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与华侨社会的演变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敏超,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抗日战争研究

内容提要:

华侨为抗日战争捐献巨款,赤子功勋彪炳史册。华侨在捐款过程中的具体面相与相关纷争,亦不可忽视。全面抗战爆发不久后的1937年9月,新西兰华侨联合会改组为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下设各分支会,同时召开第一次全侨代表大会,发动华侨踊跃捐款,促成了新西兰华侨社会团结一致、支援抗战的局面。但是,1938年春夏发生华侨捐款风波,所辖华侨人数最多的屋崙支会宣布脱离总会,总会则向国民政府状告中华民国驻新西兰总领事汪丰“放弃职责、分化侨情”。这一事件表明,新西兰华侨有支持抗战的共识,亦存在矛盾与纠纷。不久之后风波的顺利平息,促成了新西兰捐款方式的改善和监督机制的加强,有利于抗战时期捐款的顺利推进和华侨社会的团结。可以说,一部战时华侨爱国史,也是一部当地华侨社会的成长和演变史。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8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华侨对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居功至伟。他们慷慨解囊,承担了三分之一的抗战军费;他们回国参战,华侨飞行员和南侨机工曾谱写下不朽篇章。学界对于华侨为祖国抗战所作的贡献,已有充分研究。①但是,各国华侨在居住地捐款过程中的具体面相,抗战捐献对华侨社会本身的影响,还有待深入考察。当我们将目光投注于以往甚少关注的新西兰华侨时②,亦会感怀于他们在抗战捐输过程中发生的迂回曲折的故事。

       新西兰华侨在抗战期间的人均捐款额在各国华侨中名列前茅。③如果考虑到新西兰与祖国遥隔万里,华侨在当地种族歧视政策的影响下,受到各种限制与苛待,而且,他们在新西兰多从事农业种植、蔬果零售和洗衣等职业,收入不丰,竟能在抗战期间创下如此优秀的捐款成绩,值得探讨。应该说,新西兰华侨的捐款成绩,与战争爆发初期建立的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以下简称“侨联总会”)密切相关。但是侨联总会成立不久,即发生捐款风波。本文利用台北“国史馆”所藏国民政府“外交部”档案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图书馆所藏华文报纸《中国大事周刊》(1937-1946)等资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细致再现与分析抗战初期新西兰华侨在捐款过程中发生的问题,探讨新西兰华侨在走向团结过程中的艰难历程。

       一、缘起:新西兰华侨联合总会的成立

       中国人最早远渡重洋到新西兰,是在19世纪60年代,几乎都是去南岛的金矿当矿工。新西兰曾与澳大利亚一起,被广东人称为新金山。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金矿被开挖殆尽,大量华侨回国,有的仍留在新西兰,转向以种植和贩卖蔬果、洗衣为生。④由于新西兰政府执行反亚洲移民的“白澳”政策,从1896年开始,华人入境需要缴纳高达100镑纽币的人头税,所以在20世纪前三十年里新西兰华侨人口数量并无增加,抗战爆发前仅为3000人左右。⑤1935年8月,新西兰华侨联合会成立。该会的成立,源于两个契机,一是新西兰工党于1935年执政后,对华侨的态度有所改善。二是1927年后,华侨中的国民党党员活动日益活跃,特别是1935年初,国民政府派驻新西兰的总领事汪丰到任。汪丰是国民党党员,在历任中国驻新西兰领事中,属于任期较长、工作表现较为突出者。他不会说广东话,英语也不太流利,但非常热心华侨事务,办事富有效率。保存在台北新店的侍从室档案,对汪丰的评价较好。⑥当时,汪丰几乎每星期都会去新西兰政府机构,交涉与华侨相关的事务。⑦侨联总会刚成立时有16名成员,包括7名果商、2名洗衣业主、3名进口商、1名丝商,还有中国方面的外交事务人员等。⑧成员的行业分布,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华侨在新西兰从事的主要职业。另外,这些人都来自新西兰的首都惠灵顿,表明侨联总会带有地域上的局限性。

       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全世界各地的华侨发起捐款活动,关注战事发展。新西兰华侨也积极开展集会活动。当时新西兰的四大城市为屋崙(即现在的奥克兰)、惠灵顿、基督城和丹衣顿(即现在的达尼丁),几乎同时倡议捐输救国。惠灵顿以侨联总会名义召集会议,进行募捐。侨胞黄汝就率先响应,现场捐献100镑纽币,将会议气氛推向高潮。基督城早在1932年淞沪抗战时,就已组织了坚都布厘抗日救国后援会,七七事变后,由该会发动募捐。该区侨胞余雅和捐出100镑,作为表率。丹衣顿市于1935年成立Otago Southland华侨联合会,中文翻译为区他哠修付崙华侨联合会。⑨七七事变后不久,该会在杨汤城的主持下发起募捐活动,共筹得捐款1179英镑。⑩屋崙和附近区域,面积较大,聚居的华侨最多,除集会发动捐款外,更派出人员登门募捐,成绩甚佳。整个新西兰除上述黄汝就、余雅和各捐出100镑外,其他人多捐赠30-50镑不等。(11)各地踊跃的捐款活动,呼唤着全国范围内救国运动的展开。而各大城市华侨救国组织于九一八事变后的渐次萌生,也为建立全国统一的组织准备了条件。

       1937年9月26日,经过多方联络和精心筹备,新西兰第一次全侨代表大会在东增会馆正式召开。来自新西兰全国各地的42位代表(12),长途跋涉,齐聚一堂,共商救国大事。为期两天的会议,主要讨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将新西兰华侨联合会改组为总会,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会,计4个支会22个分会。自此,新西兰华侨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全国范围的系统组织,便于华侨统一行事,增强凝聚力。第二是实行长期额捐,支援祖国抗战。会议规定,每一位新西兰华侨,东主每星期捐10先令,工人每星期每镑工资捐2先令。当时工人每星期的工资一般为2-3镑,即工人每星期的额捐为4-6先令。所谓额捐,即是缴纳一定数量的捐款,可以高于规定数量,但不能低于规定数量。这次会议由总领事汪丰主持,会议选举了侨联总会的领导层,会长郭期颐,副会长周仲麟,秘书长赵国俊。(13)值得一提的是,会议的整个过程有序而隆重。会议开始时,全体肃立唱国歌,随后向中国国旗、国民党党旗及总理(孙中山)遗像行三鞠躬礼,并恭读总理遗嘱,默哀抗敌阵亡将士。这样的仪式氛围,与当时国内国民政府各机关举行会议时的开场较为相似,表明新西兰华侨的认同感,已经从原先的乡土认同逐渐上升到了国族认同。这与中华民国驻新西兰领事馆和国民党海外部党务工作的开展有关,更与抗战爆发、民族存亡的客观大势有很大关系。抗战时期,海外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可以说也体现在这些细节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