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35(2016)03-0074-06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体性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门话题,其理论研究成果十分丰富。通过中国知网搜索近30年中国大陆有关“主体哲学”“主体理论”“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学”“主体性德育”等主题词的文献,总共累计18300余篇。其中,有关“主体性教育”的文献达5380多篇。粗略统计,从1989年始,至1996年,逐年呈缓慢上升趋势,达20余篇;随后快速上升,如井喷般从1999年的150来篇到2003年的300篇以上,并维持这个数量到2013年。尽管如此,从2012年开始,与“主体性教育”相关的论文发表数目逐年下降,到2015年底只有143篇。①对此,人们不由惊呼:“主体性教育”过时了!稍微冷静一下:“为什么”的疑问又袭上心头。事实上,当研究者们据其不同的理论渊源采取不同研究视角,形成了不同的主体和主体性教育理论、观点、学说时,实践者们对究竟什么是主体性教育的问题产生诸多困惑。究其原因,既需要从其研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条件等方面去探析,也需要对研究者的思维进行自我反思,尤其需要对“主体性教育”的历史话语、具体语境及其话语机制进行批判性分析。 一 “主体性教育”的历史话语 “主体性教育”的历史话语折射了教育学话语体系的历史性变迁。也就是说,在其话语体系中,充斥着各种话语之间尖锐的互动与嬗变:既吸纳并抗争他者的出现,又表现为一个纵横捭阖的对话过程。 (一)历史话语主题的进阶 总体而言,在我国,“主体性教育”这一历史话语主题从一元走向多元、从理论走向实践,其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对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的讨论。譬如于光远先生提出“三体论”,师、生与环境之间形成主客体的互动关系;顾明远先生提出学生既为主体又为客体;王策三先生主张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主导等等。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演化为对教育者、受教育者主体性的讨论。孙喜亭先生把教育的功能分为本体与社会的功能,人作为主体,教育就应是把人当作主体而非工具的教育;王道俊、郭文安二位先生认为教育过程和教育管理本身具有主体性,学生或受教育者就是教育的主体;鲁洁先生主张教育应当是促进、改善受教育者主体自我建构、自我改建的实践活动的过程。第三阶段,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主体性教育理论进入到实践,成为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主要指导思想之一。 经过30来年的发展,我国主体性教育研究逐步深化,与教育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即使遭受了“主体性的黄昏”“主体的退隐”等反主体哲学及反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冲击,然而主体性教育从中增强了自身的免疫力,提高且拓宽了其视域与内涵。 (二)历史话语主题的“多声部叠加” “主体性教育”的历史话语是“多声部叠加”的话语建构过程。不同的理念、理论与观念以不同的表述方式影响着“主体性教育”话语结构的生成和流变,其研究主题先后出现了“主体间性教育”“生命教育”“多元教育”等,它们一起谱写了“主体性教育”之本质结构、独特功能与重要价值。 首先,有论者针对传统教育主客二元论的弊端,根据马丁·布伯(Martin Buber)、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阿佩尔(Karl-Otto Apel)等人提出的交往与对话理论,提出了在教育中师生之间建立“人-人”关系的主体间性教育思想。它反对“独白”式的权威型师生关系,主张师生、生生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希望通过对话,达成交往共识,实现主体性教育的新转型。主体间性教育的必然结果是反对科学理性对教育生活世界的殖民;希望通过建立公共领域,在生活世界中恢复教育主体之间的生态平衡,而非传统灌输式或占有式的教育世界。事实上,马克思主义哲学也蕴含主体间性教育思想。马克思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物质、制度与精神性关系,强调人类社会从物的依赖阶段、人的依赖阶段发展到以物为基础的人的独立阶段。而“人的独立”正反映主体间性教育的关系和形态,也就是包含物—人与人—人关系和对话、合作性实践的教育形态。 其次,生命教育或生命—实践教育是主体性教育发展的必然产物。有论者从不同视角探讨了生命教育的主体性内涵,即直面人的生存性、精神性和关系性存在。他们提出,人不仅是社会的人,而且是鲜活的、富有自由创造精神的个体人,其生存和社会活动都富有生命的本体性。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出于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和为了人的生命的实践活动。因此生命教育具有主体存在的本体价值,而学生的生命体验也是教育知识生发的原点、基础和内容。不仅如此,生命教育回归了教育的独特个性,即直观性、综合性和创造性,富有生命的活力与灵性。理性与非理性、科学与人文都在生命过程中得以融合,进而不再有二元对立和占有性教育的存在。学生的内在意识成为教育实践的重要依据。学生通过对话性实践,建立起自己的交往意识、公共意识和行动意识,并最终形成主体意识哲学。不同于科学理性所具有的逻辑理性和工具理性,该哲学是回到自身的意识体验中去体认,形成综合性的个体知识,进而不断创造出富有个性的观念、知识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