员,习惯运用长期以来形成的缜密、细致、循规蹈矩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审计手段单一,方法僵化,无法取得创新突破。随着内部审计职能范围的拓展,内部审计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显然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

      (三)综合能力不强

      内部审计人员的能力衡量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一是学习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内部审计人员受到传统财务收支审计的影响,对现代审计方法和手段接受较慢,同时接受系统教育培训的机会较少,学习能力有待提高;二是开拓创新能力,这是内部审计人员能力建设的核心。内部审计人员由于在理论知识方面的跟进不足,导致难以形成新的审计思维观念和方式方法,在面对审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时常常捉襟见肘;三是专业判断能力,指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根据事件、环境和信息状况等的特殊性,对预定审计目标和工作方案作出科学决断的能力。这一能力贯穿于审计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各个方面。目前内部审计人员单一的知识结构、不成熟的组织培训体系都导致内部审计人员在面临审计问题时无法统筹全局、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出专业判断,以致审计质量较差、效率较低;四是组织协调能力,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跨部门、跨领域的工作,既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内部人员之间的分工合作,又需要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部门之间的配合。一些内部审计部门由于长久以来得不到重视,导致人员配置混乱,分工不明确,与被审计部门和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常遭遇困难;五是表达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相关的研究、交流、指导和协调等方面的具体工作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有效沟通交流,审计报告的撰写也需要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而目前一些内部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常常只关注专业能力而忽略表达能力的锻炼提升。

      二、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欠缺的原因

      (一)内部审计人员准入门槛低

      在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进程中,内部审计的人力资源管理存在问题,成为阻碍内部审计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审计的专业化和职业化起步较晚,内部审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体系尚未形成,导致内部审计人员队伍存在鱼龙混杂、专业素质良莠不齐、业务能力不匹配等问题。

      (二)缺乏系统的培养机制

      虽然我国内部审计发展迅速,但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培养还严重不足。一方面,由于审计工作量大、内容琐碎、工作调动频繁等原因,内部审计人员常常比其他行业人员有更多的工作压力,自身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反省和总结。另一方面,一些内部审计部门长期以来在企业组织中地位尴尬,常常被误解为“得罪人的部门”、“最不受欢迎的部门”,有些公司管理部门也不重视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内部审计人员得不到系统有效的培养,知识体系和能力水平得不到提升。

      (三)缺乏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

      一方面,由于传统审计观念根深蒂固,有些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往往是从财务部门或行政部门调任的,人员组成混乱,岗位设置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另一方面,由于审计的专业性和独立性特征突出,导致在内部审计部门中具有“老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长期占据权威地位,审计新人得不到发展空间,工作积极性受到打压。而一些老员工在同一个部门的同一个岗位中任职太久很容易出现疲态,对待工作难免出现“走流程”“走过场”的现象,甚至在一些风气不正的企业成为“走后门”“拉关系”的部门,滋长“吃、拿、卡、要”等营私舞弊的不正之风,败坏内部审计人员职业道德。

      无论是有经验的内部审计人员还是新进员工,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无疑都是保证员工职业谨慎和工作积极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缺乏完整成熟的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优秀员工的成绩得不到肯定和奖励,不合格员工得不到相应惩戒,长此以往就会形成人员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工作心态。

      三、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对策

      (一)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准入门槛

      一方面,提升内部审计人员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主要有以下途径:第一,吸纳高学历(本科以上)人才到内部审计队伍中,在内部审计人员招聘中,将本科及以上学历作为进入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准入条件之一,逐步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人员职业准入;第二,提升现有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鼓励内部审计人员通过自学等手段获得本科及以上学历;第三,选派优秀骨干到高校等机构进行后续学习培训。力争把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学历水平提高到一定水平,本科以上学历争取达到7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