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育思想通史》是我国第一部多卷本美育思想通史。从篇幅上来说,全书由先秦卷、秦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元卷、明代卷、清代卷、近代卷、现当代卷9卷构成,近300万字,从先秦一直写到当代,时间跨度大,基本呈现出中国五千年美育思想发展的全貌,也揭示了古代美育与现当代美育之关系;从内容上说,本书力图做到写得像美育思想史,有美育思想史的特色,以区别于通常的中国美学史。顾名思义,所谓“中国美育思想通史”,即是从现代美育学科建设的眼光考察我国从古代以来哲学、教育、文艺、美学等论著中所包含的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思想观念,勾勒出其发生、发展的历史进程,突显出其基本特征,揭示出它在整个中国传统的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作用、价值意义。近代意义上的美育思想是1795年德国诗人、美学家席勒在其著名的《美育书简》中对于“美育即情感教育”、“审美是沟通感性的人与理性的人的桥梁”等诸多问题的论述。本书在写作过程中,也尽量借鉴、参照席勒等近、现代西方学者的观点、视角、方法。本书从时间上囊括古今,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种中西与古今的对话。不过,本书的写作,有意识地试图突破以往的“以西释中”的研究思路,努力写出“中国的”的美育思想之特色,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主要研究人与对象的肯定性的情感经验关系,而美育则是从理论与艺术层面呈现“以美育人”的经验与理论思考。美学、美育作为人学,都与人的特定的社会存在方式、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漫长发展历史,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古文明目前仅有的未间断地持续发展的文明形态。这主要是凭借其特有的文化力量,中华文化、文学艺术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动力和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依靠。中华美学以其形神兼备、意境深远与知行统一的特点而彪炳于世,中华美育则以其“中和之美”之原则、礼乐教化观念、中和与中庸的文化精神,以及重风骨、讲境界的特点,给后代美学、美育的发展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滋养与启发。本书的主旨就是力倡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美育特点。 本书以“中和之美”作为整个中华美学精神和中华美育特点,并以之为中心线索,着重探讨了与此相关的礼乐教化、风骨与境界等观念,阐述了主要立足于“以美育人”的中华美育思想的基本特点,勾勒出其五千年的发生发展的历史。同时,也力图揭示促进中国五千年美育发展的诸多关键性因素,如儒道互补、阴阳相生、中外对话融通以及审美与艺术统一等的内涵与意蕴。 (一)“中和之美” 中华美学与美育之中心线索与核心观点是“中和之美”的美学原则。《礼记·中庸》篇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段论述揭示了“中和之美”的最主要的内涵。“中”为“喜怒哀乐之未发”,说明其“含蓄性”;“和”为“发而皆中节”,说明其“适当性”。“中和”的基本意义,即为含蓄而适当。其地位是“天下之大本”与“天下之达道”,即为天地万物的普遍性的、根本性的运行规律。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之根本规律。“致中和”的最终目的是“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国文化讲求天地阴阳各在其位,从而阴阳交感、风调雨顺,万物繁茂。这是中国文化观念中“天人之和”、“阴阳相生”等的理论关怀。《周易》泰卦《彖传》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泰卦卦象乾下坤上,乾象天,坤象地,乾本在上而坤当在下。泰卦象征着天地自然的运动变化中乾升而坤降,乾坤各归本位,天地阴阳之气相交感,从而生长发育万物。因此,所谓“中和之美”,又是一种万物诞育的生命之美。这也就是《周易》所说的“生生之谓易”(《系辞上》)、“天地之大德曰生”(《系辞下》)的意思。 《国语·郑语》提出了著名的“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重要观点,揭示了天地生物生长发育中多样物种的“以他平他谓之和”、由此才能“丰长而物归之”的法则。如果是单一物种的“以同裨同”,其结果则只能是“尽乃弃矣”,导致生命力枯竭。这种“讲以多物,务和同”的生命论哲学与美学,集中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基本思维方式与哲学信念。中华民族诞育于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自古以农业作为民族生息繁衍的根本。春种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风调雨顺,自然万物的繁茂成为生存繁衍的主要追求。因此,探讨天地自然节律与社会人生变化的合一性、统一性的规律成为最基本的哲学致思取向,而与之相关的“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之“中和之美”成为最根本的美学原则。与中国文化不同,西方文化的源头古代希腊是商业社会,航海业发达,经商与航海成为古希腊人的生存方式,与这种生存方式相应的几何哲学与数理哲学等成为其最基本的哲学原则,追求“形式和谐比例对称”的“和谐之美”成为其根本的美学原则。朱光潜指出,“在早期希腊,美学是自然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期思想家们首先关心的是美的客观现实基础。毕达哥拉斯派把美看成在数量比例上所见出的和谐,而和谐则起于对立的统一。从数量比例观点出发,他们找出了一些美的形式因素,如完整(圆球形最美),比例对称(‘黄金分割’最美)、节奏等等。”①中国古代的“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观念的体现。《周易·乾文言》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中国文化追求人的生命活动达到与天地、日月、四时、阴阳等的统一,追求人的德行修养达到“天人合一”的“天地境界”。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审美的游戏(美育)具有沟通“力量的可怕王国”与“法则的神圣王国”的重要功能。他说,“在力量的可怕王国中以及在法则的神圣王国中,审美的创造冲动不知不觉地建立起第三个王国,即游戏和外观的愉快的王国。在这里它卸下了人身上一切关系的枷锁,并且使他摆脱了一切不论是身体的强制还是道德的强制。”②中国古代“中和之美”的这种沟通天人的功能,与西方美学沟通感性与理性的功能是迥然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