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改革与创新(笔谈)

作 者:

作者简介:
孙宽宁,山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03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互联网络以其民主、自由、开放、多元的特性为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深度交流提供了便利,为教师开展个性化的教育教学创造了条件。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如何把握自我与技术的关系,避免技术依赖;如何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是当代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内涵的发展

       “互联网+”时代,丰富多样的信息构筑出一个无处不在的信息泛化场域,并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背景。信息传播方式和信息数量的变化,不断改写着教师专业的内涵。

       信息是对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运动状态和变化的反映。在信息资源相对匮乏的前互联网时代,信息本身就是财富,就是知识;拥有信息就意味着拥有更多正确决策的依据,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就如数学家香农指出的,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定性的东西。教师的专业权威往往通过其所掌握的信息量的多寡反映,掌握信息的数量和传授信息的技巧是教师专业的核心。但在“互联网+”时代,信息的特点发生了改变。首先,信息不再是稀缺资源,每一个社会个体都可以轻松便捷地获得海量信息;其次,信息曾经具有的消除随机不定性的功能严重弱化,既包含公共情境下经过论证并作为人类社会共同财富的信息,也包含诸多基于个体的主观认识和感受,信息的存在方式和呈现方式多媒体化。

       随着技术支持的信息特点的改变,教育已经不再是教师遵循线性轨迹向学生传输信息的活动,而是主体间的精神对话与建构活动,是教师教会学生在信息的海洋中明确个体的航向、掌握规避危险的策略、合理借助外力、自信扬帆远航的活动。这要求教师的专业发展不再是掌握大量的信息,也不限于掌握获取信息的策略与技巧,而是不断提升自我对现实的认识、判断与选择能力,成为拥有成熟教育思想和丰富教学智慧的教育家。

       “互联网+”时代的教师,被技术倒逼,必须重新审视其专业内涵。教师专业内涵在互联网时代的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为适应信息社会和信息化教育的现实,信息素养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基本而综合的能力,信息素养包括能够判断什么时候需要信息,懂得如何去获取信息,如何去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信息素养,在文化层面,表现为具有基本文化知识,能准确地对获得的信息进行辨别和评估;在意识层面,表现为有获取新信息并有效利用信息的意愿;在技能层面,表现为能正确使用技术进行信息获取和传播活动。另一方面,在信息泛化和文化多元背景下,教师主体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是其专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教师的专业发展在本质上是一种朝向主体完善的活动,越是在教育资源极大丰富的情况下,越需要教师以强烈的主体意识和鲜明的主体立场来引导和规约自我的实践,成为信息海洋的弄潮儿。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迷失

       在“互联网+”时代,教师的专业发展无法回避信息与技术。信息资源的极大丰富,使教师可以突破传统地域的限制。技术作为有效的手段与工具,拓展着教育教学的时空,也延展着教师的身体,使其获得更大的行为能力。无处不在的信息与技术在为教师专业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潜藏着巨大的危机,稍不留意,教师自我就会迷失其中。

       首先,资源共享背景下教师的同质化危机。互联网架起了全球范围内教师之间沟通的桥梁,再辅以快捷的摄录编和数字转换技术,成千上万教师的教育叙事、教学方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辅助材料等资源,迅速在互联网上实现了共享。这些资源进入网络的过程,也就是脱离其产生的特定场域的过程,是对其质的多样性的清除过程。这些同质化了的资源被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的教师反复利用和借鉴,会进一步造成教师的同质化,使教师越来越丧失自我的独特个性。

       其次,过度选择条件下教师的不满意危机。教育资源匮乏固然是制约教师优化教育教学和促进专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过量教育资源的铺陈也会导致严重的问题——教师必须在无限可能中进行选择,导致决定困难。随着选择的增多,人们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获得满意教育资源的机会反而越来越少,过多教育资源的选择使教师陷入持续不满的不良体验中,忘记选择教育资源的初衷。

       另外,技术渗透过程中教师的异化危机。在这个技术被应用到人类社会一切领域的时代,人选用一种技术,就会按照这种技术的逻辑去做事,技术潜在地决定着人的行为方式。现代技术在教育领域渗透的过程中,把效率优先的思维逻辑嵌入其中。受效率观念影响,一些教师忽视对技术恰当性与适用性的评判,为了追求效率而不顾教育规律,使手段本身成为目的。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本身得以凸显,教师却丧失了独立思考与自我立场,被技术遮蔽和异化。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应对

       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以不可抗拒之势全面地影响着教师的专业生活和专业发展。不能化解时代危机、不能适应专业需求的教师将逐渐被时代和专业所抛弃。教师要提升专业水平、获得专业发展,需要在充分考虑时代特点基础上进行系统架构。

       主体建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时代,“归根到底涉及人在与人和非人的周围世界的相处中能否自由地自我决定的问题,涉及人能够自由地在他的众多可能性中理性地塑造自己和他的周围世界的问题”[1]。化解教师专业发展出现的同质化、不满和异化等危机,必须确立教师的自我主体地位,培养教师的主体意识和能力,使教师的自我关注成为他与人交往和开展教育活动的起点,并使之在专业发展过程中真正提出主体性要求。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用户思维是互联网企业的制胜法宝,在教育领域,学生就是教师的用户,一切围绕用户的需求展开是教师工作成功的基础。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名师,也不是为了使自己更加强大,教师专业发展的根本目标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其他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网络平台和现代技术手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依托。虽然教师的教育活动经常具有个人特色,但教育仍然有其不为个人甚至情境所左右的内在规律。教师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努力实现跨学科、跨学校、跨地区、跨国界的教师交流以及跨专业、跨行业的人员交流,可以更清晰地发现和体会教育的内在规律,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专业定位和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地选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自己的教育教学,是现代教师应有的专业技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