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6)05-0019-11 1750年,鲍姆加登出版了里程碑式的著作《美学》,由此开创了一门学科。按照鲍姆加登的定义,“美学”是“自由艺术的理论,低级认识论、美的思维的艺术和与理性类似的思维的艺术,是感性认识的科学”①。作为“感性认识”,它包含“美”和“丑”两个方面,“美学的目的是感性认识本身的完善(完善感性认识)。而这完善也就是美。据此,感性认识的不完善就是丑,这是应当避免的”②。“丑”由此在美学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但鲍姆加登在此名下研究的只是“由自然和人工作品引发的美和崇高的情感以及对诸如此类情感的判断原则”③。至于“丑”则付之阙如。然而,这块领域却受到了后来者极大的关注。在随后德国古典美学宏大的“审美”叙事中,“审丑”理论不断发展,并于罗森克兰兹《丑的美学》达到顶峰。只不过,这一进程至今仍鲜有学者关注。 一、门德尔松:“混合的情感” 德国古典美学中的审丑问题主要体现为“艺术丑的问题”,而门德尔松则是第一位深入研究艺术丑并建立了系统理论的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特意提到了门德尔松:“艺术应该引起怎样的情感?害怕还是怜悯?但这些感情又怎么能是宜人的呢?对不幸的处理又怎么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情感?这些问题在摩西·门德尔松的时代特别流行,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许多相关的讨论。”④ 1755年,门德尔松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美学论文《论情感》(On Sentiments),采用书信对话体,深入探讨了艺术丑的问题。门德尔松首先由鲍姆加登的“完善”出发,将完善分为两种:一是感性的完善,也就是美,这是基于杂多的统一基础上的“轻松的享受”,“杂多特征的同一、统一是美的对象物的特性。它们必须展现出某种秩序或者说完善,能够诉诸感觉,而且做得毫不费力。如果我们想感知一种美,那么我们的灵魂希望是一种轻松的享受。”⑤二是智力的完善,是基于“灵魂的积极的力量”直觉到的“真正完善的知识”,“一种愉悦——源自智力努力获取的相互支撑的表象而非你的不足”。⑥在门德尔松看来,智力完善的愉悦要远高于感性完善的愉悦,前者是“地上的维纳斯”,后者是“天上的维纳斯”。鲍姆加登对“感性的完善”作了深入的阐述,而对“智力的完善”虽有涉及但并没有展开,却正好成了门德尔松艺术丑理论的出发点。那么,这“天上的维纳斯”到底是怎样的一种美? 门德尔松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悬崖突出在河上,摇摇欲坠,边沿石块似乎随时都有可能掉进万丈深渊,让人不敢直视,然而,迅速定下心神之后,我们重新直视这个可怕的对象物,可怕的景象已令人愉悦。“这种特殊的满意从何而来?”⑦其二,在一幅绘画中,一艘船在同波浪作了长时间的搏斗后正在下沉,满怀热情的水手仍在用尽最后的力气挽救它。白色的浪花劈头盖脸,他们互相激励,不屈不挠。但一切都是枉然!风暴掀起滔天巨浪,带来了死亡。目睹同伴的死亡,他们脸色惨白,不起作用的船舵从无力的手中落下。这种景象是悲惨的,但这幅画却令人觉得美,而且危险越是被最大限度地表现出来,观众越会认可这幅画,“它已经不再是美丽的自然,不,它是恐怖的、可怕的自然。你发现可以欣赏它?难道不应该说,面对回忆中的惨像,人类非但不会沮丧,反而热衷于此类不幸的事件?”⑧在这两个例子中,对象物都带给人愉悦,但显然不是“轻松的享受”,而需要智力的完善。 门德尔松进而追问:这种愉悦何以可能?换句话说,自然中引起反感的事物,在模仿中何以会产生快感?显然,这是个古老的美学问题。众所周知,亚里士多德曾给出了两个经典的理由:一是源自人类求知的本性,因为模仿是人们获得知识的最基本的形式;二是出于对画家高超技艺的欣赏。⑨门德尔松对第一点不置可否,但对第二点显然持否定态度,在他看来,艺术技巧远没有那么大的功用,“无可争议的是”,门德尔松写道,“描绘一艘全力行驶的船同描绘一艘即将沉没的船,需要同样多的技巧”。因此,艺术技巧无法解释这幅沉船画作的独特魅力。门德尔松自己的答案是“同情”,“在那些命运多舛的事件中,令我们愉悦的源泉唯有同情(sympathy)”⑩。何谓“同情”?这是一种“混合了愉悦和不快的情感”,以其“积极的特征”区别于其他感情形式,“是一种对混合着不幸概念的对象的爱”,更是人的本性,“这就是我们情感的本性。一点痛苦,混合到甜蜜的快乐中,会增加愉悦,使甜蜜加倍。当然,只有在混合在一起的两种情感不会直接对立的情况下,这种变化才会发生”(11)。同情本是日常生活中人们最习以为常的感情之一,门德尔松却从中发掘出了独特的内涵:首先,它是愉悦和不快的混合;其次,它表现为积极的爱的情感;第三,两种对立情感的适度混合增加了愉悦。正是同情使得人们对一幅描绘悲惨沉船事件的绘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由“同情”门德尔松最终发展出了内涵更为丰富的美学范畴“混合情感”(mixed sentiments)。 在《论情感》发表6年后,门德尔松意犹未尽,写下《论情感书简增补或随想》(Rhapsody or Addition to the Letters on Sentiments,1761),深入讨论了“混合情感”,他写道:“悲伤的场景怎么可能又是令人非常愉悦的对象?……客观的不完善唤起的绝非是纯粹的不满,而是一种混合的情感。从客体及(表象)同其关系来看,由于直觉到客体的缺陷,我们所感受到的的确是不满和反感。但是从心灵投射的角度来看,灵魂的认知和欲求力量参与其中,也即是说它的现实性得到了提升,而这必定导致愉悦和满意。”(12)由此可见“混合情感”属于“智力的完善”。“混合情感”至少有以下五个特征:(1)效果因人而异,粗鲁的人较之有教养的人就更容易获得愉悦,“粗鲁的人并不是那么容易同情别人,所以能够从同类的受难和惨状中获得愉悦”(13)。(2)客体和表象反映不同情感,“不完善、邪恶和缺陷总是唤起一种混合的情感,它由对客体的不满意和对客体的表象的满意组成”(14)。(3)主客体之间距离是关键,主体、客体和表象构成了事实上的三角关系,主客体之间的距离决定了表象的效果,“如果客体同我们关系密切,如果我们视其为自身的一部分或者干脆等同于我们自身,表象的愉悦性特征就会完全消失,同主体之间的关系立刻就变成了同我们之间的不愉快的关系,因为这里主客体的界限消失并合而为一了。于是,表象不再让人愉悦,而只是令人痛苦”(15)。(4)艺术品是摹品,可以有效地保持距离,带来愉悦感,“让柔弱的心灵对最可怕的事件产生愉悦的另一种方法是艺术的模仿,即在舞台上、画布上以及运用大理石的模仿,因为内心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模仿品,意识到我们看到的并非真正的实物,就会缓减对客体的恶心感,而且正如艺术品所实现的,它从主体方面提升了表象”(16)。(5)混合情感比单纯的情感更吸引人,“混合情感具有特殊的品性,它当然不像纯粹的愉悦那样柔和,而是会更深入心灵,产生更持久的影响。单纯的愉悦很快就会令人餍足,终至令人生厌。我们的欲求总是会超过我们的享乐,如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心灵就会渴求改变。相反,不快的感觉混合着愉悦能够抓住我们的注意力,防止我们过早产生腻味情绪”(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