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平安初期的唐风教育

作 者:

作者简介:
闰华芳(1979- ),女,山东德州人,洛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洛文化国际研究中心讲师,从事日本史研究。洛阳 471934

原文出处:
现代大学教育

内容提要:

古代日本教育的基础是8世纪初借鉴唐朝的太学制度建立的大学制度,其中《学令》规定了学生入学的年龄、学习的内容、考试的方式、出仕的条件等等。降至平安初期,天皇们对贵族的教育都很关心,几次对入学的范围进行增减,但核心思想都是想让贵族子弟成为可造之才。释奠于8世纪初传入日本,到平安初期已经制度化,与此同时,尊孔之风也在日本兴起。自天皇以下的皇室成员,与才高俊逸者为伍,积极学习唐风文化。太子和皇子都有老师和伴读,连天皇也要听老师讲课,其内容大都是中国的经典,并且在每部经典读完以后,都要举行盛大的结课仪式,并给老师奖赏。天皇对于通儒、秀才待遇优渥,共同创造了平安唐风文化时代。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64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16)02-0062-05

       日本研究本国古代学制的著作有桃裕行《上代学制的研究》,[1]久木幸男《日本古代学校的研究》。[2]华人研究古代东亚教育圈的先驱,当数台湾学者高明士,著有《东亚教育圈形成史论》[3]244-264等书,是古代东亚教育研究的高屋建瓴之作。从720年至901年,日本官方模仿中国正史,陆续编撰了《日本书纪》、《续日本纪》、《日本后纪》、《续日本后纪》、《日本文德天皇实录》、《日本三代实录》等6部正史,是为“六国史”。六国史是研究日本古代史不可或缺的资料,在教育领域也是如此。此外,编撰于9世纪上半叶的《令义解》是对《养老令》进行解释的书,里面记录了当时的教育制度。平安初期,以嵯峨天皇为代表的皇族和贵族,深怀对唐朝的仰慕和眷恋,孜孜不倦地学习中国文化,形成了日本唐风文化的一个高峰。关于这一时期的唐风教育,王海燕《日本平安时代的社会与信仰》有所涉及,[4]但仅限于贵族教育。本文以上述日本古代史料为中心,探讨平安初期的唐风教育。

       一、贵族教育

       (一)大学制度

       日本文武天皇时,在还没制定《大宝令》(701年)之前,便已创设了学校,名曰大学寮。《大宝令》以唐《永徽令》为蓝本,故在《学令》中规定了学校制度。元正朝编纂的《养老令》(718年),到孝谦女帝天平胜宝九年(757年)五月开始公布实施。一般来说,仍踏袭《大宝令》。日本古代学制到《大宝令》、《养老令》制定后,其制度大致已经确立,而成为以后学校教育发展的母胎。[3]244-245《大宝令》、《养老令》、《学令》的相关规定有:“凡大学生取五位以上子孙、及东西史部之子为之,若八位以上子情愿者,听之……并取年十三以上,十六以下聪令者为之。”[5]129

       学生初入学,要对其师行束脩之礼。“博士、助教皆取明经堪为师者”,束脩七分之三归博士,助教两人各七分之二。博士、助教都分经教授学生,每讲授一经,一定要讲完,否则不得改业。博士和助教都要计算当年授业量的多少,以定考课等级。[5]129学生主修《周易》、《尚书》、《周礼》、《仪礼》、《礼记》、《毛诗》、《左传》,兼学《孝经》、《论语》。其中《礼记》、《左传》为大经,《毛诗》、《周礼》、《仪礼》为中经,《周易》、《尚书》为小经。通一大经一小经、或通二中经者,是为通二经;通大经、中经、小经各一者,是为通三经;通五经者,大经并通,《孝经》、《论语》兼通。[5]130

       学生先读经文,熟悉后,然后讲义。每旬放假一日,放假前一日,由博士对学生进行考试。试读经文者,博士在每千字遮住某处的三字,让他回答;讲义者,博士在每二千字内问大义一条,一共三条,通二条者为及格。不及格者要进行处罚,受笞捶之痛。每年年终,由大学头(大学寮长官)、大学助(大学寮副长官)对讲义者进行考试。前者针对后者一年所学问大义八条,答中六条以上为上,答中四条以上为中,答中三条以下为下。三年成绩为下,或在学九年不堪贡举者,都辞退。[5]131

       学生每年五月放“田假”,九月放“授衣假”,路途遥远的依其情形多给几天假。学生请假得向大学头陈牒,由后者裁量给假。学生在学时,不得作乐和杂戏,但弹琴、习射不在此限。若不受正业、好为杂戏,或者一年之内违假满百日,都辞退。辞退学生时,大学寮呈报状给式部(礼部),说明辞退的理由,然后放回原籍。[5]133

       学生通二经以上求出仕者,要对其进行考试,对其询问大义十条,答中八条以上者则送太政官。也有的学生讲不好、背不好,但是文藻很好,也可以举送。五位以上子孙到了二十一岁,都呈报给太政官,准荫配色。[5]132-134

       依据《学令》,大学生一般取五位以上子孙,但看来未必执行。所以在平城天皇大同(806-809年)初年,敕“诸王及五位以上子孙十岁以上,皆入大学,分业教习”。[6]114这道敕可从两方面理解:一是,原来《学令》规定的入学年龄是十三岁至十六岁,此处降到十岁以上;二是,《学令》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所以再次敕令重申。但在嵯峨天皇弘仁三年(812年),敕[6]114:

       (平城天皇敕)庶使拾芥磨玉之彦,雾集于环林;吞鸟雕虫之髦,风驰乎璧沼。而朽木难琢,愚心不移,徒积多年,未成一业。自今以后,宜改前敕,任其所好,稍合物情。

       也就是说平城天皇下敕的目的是好的,把贵族子弟招进大学,但是这群贵族子弟并没有好好读书,所以嵯峨天皇认为平城天皇之敕没有取得好的效果,所以很无奈地放弃了。如此看来,平城天皇敕的重点是在让诸王及五位以上子孙上学,而不是把入学年龄降低。

       嵯峨天皇本人是极好学之人。或许嵯峨天皇是容不得大学里有不学无术之辈,所以修改了平城天皇的敕,缩小了入学的范围。到了淳和天皇之时,又有人建议让贵族子弟入大学习读经史,然后量才授职,淳和天皇同意了,又放宽了入学的范围。

       (二)释奠

       释奠一词原出自《礼记》,是指在学宫中举行的祭祀“先圣先师”或“先老”的一种仪式。[7]汉代是释奠礼仪的前夜,可能已经出现了仪式,但是释奠礼仪到魏晋才系统化。[8]魏晋时期,太子每通一经之后的祭祀和大学开学时的祭祀对象开始转向儒家先圣先贤。唐宋时期州县学宫都开始建有孔庙,于是释奠祭孔与孔子庙祭合二为一。在学校内置圣庙,并在圣庙兴行学礼,是为庙学制。自从唐朝普遍推广庙学制以后,庙学之制遂成为传统学制的基本形态。[9]唐时,释奠传入日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