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视域下的毛泽东哲学思想遗产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秀华,中共河北省委党校 哲学社会学教研部,河北 石家庄 050061 王秀华(1967- ),女,河北卢龙人,中共河北省委党校哲学社会学教研部主任、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

原文出处:
领导之友

内容提要:

当代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观,固然植根于民族传统,也固然需要借鉴西方资源,但是它与离我们最近一段历史即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乃至于前改革开放史的亲缘关系,更需要认真地梳理。从毛泽东的人本世界观、人本价值观、人本辩证法、人本路线图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挖掘和创新性阐释,旨在正本清源还原一个已被忽视的历史联系的同时,对毛泽东哲学思想遗产重新进行梳理。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A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98X(2016)09-0012-07

       当代中国倡导的以人为本观,固然植根于民族传统,也固然需要借鉴西方资源,但是它与离我们最近一段历史即中国共产党革命史乃至于前改革开放史的亲缘关系,更需要认真地梳理。不如此,不足以避免历史虚无主义;不如此,不足以深切地理解和坚持当今的以人为本;不如此,不足以从整体上把握毛泽东哲学思想遗产的精神特质。

       一、“活动”与“创造”:毛泽东的人本世界观

       谈到毛泽东的世界观,人们首先注意到的可能是他的阶级斗争,一些人由此也对毛泽东的人本观提出了质疑:阶级斗争是毛泽东一生理论和实践的重心,他一生热衷于搞斗争、搞运动,哪里谈得上以人为本?的确,阶级斗争作为主旋律,贯穿于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活动之中,“革命”和“斗争”的字眼频繁地出现,构成注解他一生的关键词,以至于毛泽东被西方学者称为冲突论者,中国共产党的哲学被称之为斗争哲学。毛泽东在谈到自己世界观的转变,接受马克思主义的经历时,也明确表白:“阶级斗争”四个字是他从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刺取的精华。[1](P378)后来在抗战时期,他又归纳总结道,马克思主义的道理千条万绪,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造反有理。

       阶级斗争贯穿于毛泽东作为革命家的一生,其间有成功也有失误。从哲学的高度,总结其成功与失误之处,就在于:阶级斗争,是否被放置在毛泽东世界观的恰当之处。其实,在《实践论》这一代表性哲学著作中,毛泽东已作出了正确的解答:阶级斗争,与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一起,构成的只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具体形式,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阶级斗争是其中的一种形式而不是全部。

       所以,相比于实践,阶级斗争只具有从属的意义。这符合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本义。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这份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文件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新世界观与旧世界观的区别在于:“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P56)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基石。

       毛泽东之所以被认为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不仅仅因为他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退而言之,发现阶级斗争,并不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功绩,马克思恩格斯的贡献在于对这已被发现的阶级斗争现象作出科学的阐释。能否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站在历史唯物主义(重点在“唯物”也在“历史”)的角度上,对阶级斗争的历史给予科学的说明和恰当的把握,考验的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的高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对此经历了一个过程,付出过代价。但不能否认的是,毛泽东在《实践论》一文中,对理论和实践关系的科学阐释,为纠正其理论上的偏差和认识上的深化奠定了基础。

       而且,更难能可贵的是,毛泽东的《实践论》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实践这一核心范畴的同时,结合中国革命实践的经验和文化传统对它进行了新的阐发。首先,在形式上,以中国传统的“知”和“行”,注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实践”,赋予它以民族形式的同时,也传达了一种人本的气息:哲学服务于人,而不是相反。其次,在内容上,生动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解释为“人的活动”“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做”和“活动”。“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总之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是社会的人所参加的。”[3](P283)这里,毛泽东不仅解释了认识来源问题,而且也表达了一种社会观、历史观,这是一种“活动”视角的社会观、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学说是把社会分成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这几大要素。但毛泽东这里又有了另一种结构的分析:社会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个集合体。实践作为改造世界的活动,其基本的意蕴是创造。在这样的意义上,经济、政治和文化,都是人通过实践进行创造的产物,这是实践的、创造的历史观,它突出强调了历史是被人民创造的这一包含着能动性方面的内容。

       实践的、创造的历史观,植根于毛泽东的人的主体性思想。毛泽东非常重视人的主体性。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在谈到当时的时局问题时,毛泽东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们党在大革命和内战两个时期都吃了大亏,但却留下了宝贝,这个宝贝就是人。第一个时期留下的人很少,但却是一堆宝贝,一不是金,二不是银,但比金还要贵重。[4](P256)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那个著名论断:“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5](P1512)

       马克思主义哲学肯定人的主体能动性,同时承认客观的必然性,承认人的历史创造活动要受历史条件的限制、政治条件的限制和精神文化条件的限制。毛泽东设计中国未来的发展时,其限制条件也是很多的。但是,毛泽东主张用创造力来解决问题。他在谈到战争问题时曾经说过:“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然而他们凭借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很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戏剧来。”像在战争问题上一样,毛泽东是新中国的导演者,也是以人为本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奠基者。

       二、“自由”与“解放”:毛泽东的人本价值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