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历史语言学关于语言分化和融合的两种假说 全世界语言的名称有5000~6000个,目前实际使用的语言约有4000种,分属几十个语系。这么多语言是如何诞生的?历史语言学有两个新语言产生的理论:施莱赫尔的谱系树说和施密特的波浪说。 历史语言学是19世纪在欧洲诞生的,它的理论背景是生物学上的达尔文学说。“谱系树说”就是建立在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基础上的。谱系树说(德文Stammbaum,英文Genealogical theory)是1863年由德国语言学家施莱赫尔(August Schleicher,1821~1868)首创的,其基本的假说是原始印欧人的四散移居以及后来的再迁徙。谱系树说认为原始印欧语已经有方言差别,后来由于民族大迁徙,操各种方言的人群各自迁居到欧亚各地。在新的居住地原有的方言独立发展,形成不同的语言,然后这些语言又按上述的程序分化。 语言的一再分化就像一棵树由树干分成树枝,由树枝再分成更小的枝条。这个假说显然是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启发而形成的。现在看来在施莱赫尔的谱系树上只有末梢部分是可以相信的。谱系树说认为原始印欧人的家园在东南欧。他们约在公元前两千年开始分化,东至印度、伊朗,西至欧洲大陆。西迁的一支有一部分往北到达日耳曼、斯拉夫,往南到达地中海一带。原始印欧语也因此分化成东、西两大支。东支称为Satem,西支称为Centum。参见下页图1。 波浪说(德文Wellen theorie,英文Wave theory)是1872年由德国语言学家施密特(Johannes Schmidt 1843~1901)首创的。波浪说认为印欧语系还是一个联合体的时候,各种方言特点就是像波浪运动一样进行传播的。具有方言特点的波浪从各个不同的方言中心向四面八方扩散开来,因此常常发现一个地区的语言既与某一个邻近地区有共同特征,又与另一邻近地区有共同特征。例如凯尔特语既有与拉丁语相同的特征,又有与日耳曼语相同的特征;阿尔巴尼亚语则兼有日耳曼语、斯拉夫语、希腊语的特征等,参见下页图2。 波浪说从根本上否认原始印欧人大迁移以及后来小迁移的假说,认为语言在地理上的差异并不是由人口迁徙造成的,而是语言特点在地理上的扩散不平衡的结果。①
“谱系树说”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甚至被认为是人类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普遍真理、绝对真理。晚近掀起的语言接触研究或“接触语言学”(contact linguistics),才提醒我们应该重新审视“波浪说”的价值。 语言的产生和发展应该有两大途径,一是单一语言的谱系分化;二是不同语言的接触和融合。但在现代世界已不再出现因语言分化产生的新语言,只有因语言接触产生的新语言。 二 因语言接触形成的新语言的类型 1.边界型 不同方言(或语言)的交界地区,不同方言母语的居民杂居在一起,因方言趋同(dialect leveling),久而久之形成由不同方言混合而成的新方言。 浙江苍南蛮话(旧称平阳蛮话)是兼有吴语和闽语特征的混合方言。苍南县位于浙江省南部,1981年从平阳县析置。苍南县境内有闽南话、蛮话、吴语(当地称瓯语)、金乡话(军话的一种,官话和吴语的混合)和畲话五大汉语方言。蛮话主要分布在钱库、龙港、宜山和金乡。见图3。图上只标出几个较大的地名,各类方言地理分布及具体地名详见颜逸明《平阳县和泰顺县的方言情况》一文。②
苍南的原住居民是说吴语的,属吴语区。从宋末开始不断有来自福建的闽语移民迁入定居,以至除东北部一小块外,大部分地区沦为闽语区。不过苍南南端的蒲城仍然是一个被闽语包围的吴语温州话方言岛。据家谱,蛮话人大多是来自长溪和赤岸(今福建霞浦、福鼎一带)的移民后裔。③在县境的东北部外来的闽东闽语居民和原住的温州吴语居民杂居在一起,方言互相趋同,最终形成蛮话。蛮话的混合方言特征如下。 1.1 蛮话兼有闽语和吴语的特征。主要的闽语特征是部分古知彻澄三母,读如端透定三母,例如猪ty1、抽thieu1、潮dieu2。主要的吴语特征是塞音、塞擦音声母有清音不送气、清音送气和浊音三套,古全浊声母仍读全浊。例如茶dzo2、步bu6、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