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驻外机构数量多,分布广,截至2016年初,已有驻外使馆160多个,领馆90多个,常驻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代表团、处等10多个。此外,还包括部分中央部门向外派驻的独立于使领馆的若干个甲类处室和财务独立核算的乙类处室。虽然境外审计已开展了十多年,但受审计成本因素制约,审计次数有限,被审计机构数量、资金规模等所占比例不高。因此,原有审计模式无法深入了解境外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馆舍改造等实物资产情况及所有的基建项目情况,境外国有资产存在监管盲区,有较大的审计风险。 2014年以前,审计署年度审计计划中统一安排的境外审计项目较少,而审计署外交外事审计局(简称“外交局”)主要负责在境内开展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境内外审计成为“两张皮”,难以形成一体化审计格局,审计覆盖面受到较大限制。近两年来,外交局开始逐步探索在境内一并完成对境外使领馆审计的新模式,在组织方式上按一次审计两个阶段统一安排,相互关联,避免审计组织、内容以及审计成果脱节。在审计思路上重点关注预算分配、政府采购和馆舍建设三条线以及“一带一路”等重大政策落实情况,关注影响外交事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制度性缺陷。 2016年外交局在总体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查询相关数据系统,已经实现了对部分使领馆的审计,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一是仅通过电子账面审计的手段,无法了解前方真实的经济业务情况,审计震慑力不足,整体审计效率不高。二是只能审计本年度一年的电子数据,审计范围受限,无法进行跨年度趋势分析。三是各领馆数据传回时间过于集中,导致无法在短时间内做到应审尽审,覆盖面不够。四是凭证附件的内容、各种经济业务审批单等原始单据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取,效率不高。五是甲类处室的情况目前还无法掌握。 一、数据归集 大数据审计中的数据来源具有突出的特点。在境外审计数据应用中,应用数据是通过日常采集或实时连接的数据镜像,并且数据来源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审计对象(使领馆),而是基于国家审计权限,能从境外采集各种数据,形成日常采集或实时连接的机制。此外,数据分析工作也不应局限在某一具体审计项目中开展,而是应该经常开展,使之变成一项常规工作,并打通数据边界、形成语义统一的大数据集。 可逐步探索驻外使领馆信息化建设共享的新思路,在审计信息化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从数据归集的角度看,数字化审计平台的设计应兼顾共享、高效、实时、保密的原则,要求系统服务器、各工作站通过密网即时共享交换,实现“一网通”。同时可以在外交局屏蔽室内也设立一台工作站,开通实时查询权限,便于审计人员及时获取相关动态信息,实现境外审计数字化的第一个转变——由查核境外审计对象财务业务真实性和合规性转为较为全面地反映、重现、监督审计对象经济活动。 二、数据整合 搭建我国政府驻外机构数字化审计平台的具体方法:第一,可以搭建一条数据专线,专门将驻外机构的实时动态数据传输到动态数据库中,使用特定的算法去除数据冗余并做好备份,将涉密数据和非涉密数据分开存放。为满足保密要求,将数据服务器放在屏蔽室。第二,在审计署相关业务司建设客户端,搭建非涉密信息数据中心,连接到该数据库中实现实时非涉密数据查询功能。通过大规模的数据整合和平台搭建,将实现境外审计数字化的第二个转变——境外数据的应用形式由分散零星使用转为集中统一处理。 三、系统关联 通过实施“分步走”战略,进一步加大数据集中和关联力度,加强大数据的技术运用。第一,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开发和使用高质量的卫星信道,突破带宽限制,打造无延时、海量数据共享平台。第二,加大信息系统整合力度,将相关部委在用的和财务、预算相关的信息系统和部分业务系统陆续整合到信息平台中,实现财务数据、业务数据的大融合,并进一步探索将各部门主要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整合进来,实现跨部门的数据共享。第三,加大境外企业信息库整合力度。将数字化的审计方式扩展到我国所有的驻外企业,充分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促进境外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完善对中央企业境外投资的监管,实现境外审计数字化的第三个转变——由孤立单一种类数据简单分析转为多种类跨行业的数据关联分析,全面提升一体化水平。 可以预见,一旦平台开发成功,将实现境内外数据的高度一体化,极大地推进事中和事后审计的结合。届时,通过平台窗口化的操作手段,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对我国所有政府驻外机构的实时监督,极大地提升审计效率和审计覆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