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防工业与经济发展互动研究(1949-2015)

作 者:

作者简介:
申晓勇,北京理工大学讲师,北京,100081,邮箱:shxy1447@163.com; 武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北京,100009,邮箱:wul@iccs.cn。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中国是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国防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既关乎国家安全、民族安危,又与国民经济的发展联系密切,国防工业是大国重器。本文结合大国国情,探讨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不同时期国防工业对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深化对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理解和认识,拓展大国发展道路的内涵,以期为推动我国国防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转型提供借鉴。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6 期

字号:

       大国因自身国情决定了发展道路的独特性。已有研究从人口、国土面积、经济总量、国际影响力等不同维度对大国概念进行界定,综合库兹涅茨、钱纳里、童有好、张李节、欧阳峣等学者的研究,①大国应具有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国内市场规模大、资源总量丰富、工业部门体系齐全、对世界经济有相当影响等重要特征。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离不开稳定的内外部环境,如果安全得不到保障,则发展难以为继,大国尤其如此。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国防工业是武器装备发展的前提和基石,是保障国家安全的基本物质力量。大国的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决定了其在国际政治格局中,很难从其他国家获得关乎国家安全的军工产品和军工技术,尤其是尖端国防科技项目,大国只有建立自己的国防工业,才能避免受制于人,国防工业是“大国重器”;国防工业又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国防工业建设会带动上下游一系列产业部门的扩张,尤其会影响重化工业的发展;同时,军工科技还会推动国家整体技术水平的提升。

       中国是大国,又是发展中大国,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屈辱史充分说明,一个国家尤其是像中国这样面积辽阔、人口众多、对世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没有自己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国家安全就无法得到切实保障,民族复兴更是无从谈起。同时,中国还是社会主义大国,新中国成立以来,国际战略环境和地缘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国防工业作为国家战略性产业,是维护国家独立、统一和安全的基础和前提,是社会主义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屹立不倒并不断提升自身影响力的坚实保障。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六十多年当中,外部安全环境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诉求使国防工业在建设投入、空间布局和体制机制上表现出不同的特性,这对中国工业化和产业结构演变产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影响,这些影响的背后,铭刻着大国发展的印迹。

       一、1949-1964年国防工业的发展及其对工业体系形成的推动

       中国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曾经的历史境遇和现实的安全环境对国防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必然要求。近代中国积贫积弱,屡遭列强欺凌。新中国成立后面临复杂的国际政治格局和地缘政治环境:世界形成两大阵营并进入冷战时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孤立、封锁,朝鲜战争爆发后,中国的国家安全进一步受到威胁,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新中国国防工业基础薄弱,原解放区的人民兵工和国民党政府遗留下来的军事工业经过整合,组建成76个军工企业,包括45个兵工厂、6个航空中心修理工厂、17个无线电器材工厂、8个船舶修造厂。②这些军工企业设备简单、技术力量落后,只能进行枪炮等轻型武器的简单制造以及飞机和舰艇等重型装备的简要维修。抗美援朝战争初期,我军装备有很多是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缴获的武器,品种繁多,零配件缺乏,国内无法保障杂乱的弹药和零配件供应,遂以苏联援助的武器装备了若干陆军师和空军师。作为社会主义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建立自己独立的国防工业体系,这是实现民族富强的基石和保障。

       我国作为大国,在资金筹集、技术资源有效整合、自然资源特征(种类和数量)以及规模经济等方面具有优势,这为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重要条件。我国又是社会主义大国,新中国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与大国国情耦合,有利于进一步集中各种资源,推动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大国具有潜在的规模经济优势,可以有效聚集和使用大量资金用于战略性产业的投资,20世纪50年代初,中央逐步加强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力度,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基本建设投资体制,“一五”时期国防基本建设资金中有90%来源于财政,其中79%来源于中央财政。③156个苏联援建的工业项目中,实际实行150项,军工项目占全部项目数量的28.6%,军工投资占全部投资额的20%。④社会主义大国的国情还有利于人力资源整合,形成协同创新效应,20世纪50年代,中央陆续从各地区、各部门抽调大批技术人员、技术工人和大中专毕业生到国防科技工业部门工作。⑤同时,作为自然资源存量大国,我国与军工生产紧密相关的钨、锑、锡、铅、锌储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这为国防工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此外,作为大国,我国地域辽阔,出于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国家安全需要,大量武器装备需求有助于形成军工生产的规模经济优势。

       新中国国防工业的快速发展,开始于“一五”计划时期,国防工业是当时的建设重点和主要投资方向。苏联援建的156个大型骨干建设项目中,航空、兵器、无线电、造船等国防工业有44项。“二五”计划又继续安排了44个国防工业重点建设项目,这批项目规模大,设备比较先进,技术水平也较高。新中国国防工业经过十年的发展,到1959年底,已建成大中型企业100多个,独立的科研设计机构增加到20多个,共有金属切削机床6万多台,职工70多万人,其中技术人员3.3万人,是1952年的7.3倍,初步形成坦克、火炮、轻重机枪、弹药、通讯器材等常规武器的成批生产能力,飞机、舰艇等武器制造企业的兴建工作也取得重大进展。1960年,苏联单方面毁约停援,我国国防工业立足于自力更生,在国家经济处于严重困难时期,仍然实现大的突破,核武器项目进展加快,建成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高浓缩铀生产、核部件研制和聚合爆轰试验也相继取得成功,为全面突破原子弹技术创造了必要条件。此外,我国常规武器装备也从仿制开始走向自行研制。⑥

       新中国集中力量发展国防工业,引致了对重工业的需求,国防工业在我国工业体系中属于新兴乃至尖端的技术工业部门,重点建设国防工业不仅促进了武器装备生产水平的提高,还带动了冶金、机械、化工、电子等一大批工业部门的快速发展。解放前我国只能生产100多种碳素钢,到1957年,我国生产的钢材品种已达4000多种,钢材的自给率达到了86%,过去不能生产的钢轨、无缝钢管、各种大型钢材、薄板和合金钢,均已开始生产。同时,我国有色金属工业不但生产能力大幅增加,还建立起一些新的工业部门,改变了有色金属工业体系残缺不全和互不配套的状况。新中国国防工业还带动了支撑军工发展的装备工业体系建设,促进了我国整体机械制造水平的快速提升,156项工程中基础机械工业有24项,多为军工生产而配套建设;20世纪60年代初,为满足国防工业发展需要而启动创建的九套大型成套设备(简称“九大设备”),推动了制造业中的发电设备、冶金矿山设备、工程机械制造等部门从无到有的建立,还扩大和加强了机床工具和造船工业的发展。化学工业也在国防工业的带动下发展起来,“一五”期间,化学工业新增生产能力包括硫酸29.2万吨、纯碱19.2万吨、烧碱8.1万吨、合成氨13.7万吨。在军民两用特点突出的电子工业领域,优先建设电子管厂和无线电元件厂,重点建设雷达工厂和为航空配套的飞机电台及导航设备工厂,带动了我国电子工业技术水平和工艺制造水平的大幅提升。⑦此外,20世纪50年代后期军转民的初步尝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用工业的发展。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