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实证研究纵观:显性与隐性学习、知识、教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靳洪刚,澳门大学讲座教授及人文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E-mail:hgjin@umac.mo;侯晓明,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博士研究生,E-mail:yb57709@connect.umac.mo。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汉语习得的认知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分支领域。近几年来,有关认知的实证研究在汉语习得领域不断涌现,这些研究用汉语的数据来证实二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的作用。本文集中讨论与认知相关的两个重要问题:一是显性与隐性认知概念及其三个表现形式,即显性与隐性的学习过程(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结构(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显性与隐性的教学方法(implicit and explicit instruction);二是回顾、总结、反思二语和汉语习得领域近年来对显性与隐性学习、知识及教学这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结果,以便进一步了解领域的发展需求、现存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字号:

      近年来,第二语言研究领域逐渐认识到认知因素对语言发展的重要作用。第一是因为,如同其他信息一样,语言也是一种信息。第二语言(后文称“二语”)研究理应包括了解、遵循、探索人类认知系统处理语言信息的规律。与此同时,二语研究领域的实证实验也开始系统调查二语学习者的认知系统如何影响其二语习得。其中,重要的研究领域有:选择性注意(attention)、意识(awareness)、输入处理(input processing)、输出处理(output processing)及调整(output modification)、语言组块(chunking)、显性与隐性学习(implicit & explicit learning)等。本文将集中讨论其中一个因素:显性与隐性学习。

      选择这个主题有两个动机:第一是因为事实上,现有的认知心理学及二语习得研究已经证实,显性与隐性研究包括三个方面:显性与隐性的学习过程(implicit and explicit learning)、显性与隐性的知识结构(impli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显性与隐性的教学方法(implicit and explicit instruction)。但在汉语的习得研究中,对此界定还不清楚。本文旨在分析、反思二语和汉语习得领域近十五年来对这三个相关认知概念的研究结果,以便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需求、现存问题、教学启示以及今后的研究方向。第二是因为作为二语研究的分支领域,汉语的习得研究(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foreign language,CSL/CFL)真正起步的时间并不长,尤其是汉语习得的认知研究,最多也就是近十五年。该领域还处在与时共进、赶超主流领域的阶段。近几年,有关认知的实证研究在汉语习得领域不断涌现,这些研究用汉语的数据来证实二语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的作用。但就显性与隐性的认知研究来看,该领域还存在不少有待改进的问题:首先,这类研究为数不多,在该领域内没有系统的理论架构;其次,研究的核心概念区分不够清楚,没有从显性与隐性学习、知识、教学三个角度分别探讨;再次,显性与隐性的概念没有与其他认知因素,如注意(attention)、意识(awareness)、学习目的(intentionality)、认知处理过程及认知控制(cognitive processing & control)等,结合起来进行语言习得的探究;最后,汉语显性与隐性的实证研究需要与二语研究领域直接接轨,一方面应利用汉语的实证数据证实二语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要利用二语的研究结果进一步充实、完善汉语领域对显性与隐性概念的界定,推动汉语习得更深层次的研究。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综述目前二语及汉语领域对显性与隐性认知概念的理论及实证研究:1)显性与隐性认知研究的历史背景,2)显性与隐性认知研究的核心问题,3)显性与隐性认知研究的二语及汉语实证结果,4)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显性与隐性认知研究的历史背景

      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起,认知心理学领域就开始关注显性、隐性学习和显性、隐性知识,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最早的研究要从Reber(1967)这一力作算起。此后,心理学界、脑神经科学界、二语习得领域就开始对人类的认知系统展开了一场争执不下的辩论。辩论的焦点之一是人类的认知学习系统到底是由单一系统还是双重系统组成。有的学者使用人为创造的序列规则让被试学习,以便证实系统的存在。在实验第一阶段记忆学习后,如学习字母序列XXRTRXV与QQWMWQP,实验第二阶段要求被试从中总结出规则,并判断新的序列是否符合规则。结果发现,被试可以对序列正确归类,错误率在50%以下。有的研究使用专门的技术测量被试总结序列规则所用的反应时。这类反应时的测量一般在两种条件下进行:一种是测量可预测性序列的反应时,另一种是测量突然中断序列的反应时。有研究者利用反应时之差来证明:在突然中断之前的序列判断是一种隐性学习,其他则是显性学习。但在当时也有研究者认为:这种多重或双重学习系统的提法没有可靠的科学依据,也无法为隐性学习和显性学习在功能上和神经元区域上的区分提供相应证据。到本世纪初,学界对这个问题的争执仍然僵持不下。

      在心理学界,以Shanks(2003)等为代表的研究者认为:不同的学习结果源自一个单一学习系统。他指出,坚持多重系统(显性+隐性)的研究者并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来证实不同系统的存在。实验中过半以上的正确序列判断不一定等于非意识行为,因为测试的方法仅来自单一的辨识(recognition)测试,并无其他测试结果相佐。

      与此同时,其他一些心理学家,如Baars(2003)、Wallach & Lebiere(2003)等,利用不同的研究结果来为双重系统辩护。例如:Wallach & Lebiere(2003)利用Anderson & Lebiere(1998)的ACT-R①认知模型提出,双重系统的内容包括两种记忆和知识:陈述性和程序性记忆系统。陈述性记忆系统保存事实性知识,保存方式往往以组块形式,用大单位图式(schema)或事物脉络建立记忆框架,如:故事的开头、情节发展、结尾,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等。陈述性记忆系统是一种有意识、可控制的认知加工过程,而程序性记忆系统则是一种条件反射系统。这种系统的条件一旦满足,行为就可以发生。因此,以上研究者认为,陈述性与程序性知识系统可以用来解释显性与隐性认知/学习的过程及区别。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