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研究过去多是依据传世文献和古代训诂材料进行的。由于传世文献,特别是中古之前的传世文献存在数量较少、文体单一、多为书面语、经历代传抄难以保真等问题,而传统训诂材料又多属于随文释义性质,从而导致传统词汇研究在理论上多为笼统述说,于现象上理解和解释又存在诸多误差。20世纪70年代以后,战国、秦、两汉、魏晋简帛文献大量出土,铜器、石刻文献等也已集中整理出版,应当说词汇研究的材料基础已大为改观,但词汇研究延续传统者仍不在少数。本文主要以出土简牍文献为例,反观传统研究结论,从词汇的阶段差异与文献使用词汇的多样性、词语用例的补充与含义的概括、词汇发展史研究的突破三个方面,来揭示出土文献对汉语词汇研究的重要性。 一、词汇的阶段差异与文体差异 汉语词汇具有系统性,但词汇系统是复杂的。从大的方面说,词汇系统有阶段性差异和地域、方言性差异:前一方面是词汇系统随时代、社会的发展而更新发展,反映的是历时的差异;后一方面一般是指共时状态下的空间差异。从小的方面说,即使是在同阶段同区域,由于有兼职兼类和过渡现象等存在,词汇系统也并非十分严谨和单纯。以上说的是词汇系统本身的差异。就反映词汇系统的材料而言,还有文本差异,即同时代的文献,其所用词汇不一定就是同时代的词汇。虽然以上所言应是词汇研究者皆知晓的道理,但在具体词汇研究中往往被忽略,这是需要注意的。下面所说的甗、甑二词即如此。 甗、甑是古代蒸煮器名称,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下部置水,上部置食物,以蒸气蒸熟食物。依传统认识,“甗”指上下整器,“甑”指放食物的上器,放水的下器则早期为“鬲”,后期为“釜”。无论是专业著作、教材,还是辞书,都是这样释说的,比如重要辞书《辞源》、《汉语大词典》和《汉语大字典》对此解释如下: 《辞源》: 甗,古炊器。以青铜或陶为之,分两层,上可蒸,下可煮。 甑,瓦制煮器。后世以竹木制者称蒸笼。字亦作
。《孟子·滕文公上》:“许子以釜甑爨,以铁耕?” 《汉语大词典》: 甗,古代一种炊器。以青铜或陶为之,分为两层,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上可蒸,下可煮。外形上大下小。 甑,蒸食炊器。其底有孔,古用陶制,殷周时代有以青铜制,后多用木制。 《汉语大字典》: 甗,古代炊器。青铜制或陶制,上部是透底的甑,下部是鬲,中置一有孔的箅,也有上下部可分开的。 甑,蒸食炊器。古代的甑,底部有许多透蒸气的小孔,置于鬲或鍑上蒸煮,有如现代的蒸笼。 以上所引观点统一,都是“甗”指上下整套蒸煮器,“甑”指蒸器的上器。但是从汉代墓葬出土的简牍上,我们看到了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情况。汉墓竹简、木牍遣策是随葬品的记录清单,是当时语言的真实记录,往往可与随葬品相互印证。迄今为止出土的汉墓遣策中有两例“甑”的记录,分别是萧家草场26号汉墓遣策和凤凰山8号汉墓遣策: (1)甑一具。(萧家草场26号汉墓28号简) (2)甑二。(凤凰山8号汉墓121号简) 《萧家草场二六号汉墓发掘报告》说:“甗,一件。由上器甑、下器釜相套合而成……二八号简记‘甑一具’,当指甗的上器。”①按,遣策中没有下器的单独记录,一套器具怎么可能只记录上器不记录下器呢?报告显然是依据传统认识作出的解释。“具”作为量词,汉简遣策常见,义同“套”,“一具”即“一套”。如马王堆一号汉墓遣策243号简“疎比一具”,即梳和篦一套。尹湾6号汉墓13号木牍“手衣一具”,指手套一副。凤凰山八号墓遣策165号简“博、筭、綦、梮、博席一具”,“一具”即“一套”,云梦大坟头汉墓遣策“博一具”义同。所以,萧家草场26号汉墓的“甑一具”即“甑一套”,“甑”这一名称涵盖上器和下器,并非如报告所言甑只指上器。
据《湖北江陵凤凰山西汉墓发掘简报》,凤凰山8号墓出土一陶灶,灶上置两釜,釜上有甑(见下页图2)。②凤凰山8号墓遣策简120简是“灶一”,相邻的121简是“甑二”,未有“釜”等记录下器的文字,说明遣策“甑二”的“甑”是指上下一套器而言。
这说明,迄今为止发现的汉简遣策中的“甑”都是指上下成套器,与我们传统的研究结论相反。 迄今为止出土的汉墓遣策中有七例“甗”的记录,原文如下: (3)金鬲、甗各一。(云梦大坟头1号汉墓木牍)③ (4)甗、鍑各一。(张家山247号汉墓31号简) (5)甗、口各一。(凤凰山9号汉墓42号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