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跟踪审计作用及路径探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朱智鸿,陕西理工大学

原文出处:
财会月刊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自2014年8月国务院决定对全国贯彻落实中央稳增长等政策措施进行跟踪审计以来,我国通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审计,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初步形成了政策审计的一些思路、模式和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对陕西省某市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情况进行了调研,试图从国家治理和审计内涵拓展等角度对政策审计的职责定位进行再认识、再梳理,以探究政策审计如何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政策跟踪审计的相关概念阐释

      (一)概念界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中央反腐和“八项规定”的持续发力,国家财经纪律愈加严明,基于财政财务范畴的审计所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少,传统的工作思路已不再适应审计职业发展和国家治理的需要。审计机关需要向政策跟踪审计和自然资源审计等方向转型,不断拓展新功能,寻求新变革,努力成为管财理财的参谋和推动政策执行的行家里手。这是审计职能拓展和审计全覆盖的现实迫切要求。

      开展政策跟踪审计是国家治理的根本要求,是国家审计提升服务国家治理层次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对国家重大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督促、评价公共政策的执行绩效,客观反馈各项政策的民生诉求,这既是使其内嵌于国家治理各子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运转的内在逻辑要求,也是服务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应有之义。

      政策跟踪审计,简言之,就是依据政策制定的初衷,对公共政策落实情况和执行效果进行察看、督促、揭示和评价的活动。这里的政策主要指近年来国务院出台的重大政策措施,涵盖稳增长、扩消费、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几个方面。跟踪,即全程或某一时段、某一节点对政策落实所涉及的领域、单位、部门或个人在时间上持续追溯、空间上全面覆盖的过程。审计,即运用相关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手段对政策执行情况的状态、效果进行监督和评价。显然,审计对象是各类政策执行情况而不是政策本身,审计介入方式是跟踪而不仅仅是事后监督,工作定位是审计而不是其他监督形式。政策跟踪审计,较好地诠释了国家审计服务国家治理的实践演进,也丰富和完善了国家审计监督方法体系。

      (二)特点

      1.服务国家治理更直接。在发挥事后监督评价功能和预防、揭示、抵御风险等方面,虽然都是为国家治理履职尽责,但政策跟踪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的组成部分,相对于其他审计类型,针对性更强、服务更直接、效果更明显。通过对重大政策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审计,能够快速回应社会和民众关切,及时反馈政策执行效果,高效传递决策层、执行层、受众群的信息,极大地促进政策落实和治理水平的提升。

      2.审计对象更抽象。传统审计类型,仅就某个微观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事后监管。而政策跟踪审计的对象是稳增长等各个政策领域和执行链上的各个部门或个体。同一项政策可能涉及多个部门,同一个部门可能涉及多项政策,跨地区跨部门彼此相互交织依存。审计对象既可能是具有具体物理性态的人、资金、项目、物体,也可能是相对抽象虚化的政策措施、制度设计、主观状态、工作理念和精神层面的获得感等,不拘一格。任何具体单一的审计对象都无法穷尽政策执行的本真属性。

      3.审计内容更丰富。近两年国家陆续出台了涉及19个领域的60多项政策措施,加之地方政府配套的细化文件,内容相当多。审计内容已从微观的经济活动延伸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党建等宏观领域,从资金合规使用等传统内容拓展到关注政策落实进度、执行效果经济指标、政府有效作为、发现问题案件线索等方方面面,既考察了政策宏观走向,更深入基层察看政策微观实效,极大地拓展了审计视野、丰富了审计内容。

      4.审计介入时机更复杂。由于政策的制定执行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其跟踪审计也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事后反馈控制。根据不同政策的特点,结合政策所处的试行期、推进期、转折期及成熟期等不同阶段,有的需要全程跟踪介入,有的可以选择适当时机介入,还有的要结合重要性原则遴选关键环节介入。跟踪审计介入的时机不同,耗费的审计周期就不同,进而制定的审计方案、配置的人力资源、使用的审计方法、达到的审计效果也会不同。显然,审计介入的时机复杂性和敏感性是跟踪审计不同于其他审计较为显著的特点之一。

      二、政策跟踪审计开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跟踪审计开展现状

      1.对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跟踪审计。重点关注财政、税收、金融、产业、民生、开放开发等政策措施是否按照计划进度贯彻落实。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是否履职尽责,遇到的问题是否敢于担当,制定和实施措施是否达到预期效果,政策本身在制度设计、决策科学、切实可行等方面是否存在瑕疵。

      2.财政专项资金统筹整合审计。重点关注存量资金管理、分配、拨付、使用及效益效率问题:能否科学合规地分配资金,能否按照工作进度及时拨付资金,能否按照预算精细化使用资金,是否存在资金长期沉淀、碎片化多头管理问题,是否存在改变资金用途、随意变更等问题,是否存在交叉重复、虚列支出、效益低下等问题。

      3.以民生为重点的重大项目执行审计。重点关注项目规划立项、投资审批、建设、资金保障、竣工验收、运营等环节的任务完成情况。是否存在未批先建项目,是否存在报批审核环节多、流程长、效率低等现象,是否存在违规招投标、转包分包、乱铺摊子、挤占挪用等行为,以及是否存在粗放管理、偷工减料、高估冒算、跑冒滴漏等现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