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工资改革中国家、地方及部门利益博弈

作 者:

作者简介:
郑京辉,保定学院思政部讲师,E-mail:heda1981@163.com,保定 071000。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1956年河北省工资改革实施方案的制定是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间利益博弈的结果,其争议的焦点主要为工资标准的地区分类、国家工作人员升级、工资标准及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但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并不存在本质上的利益冲突,所有争议的本质是寻求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这一过程中,国家与地方彼此包容兼顾,国家会在自身承受范围内尽可能平衡各方利益,而地方间的利益争取亦会以国家根本利益为底线,以实现一种良性博弈。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12 期

字号:

       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在工资福利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调整,以逐步建立按劳取酬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各项措施虽取得了较大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曲折,特别是1954年后在工资政策的认识及执行方面的偏差,如年终双薪等解放前遗留下的诸多工资制度逐步取消,但“问题是只做了取消工作而没有做建设工作,或者建设工作做得不够。不合理的取消了,统一合理的没有建立起来,这样实际上就降低了工资的实际收入”。①至1956年,随着工资工作中问题的不断积累,进行一次较大规模的改革既是对以往工资工作反思与调整的需要,亦是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的需要。

       综观新中国初期历经数次工资制度调整与改革,1956年工资制度改革初步建立起我国按劳分配为原则的社会主义工资制度,在新中国工资制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与意义。然以往研究对此关注较少。②本文即以1956年河北省工资改革为典型案例,通过改革实施方案中制定的工资标准地区分类、国家工作人员升级、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上的争论、协调至最终方案确定的过程,探讨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在事关国计民生重大事项中如何处理各方利益平衡,以及各利益攸关方又通过何种方式与途径表达自己的诉求,并最终实现各方间良性利益博弈的过程。

       一、全省工资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1956年工资改革中各部门、各省、市、专、县以及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大多都成立了工资改革工作委员会和工资改革工作办公室一类领导机构和日常工作机构。河北省也于4月24日成立了工资改革委员会以加强对工资改革的领导,③并于5月16至18日召开了全省市、专劳动局(科)长会议。之后,各地区如承德、张家口、邯郸、唐山、石家庄、保定、峰峰(即今邯郸市峰峰矿区)、秦皇岛等8个市和承德、保定、天津、邯郸、通县、邢台、唐山、沧县等8个专区以及孟村回族自治区、怀安、崇礼、新城、庆云等县都已成立了工资改革委员会。委员会主任均由党政领导担任,各有关部门领导任委员,如峰峰市由市委代理书记任主任,张家口与承德市均由一位副市长任主任。此外,许多地区各国民经济部门及基层厂矿单位亦成立了相应改革领导机构,如:峰峰市各厂矿于5月26日前成立了工资改革组织,峰峰矿务局成立了工资改革委员会,厂矿单位成立了工资改革小组;保定市各厂矿成立了测算小组,工业局并组织了办公室。④对此,中央予以充分肯定,认为这“是必要的正确的,不然单靠各地及各部门的劳动工资机构是不可能很好地完成这样艰巨复杂的任务的”。⑤

       各地工资改革委员会成立后随即召开了全体会议,传达关于全国工资会议精神及国务院指示,并根据省人民委员会相关通知研究了准备工作。从此次改革的时间安排来看,颇为紧迫,国务院要求7月10日前中央各部和各地将工资改革方案下达到各基层单位,8月将工资改革工作基本完成,9月作出总结上报国务院。⑥而这也使得河北省此次改革工作略显仓促,诸多准备工作频频滞后。如需要对工业、基建、交通运输方面进行测算的22个地区(10专12市)中,有包括唐山、石家庄、张家口3个较大市在内的11个地区未将测算方案上报,已上报的测算方案材料残缺不全及不合要求者颇多;非工业方面测算部署较晚,原定6月25日报省,各地却纷纷致电请示推迟。⑦为此,河北省工资改革委员会紧急指示,督促各地将测算方案迅速报齐。截至7月5日,全省除唐山市和邢台专区外,其他各地工业、基本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工资改革测算方案已经编制完毕。⑧

       1956年7月12日河北省人民委员会下发通知,决定于7月20日召开全省工资会议。关于此次会议主要任务,即检查本省几年来的工资工作;研究确定本省的工资改革方案,平衡地方工业工资标准和确定工资增长指标;制订本省工资改革计划。⑨会议原定各地区和省直属厂矿企业单位,以及国营企业单位共657人,会前许多地区参会代表有感人员不足,纷纷要求增加,故实际出席人员增至840人;会议期间又陆续增加,最后参会人员近900人。⑩参会人员包括各省辖市、专区、专代管市工资改革委员会主任和有关部门负责干部,以及各县代表等。省辖市参会人员包括工资改革委员会主任、劳动局长、工会主席各1人,工业、基建、运输(公司)、商业、粮食、文化、教育、卫生、人事各局主管工资工作负责干部1人,以及熟悉工资业务并能做计算工作的干部2人,每市共计14人。(11)其中,如承德市、保定市、秦皇岛市、唐山专区等都由正副市长或专员率领参加,省级各部门除少数单位外也都有一位厅、局长亲自参加了会议。(12)此外,还包括各级厂矿企业单位,如工业厅所属石家庄大兴纱厂、华新纺织厂、保定市机器厂、汉沽化学厂等19个单位,每单位各2人;又如合作社所属保定漂染厂等4个单位,每单位各1人,以及交通厅所属天津内河航运局2人。(13)由此可见,参会人员几乎囊括了各地区及国民经济各部门,这亦使得各方利益的调和更为复杂。

       二、工资改革实施方案问题争议与统一

       河北省全省工资会议从1956年4月即开始准备,历经数月,7月20日召开,至8月14日结束。此次会议中心内容即研究确定各部门的工资改革方案,布置全省的工资改革工作,其中虽然存在工资标准地区分类、国家工作人员升级、工资标准使用及增长指标分配等问题的争议,但国家、地方及国民经济各部门亦能彼此包容兼顾,以求得各方利益的最佳结合点,以实现一种良性博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