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08(2016)03-0068-06 反对“宗派主义”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中共历史上,毛泽东首先提出“宗派主义”概念,并发动对党内“宗派主义”的批判。作为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对“宗派主义”的批判对统一党内思想、指导今天的实践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学界对毛泽东“宗派主义”思想的研究尚有不足,阶段性和碎片化的研究较多,整体性的研究较少。研究阶段主要集中于抗战时期,特别是延安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对“宗派主义”的批判;对毛泽东早期反对“宗派主义”思想形成和建国后他对“宗派主义”认识的变化研究不多;更缺乏对毛泽东“宗派主义”概念的整体把握。因此,本文将梳理毛泽东反对“宗派主义”思想形成与发展演变的脉络,通过对毛泽东“宗派主义”概念的历史考察,推进对中共党史上对“宗派主义”问题的研究。 一、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宗派主义”概念的形成 中文“宗派”一词原指古代宗族内部区分嫡庶大小的本支衍派,后用来泛指宗教、政治、学术、文艺等领域中的不同流派。毛泽东曾说:“宗派,我们的祖宗叫做‘朋党’,现在的人也叫‘圈子’,又叫‘摊子’,我们听得很熟的。”①中共党内的“宗派主义”其实就是传统文化中“宗主”意识在党内的反映,是中国社会环境的产物。在中共党史上,宗派专指“在党内违反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原则,分裂党、进行小组织活动、向党闹独立性、把个人放在党的集体之上的行为”②。从中共诞生之日起,宗派就在党的成长过程中滋生发展,不断破坏党的团结和肌体的健康。毛泽东批评“宗派主义”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 中共诞生之际,中国处在一个极其特殊的社会环境之中:政治上四分五裂,经济上民生凋敝,文化上封建思想根深蒂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农民和其他小生产者在阶级构成中占主要成分,具有先进性的现代工人阶级占极少数。大革命失败后,中共认识到中国革命只能把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作为依靠力量。为此,党的工作重心转向了农村,在农村中发展政治组织和军事武装。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的非无产阶级思想意识就不知不觉地带入了党内,从而为“宗派主义”提供了滋生的土壤。毛泽东敏锐地看到党内存在着“无产阶级思想”和“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主要矛盾,因此,他明确提出要在思想上建党。也就是说,大革命失败后那个艰难的环境既带来了党内“宗派主义”思想的滋生和危害,也催生了毛泽东反对“宗派主义”的思想的萌发。 大革命失败后,由于国共合作破裂,党的阶段性工作面临着两方面的任务:如何领导武装斗争和如何正确对待统一战线。然而,八七会议之后,党在统一战线问题上产生了“关门主义”倾向,党内“宗派主义”开始泛滥,导致了对小资产阶级和党外人士的过火打击,党的政治和思想路线以“左”的形式表现出来。毛泽东对当时党的错误路线一直持批评态度,他指出“打击小资产阶级的过左的政策”会“把小资产阶级大部驱到豪绅一边”,不利于统一战线的巩固③。在红四军第六次代表大会的提案中,他主张“禁止盲目焚杀,保护中小商人利益”,又指出《湘赣边界土地法》中“没收一切土地”而不是“只没收地主土地”是一种错误,要团结农村中的中产阶级④。可以说,这一时期毛泽东对党外人士的极左政策的批评是其反对排外性的“宗派主义”思想的萌芽。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一文中批评了党内“本位主义”、“小团体主义”的错误现象。他指出“小团体主义只注意自己小团体的利益,不注意整体的利益,表面上不是为个人,实际上包含了极狭隘的个人主义,同样地具有很大的销蚀作用和离心作用。”⑤在他看来,小团体主义就是“宗派主义”在党内和军队内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对小团体主义的批评是毛泽东反对党内“宗派主义”思想的初步发展。 应该看到,毛泽东在这一阶段虽然尚未明确提出“宗派主义”的概念,但他所批评的那些现象其实就是“宗派主义”的表现。在后来的整风运动中,毛泽东做了《关于党内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报告,对这段历史作出回顾性的总结,指出从八七会议后就“在组织上开始了‘宗派主义’的过火的党内斗争。”1930年党内产生立三路线“又发展了党内的‘宗派主义’”,“六届三中全会在组织上还继续着‘宗派主义’的错误,在陈绍禹(王明)同志的领导之下,以一种比立三路线更强烈的‘宗派主义’的立场,起来反抗六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中央了,在组织上……进行反中央的宗派活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各次“左”倾路线,“不但形成了脱离党外群众的‘宗派主义’,也形成了脱离党内群众的‘宗派主义’(不使党内一部分人的局部利益服从全党利益,不把党的领导机关当做全党意志的集中者)”⑥。这些话反映了毛泽东和中共对当时党内那些错误思想的“宗派主义”定性。 根据现今可查的资料,毛泽东最早正式提到“宗派主义”是在1937年5月。在当时的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毛泽东指出:“我们党在民众运动中,有严重的关门主义、高慢的‘宗派主义’和冒险主义的传统倾向。”⑦他在这里提到的“宗派主义”主要是指在统一战线中有些人对党外人士的排斥和轻视的态度。之后毛泽东开始在不同场合和不同会议上将“宗派主义”作为一种错误的思想倾向和行为表现进行批判。1937年9月,毛泽东发表《反对自由主义》一文,在文中罗列了自由主义的种种表现:“因为是熟人、同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而革命利益放在第二位”⑧。原话中虽未见“宗派主义”一词,但他所列举的现象大都属于党内“宗派主义”的表现。至此,毛泽东定义的“宗派主义”概念已经比较清晰,它包含党外和党内的两种错误思想,前者破坏了党内团结,后者又破坏统一战线的稳固性,二者均严重危害中国革命,所以必须坚定不移地反对“宗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