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公平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和美好愿望,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基础和必要条件。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为教育公平的推进创造了条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推进教育公平,不断从观念层面走向实践领域,已上升为我国教育发展的国家战略。 一、建立政府主导的建设开发机制,确保硬件到位和优质资源供给 以“互联网+”主导的现代信息技术为教育领域带来的变革创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可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的有效机制。对此,各地各级部门纷纷行动起来。“三通两平台”工程进展顺利,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上升到85%,多媒体教室拥有率达77%,“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圆满收官,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部实现设备配备、资源配送和教学应用“三到位”,全国开通网络学习空间的学校数量增长到4200万个。这些工程不仅可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资源共享,还可以针对农村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贫困地区开展精准扶贫。 “互联网+”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配置提供了外在条件,在保证了所有孩子的“物理接入”之后,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供给应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鉴于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是国家基础性的公共事业,应该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机制,以利于克服教育信息化资源开发的商业化倾向,消除重数量、轻质量的不良现象,保证教育信息化资源的公益性。同时,国家还可以制定必要的激励政策,鼓励优秀教师开发信息化教育资源,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解决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保证优质教育资源的可持续供给。例如,为了推进“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开展,教育部专门组织力量,配套开发人教版1-3年级8门国家规定课程的数字资源,并从2013年9月开始通过网络和卫星两种方式同步播发,通过专递课堂、同步课堂等方式实现山里孩子与城镇学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二、构建学校间的协作伙伴关系,缩小区域内的校际差距 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和优质教育资源的稀缺是学校竞争的重要原因,学校间的竞争根本上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竞争。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区域内学校的均衡发展。学校间存在差距、各有优劣势,构建学校间的协作伙伴关系可取长补短、共同发展。“互联网+”背景下的校际协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学校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的过程。因而必须从实际出发,基于区域内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由小到大逐步扩展。对于存在许多微型学校和教学点的区域来说,不妨先行构建以区域中心学校为核心的校际协作,因为中心学校一般具有较大的教育资源优势。伴随着学校对更多优质资源共享需求的扩大,可以构建以区域教育资源中心为核心的校际协作,乃至跨区域的校际协作。构建校际协作伙伴关系,需要学校树立大局观念,从封闭的办学体系中解放出来,克服本位主义的做法和倾向,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适时引导,制定相应教育政策,厘定学校特别是优质学校的责任,调整对这些学校评估的标准和策略,转变条块分割的管理方式,破除学校之间的体制壁垒,为校际协作创造共同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三、形成优势互补的教研共同体,促进校内教育过程公平 每个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能否公正平等地享有教育资源,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基础教育的质量公平。即使在同一所学校,不同班级和同一班级的不同学生享有资源特别是高质量的教师、课程和教学等资源的机会也不均等。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民主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教育公平观念日渐深入,许多学校在传统班级教学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潜能和学习差异及学校资源状况,实施走班制和分层教学,以赋予学生一定的课程选择权,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受资源和条件的各种限制,仍难以关照到每一个学生。 充分运用互联网和现代数字技术的优势,学校完全可以做到用最优化教学方案集中解决班级教学的共性问题,创造使所有班级的学生公平享有校内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缩小班际优质资源配置的差距。学校可以建设基于互联网的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和在线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通过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系统,把学校每个年级和学科中最优秀教师的教案文本、教学视频等推送学生选用。同时,通过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及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内容、指导和帮助,既提高了教育效率又照顾了学生差异,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受教育过程的公平性。当然,无论是缩小班际资源差距,还是开发在线个性化学习支持系统,都需要教师分工协作、汲取彼此智慧,真正形成优势互补的教研共同体。学校应该反思并改进现行的教研模式,努力寻求和遵循集体行动的逻辑,有针对性地设计一种调节教师之间利益关系的动力机制,为教研共同体的形成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四、关注师生的数字化生存境遇,应对新的数字鸿沟 随着网络的普及,传统意义上的数字鸿沟不断缩小,但新的数字鸿沟已经出现,而且其影响越来越大。当前,虽然我国教育信息化硬件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对互联网、多媒体计算机等技术设备与手段的有效利用方面,不同区域与学校以及教师与学生个体间等均存在巨大差异。一方面,个体的技术操作水平不同,其获取信息的能力就不同。另一方面,个体选择和利用信息的目的、内容、方法不同,信息的使用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如有的学生把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混同于进行简单的信息浏览,还有些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娱乐。在这种情况下,仅有硬件条件的平等还不足以有效地实现教育公平。对此,须充分关注师生在信息技术使用技能、时间、方式、频率和应用类型等方面的差异及其所带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