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汉语中的连接词显化与隐化:基于语料库的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任小华(1978-),男,陕西汉中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基于语料库的语言与翻译研究(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外国语言文学

内容提要:

显化与隐化是翻译共性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国内外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针对翻译汉语中连接词显化与隐化的研究并不多,仅有的对翻译汉语中连接词显化的研究多属于语际显化,没有很好结合隐化,未将多种类型的语料整合起来,多着眼于宏观而疏于微观。本文基于由15种文体的语料组成的汉语可比语料库,将翻译汉语中高频连接词的显化与隐化、整体与微观有机结合起来。研究结果表明,整体上,连接词在翻译汉语中的显化特征明显;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显化程度最高,其次为表示条件的连接词,最后为表示因果的连接词;文体因素对连接词的整体显化特征的影响不大,但对连接词的显化程度有一定的影响。就具体的连接词而言,三类连接词在翻译汉语中显化与隐化并存。此外,就词目数量而言,表示转折的连接词显化趋势明显,表示条件的连接词隐化趋势明显,而表示因果的连接词显化与隐化趋势大体相当。本文还从关联理论和源语透过效应两个方面对显化与隐化进行了解释。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引言

      Vinay & Darbelnet于1958年提出了“显化”与“隐化”这两个概念,显化就是“把源语所暗含的,但通过语境可以推导出来的信息在目标语中明示的过程”(Vinay & Darbelnet 1958,转自Baker 2004:80),而隐化则是“由目标语语境确定在源语中所明示的细节的过程”(Vinay & Darbelnet 1958,转自Baker 2004:80),简而言之,显化就是把源语中暗含的信息在译语中凸显的过程,隐化就是把源语中的某些信息在译语中凹显的过程。可见,显化与隐化是相对的过程,故讨论显化离不开隐化。然而,为了研究方便,学者们大都将二者分开②。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显化与隐化成为翻译(共性)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大多基于印欧语言的实证研究证实了显化与隐化的存在,但是,这种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有必要通过汉语予以验证。国内对翻译汉语显化与隐化的研究有三十多项(如黄立波2007;王克非和胡显耀2010),但多数研究把英语源语与翻译汉语或汉语源语与翻译英语加以比较(如黄立波2007),即语际显化或隐化,通过可比的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来研究显化与隐化(即语内显化)的文献不多见。此外,国内研究者多着眼于显化或隐化的宏观研究,对显化或隐化的微观层面关注不够。另外,国内学者对显化(或隐化)的讨论大多着眼于人称代词(如黄立波2007;任小华2015)和连接词(如任小华2014a),也有学者(如任小华2014b)对指示代词进行了研究。然而,即使以连接词作为研究显化或隐化的对象,学者们在对连接词项目的选择上大都比较随意,缺乏科学的依据。对于显化与隐化,学者们大都从语言因素、译者因素、翻译过程和社会文化因素等方面进行解释,鲜见其他方面的探索。

      本文通过频数来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连接词,将显化与隐化结合起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来考察语内显化与隐化的特征,并从两个方面对前人关于显化与隐化的解释进行补充。

      2 文献回顾

      文献梳理表明,对翻译汉语中的隐化研究有6项,将显化与隐化结合起来的研究只有3项,二者全停留在理论探讨上,没有涉及连接词。对翻译汉语中显化的研究有28项,其中,涉及连接词的实证研究有12项。下面主要回顾显化实证研究的文献。

      基于英汉双语平行语料库,Wallace Chen(2004)对翻译汉语中的连接进行了研究,发现翻译汉语倾向于使用更多的连接词。黄立波(2007)基于汉英/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究表明,英译汉时,显性连接成分的使用数量大都表现出增加趋势;此外,汉语翻译文本对连接词的使用比同类连接成分在非翻译文本中的使用频次高,即类比显化突出。胡开宝和朱一凡(2008)对《哈姆雷特》梁译本和朱译本中语句之间因果关系显化的定量分析表明,两个译本都比较重视语句之间因果关系的显化,与梁译本相比,朱译本的显化程度更高。Xiao & Yue(2008)研究发现,汉语译文小说文本比汉语母语小说文本更普遍地使用连接词,这得到肖忠华(2012)基于翻译汉语和原创汉语研究的证实。基于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邹颂兵(2008)考察了梁实秋和朱生豪两个译本中表示因果、条件和转折的三类连接词。研究表明,汉译文本采用了更多的关联词来明示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示逻辑关系连接词的显化程度与所表示的关系和译者有关。基于《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三个汉语译本,陈冬蕾(2009)与刘泽权和陈冬蕾(2010)的研究表明,从转折连接词的总数上看,与原文《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相比,饶译和赵译表现出显化趋势而冯译却没有,与原创文本《围城》相比,饶译、赵译和冯译都表现出显化趋势。罗美玲(2011)基于济慈《夜莺颂》三个译本的显化研究表明,三个译本都比较重视语句逻辑关系(主要是对原文中but和while汉译处理)的显化,查译和朱译倾向于根据上下文转换原文的逻辑关系,使之更加明晰易懂,其中,查译显化程度相对较高,朱译次之,屠译则更忠实于原文的逻辑关系。慕宝龙(2011)对学生翻译中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的显化研究表明,就语际显化而言,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经过翻译后显性因果连接词的数量和频次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而语内显化研究表明,对汉语非文学文本的翻译导致了显性因果连接词在文本中比率的下降。陈瑶(2012)对外交演讲稿翻译文本表示转折、假设、条件和因果关系的连接词显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英译汉中,显性连接成分的转换类型以对应为主,连接词的显化略大于隐化。王克非(2012:167)的研究表明,汉语翻译文本高频使用的连词在总量上多于原创文本。以美国总统就职演说词的三个汉译本及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为语料,任小华(2014a)对表示条件、表示转折和表示因果的连接词的显化研究表明,总体而言,与原创文本相比,三个汉译本中三类连接词的显化特征明显;除了个别情况,三个汉译本中三类连接词的各个具体词项大都体现出明显的显化特征。

      文献梳理表明,前人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四个不足之处:第一,除了肖忠华(2012),其他学者的研究语料虽已涵盖文学、科技、政治等,但大都是独立的,缺乏把多种语料结合在一起的整合研究;第二,除了陈冬蕾(2009)、刘泽权和陈冬蕾(2010),其他学者着眼于宏观,换言之,他们将连接词作为一个大类,没有进一步展开;第三,除了任小华(2014a),其他学者对显化或隐化的报道仅限于原始频数和百分比(如黄立波2008),没有对频数进行差异检验;第四,没有很好地将显化与隐化结合起来,然而事实表明,二者有时难分难舍。贺显斌(2003)曾指出,鉴于汉语在连接词等衔接手段和指示形式上不同于英语等印欧语言,所以还应该有一定的隐化显现发生。本文基于由15种文体文本组成的翻译汉语与原创汉语可比语料库,在总体研究连接词显化的同时,也适当展开,在具体研究连接词显化时不回避隐化,采取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最后从较新的角度挖掘造成连接词显化或隐化的原因。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问题有四个:

      (1)翻译汉语中连接词整体上是否呈现出显化或隐化特征?

      (2)文体因素对翻译汉语中连接词的显化或隐化有无影响?

      (3)翻译汉语中具体连接词在显化与隐化上有何特征?

      (4)导致显化与隐化的原因是什么?

      3.2 研究对象

      汉语的连接词以传统语法中的连词为主体(方向红2004:11~12),用于连接词、短语、分句和句子等,表示并列、选择、递进、转折、条件、因果等关系(黄伯荣和廖序东2007:38)。本文选择其中的表示条件、转折和因果的三类连接词进行研究,主要是因为这三类连接词兼类不多,也便于与同类研究比较。汉语中表示条件的连接词主要有“如果、假如、假使、假若、假设、假定、倘若、倘使、若是、若、要(不)是、若非、万一、……的话、只要、一旦、只有、唯有、除非、那、否则、不然、要不然、都、总、果然如此、万一如此”等(黄立波2007:73),表示转折的连接词主要有“虽、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即使、就是、哪怕、即便、纵然、纵使、但、但是、可、可是、然而、不过、只是、反之、而、却、还、仍、反、倒、反倒、反而、相反、反过来”等(黄立波2007:74),表示因果关系的连接词主要有“因、因为、由于、之所以、既、既然、所以、故、于是、因此、因而、以致、从而、可见、既然如此、由此可见”等(黄立波2007:76),由于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对上述所有连接词进行研究。我们借助国家语委现代汉语语料库(网址为:http://www.cncorpus.org/),从上述三类连词中各筛选出排名在前十位的连接词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