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大钊的十月革命观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慧娟(1981-),女,湖南蓝山人,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史研究,北京 100080

原文出处:
唐山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李大钊对十月革命从迟疑、有所保留,到大力宣传,代表着李大钊从一个民主革命者向早期的社会主义者再向马克思主义者转变的复杂历程。仔细考察他对十月革命认识的转变,将有助于理解李大钊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具体途径。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2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349X(2016)04-0010-06

      DOI:10.16160/j.cnki.tsxyxb.2016.04.002

      毛泽东曾生动地形容:“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鲜明指出了十月革命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要作用。而李大钊被誉为“在中国大地上举起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2],其通过十月革命传播社会主义的重要历史地位已得到学界充分认可。

      但这其中有一个细节常为人们所忽略或语焉不详,即十月革命爆发和李大钊的宣传,尤其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存在较大的时间差。俄国十月革命于1917年11月7日爆发,李大钊最早介绍这场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发表于1918年7月1日,著名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更是迟至1919年9月才发表。这不得不让我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差异?本文试图以此为切入点,围绕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观念转变,提出一些个人思考供商榷。

      一、对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态度差异

      李大钊于1918年7月1日发表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第一次公开谈及了8个月前发生的俄国十月革命。为何质疑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反应过于迟缓,主要是和俄国二月革命对比而言。

      二月革命于1917年3月8日举行罢工,12日起义,15日组织临时政府。李大钊在同年3月19日至21日就发表了《俄国革命之远因近因》,其反应之迅速可见一斑。随后,他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相继在《甲寅》日刊、《言治》季刊发表《面包与和平运动》(1917年3月25日)、《俄国共和政府之成立及其政纲》(1917年3月27日)、《俄国大革命之影响》(1917年3月29日)、《大战中欧洲各国之政变》(1917年4月1日)、《学生问题》(1917年4月3日)、《大战中之民主主义》(1917年4月16日)、《政治之离心力与向心力》(1917年4月29日)、《欧洲各国社会党之平和运动(下)》(1917年5月2日)、《自由与胜利》(1917年5月21日)等共十篇文章中谈及俄国二月革命,有专文论述,也有段落涉及。

      整体上看,李大钊对二月革命的关注度与赞扬度相当高。在《大战中欧洲各国之政变》附言中他指出:“俄国大革命,为最近世界上之一大变动,其影响于战局之前途,世界政治之潮流,并吾国民主政治之运命甚巨,因之国人对于此等变动研究之趣味亦愈浓。兹以付梓期迫而又限于幅帙,未能罄其所知以饷读者,殊为遗憾。次期拟为有统系之专篇,就正当世。题曰《俄罗斯大革命史论》,特此预告。”可以说,俄国二月革命引起了李大钊及中国人的极大兴趣。毕竟,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就如同中国的辛亥革命,具有极大民主革命意义,引起国内广泛关注和赞同并不意外。且不说国内各大报刊杂志纷纷报道,当时尚在美国的胡适也在3月21日的日记中兴致勃勃地为二月革命作了首《沁园春》词的上半阙,4月17日补全下半阙,词意间充满了对二月革命的热烈高呼。“去独夫‘沙’,张自由帜。”“拍手高歌,‘新俄万岁!’”[3]561-562他还由衷感慨“此革命之所以终成,而‘新俄,之未来所以正未可量也”[3]582北洋政府也很快于3月30日宣布承认俄国临时政府。

      然而,十月革命在中国的命运却是另一番图景。对此,李永军在《刘镜人与十月革命消息的传播》有详细介绍。就官方途径而言,中国驻俄公使刘镜人在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即电报北洋政府外交部,此后陆续发了几封电报汇报进展,但直到11月27日北洋政府外交部才接到刘镜人的第一封电报,整整晚了20天。在此期间,中国驻丹麦公使颜惠庆于11月13日和15日也曾根据当地的传闻致电北京外交部,报告俄国发生“二次革命”的消息。对于苏维埃政权,北洋政府唯恐避之不及,追随各协约国拒绝承认,并于1918年2月26日撤走驻俄公使,封闭了官方了解十月革命的正式途径。

      大众的消息渠道似乎更为及时,十月革命爆发后第三天即11月10日,国民党的上海《民国日报》以《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临时政府已推翻》为标题,对俄国爆发十月革命作了简要的报道。随后,11月17日的《太平洋》杂志、12月6日的长沙《大公报》、12月28日的《广东中华日报》都对此有进一步介绍。但“俄自大革命后政局所演瞬息千变。惟因各日报所记漫无系统,不相联续,海外期刊抵此甚迟,复以潜艇妨害时有中途丧失者,遂令此波诡云谲之活剧不获窥其全幕”①。可知,消息不仅零散,还夹杂着不少“传说”。对十月革命的态度也褒贬不一,有赞扬的、也有贬斥的,多抱悲观态度。11月15日出版的《太平洋》杂志第1卷8号,以《革命后之俄罗斯政变》为题指出:“概括言之,其势盖日趋于险恶,持极端社会主义者,得尺思丈,气焰愈张,几有不能抑制之概。”《太平洋》杂志是五四时期一份典型的自由主义政论型刊物,由李剑农、杨端六、周鲠生等留英、留法学生组织海内外一些有识之士组成编纂群体[4]。其所抱持的自由主义宗旨显然不会对十月革命热情歌颂,而将其归结为革命“急进派”的胜利,是内部派系斗争的产物。

      这些报刊都是普通大众读物,《民国日报》和《大公报》是知名大报,《太平洋》杂志与李大钊颇有往来②,李大钊不可能看不到,况且李大钊曾留学日本,有不少俄国、美国等国际友人,完全可以向他们打听。如董必武在成都得知俄国十月革命消息后,于1918年春写信给在日本的友人,探寻情况,索取资料[5]。以李大钊广泛的国际交际网,消息闭塞显然不能作为他对十月革命反映不及时的原因。

      据林伯渠回忆:“约在1918年3、4月,连续接到李大钊同志几次信,详细给我介绍了十月革命情况及一些小册子、文件,并对目前中国形势阐述了他的所见,得到很大的启发。”[6]此时距十月革命爆发已过去三四个月,李大钊还在研究、思考十月革命,并已有“所见”。1918年7月1日,李大钊首次公开发表了关于十月革命的文章:《法俄革命之比较观》,附有《俄国革命与文学家》一文(无署名,现多认为是李大钊作品)③。随之,沉默了三个月后,他在一战结束后才陆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1918年11月)、《Bolshevism的胜利》(1918年12月)、《新纪元》(1919年1月)、《战后之世界潮流——有血的社会革命与无血的社会革命》(1919年2月7—9日),这6篇文章时间跨度一年,相比二月革命后发文的密集程度和反映的迅速,李大钊对十月革命的态度的确值得考量。此后,李大钊再谈到十月革命是在1922年,为纪念苏俄十月革命五周年作有《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并在北京各团体发起的纪念会上作演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