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论美学自20世纪50年代末在我国出现,就一直被学界热切关注。不单实践论美学的拥戴者,就连它的批判者也因为这思想来自马克思的著作而投入大量的精力去进行研究。但是到了20世纪末,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深入开展,质疑之声也随着蜂起。而在这些质疑声中,也有许多对实践论美学未作深入研究而随声应和者。所以,要想正确评价实践论美学,首先要对之作深入的研究和准确的理解。 美学这门学科源于西方,是20世纪初由王国维引入我国的。回顾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它的观念也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地在变化着。从大的方面来看,它最初几乎都受古希腊本体论哲学致力于探求世界的本原和始基的思想方式的影响,集中探讨的是:美是什么?它的根源何在?不论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还是柏拉图的“理念”,或是奥古斯丁的“上帝”,不论是从唯物的观点,还是从唯心的观点(古代的唯心论一般都属于客观的唯心主义),都把美看作是独立于人而存在的一种物质属性或精神属性,都属于客观论的美学。这种研究思想一直延续到19世纪。随着西方哲学从本体论向认识论转移,美学研究的思维方式也逐渐发生变化,从原先从客观世界探寻美的原因,转向从主观世界找美的原因,从“事物为什么是美的”,转向“我为什么能欣赏美”。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休谟的“趣味说”都反映了这种认识思路上的转向。到了19世纪,出现的立普斯的“移情说”、布洛克的“距离说”、克罗齐的“表现说”等,更是把这种主观论的美学思想推向高潮,使美学研究从美论、美的本体论、本质论转向美感论、审美经验论和审美心理学。这是学界对于西方美学思想发展线索和脉络的一种共识。 但这当中,许多人都忽视了还有一种“审美关系论”的存在以及它对后世美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它首先是由狄德罗提出的。他在谈到“美在关系”时,说“我把凡是本身含有某种因素,能够在我的悟性中唤起‘关系’这个概念的,叫做外在于我的美;凡是能唤起这个概念的一切,我称之为关系到我的美”。这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在研究美的问题上的思路,表明美不是一种孤立的东西,它既不完全是离开人而存在的,也不完全是为人的主观意识所规定的,它只有在主客体的关系中才能说明。这种关系可以从两方面来看,从空间关系上看是情境性,他以高乃依的悲剧《贺拉斯》中老贺拉斯说的“让他死!”为例说明这个问题。这部悲剧写贺拉斯三兄弟与敌方作战,二人战死,其中一人为了诱敌佯作逃跑,老贺拉斯闻讯以为他畏战而逃,十分气愤说了这句话。狄德罗认为,如果脱离语境作孤立的理解,“这句话本身既不美也不丑”;若是了解了剧中的语境,那么“这句原先既不美也不丑的回答就逐渐变美,终于显得崇高伟大了”。从时间关系上来说是历时性,表明在儿童和成人、野蛮人和文明人、原始人和现代人之间,对于美的评判是不同的,“对于儿童来说,只要稍有一点对称和模仿的痕迹,便能得到他们的赞赏使他们欢愉;而对于成人来说,却需要宫殿和巨大的作品才能使他们惊叹;野蛮人看到玻璃耳坠、黄铜戒指、铜铁手镯便着了迷,而文明人只为高度完美的作品着迷;原始人把美丽、华丽等词滥用来称呼小屋、草屋和仓房,而现代人却只用它们来称呼人类才能的最高创造”,所以只有“把美归结为对关系的感觉,才会获得自古以来美的发展史”①虽然对这些关系,狄德罗主要从“关系到我”这方面、从个体的心理的方面来理解,但较之于客观论和主观论美学,显然更接近真理。特别是对于时间性关系阐述,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显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美学观的萌芽。 “实践论美学”就是按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观,特别是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想,通过对关系论美学的改造而创立的。它最先体现在发表于1955年第2期的苏联《哲学问题》上万斯洛夫的《客观上存在美吗?》和1956年同一杂志第4期斯托洛维奇的《论现实的审美性》(两文同年被译介到我国)。它们都根据马克思所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特别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所论述的生产劳动使自然界的“人化”和人的“对象化”的理论中获得启示,来说明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如万斯洛夫认为“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前的直观唯物主义的美学学说中,通常是承认美的客观性的,然而以往对这个范畴的考察却脱离了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而这种社会历史实践在马克思看来就是物质生产劳动。它“具有两方面作用:一方面,人在这个过程中改变着、改造着自然界,在利用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使自然界满足人的需要;另一方面,人也改变着自己,发挥自己的能力和力量,使自己成为创造活动的主体”,这种体现着人的本质力量的“人化的自然”就是“美”。这表明所谓“美”就其本质来说,就是人在活动中利用自然规律来实现自己目的、满足自己需要而创造的,是由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所形成的一种审美价值的载体,是人自身本质力量的一种确证。所以“美虽然是客观存在的,即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的,但它只对人才存在,因为感受、理解和评价美的能力,是只有人才有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在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中发现和发展的。因此,在对美的看法中,始终是不仅反映出现实现象的客观属性,而且还表现出人的社会本性,表现出人的受社会制度制约的需要、意愿、理想”,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②。由于在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中,实践主体所指的不是个人主体而是人类总体,所以这里所说的“主观性”不同于狄德罗的关系说中的个人性和个别性,而是“社会性”,是从社会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理解的。当时,我国美学界继1955年对胡适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进行批判以后,朱光潜检讨自己以往的主观唯心主义美学思想,引发了美学大讨论。李泽厚受此启发,结合与朱光潜和蔡仪的辩论,在1957年《人民日报》和《哲学研究》上分别发表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关于当前美学问题的争论——试再谈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等以实践的观点为指导的美学论文,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并对朱光潜和蔡仪的思想开展批评。因而李泽厚也就成了我国实践论美学的开创者和代表人物,尽管他在晚年背叛了实践论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