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1590(2016)02-0037-09 台湾经济在2014年稍见反弹后,2015年3月以后再现回落,马英九提出的任内实现年增长率6%以上的目标已经无望,在岛内外各种因素交相影响下,3%以下增速频繁出现。与此同时,两岸ECFA效应在服贸协议陷入僵局后逐步递减,马英九当局欲借加入TPP与RCEP打开局面,至今也没有获得明显进展。在此情况下,大陆的“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建设或可提供台湾新的发展契机,但走出困局的关键仍在于岛内政经政策与社会群体心态能否适应发生重大变化后的外部环境,做出适时有效的重大调整。 一、台湾经济的低速增长是各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2008年马英九当政之时,曾经给岛内外带来全新的感受,各界普遍认为台湾可以摆脱持续多年的低迷状态,马英九也提出“633”的奋斗目标以凝聚民心士气。但事与愿违,2009年世界金融海啸后,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改变。7年多来台湾反而深陷“闷经济”,低增长常态化,其主要表现在: 1.增长率低于3%已成马英九时代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 根据台湾有关部门最新调整过的经济数据,马英九当政的前6年即2008-2014年,台湾经济年均增长率3.4%,不仅低于李登辉末期(1997-2000年)的平均值5.8%,也低于陈水扁当政前6年(2000-2006年)的4.3%,7年中仅有不到一半时间(3年)增长率高于3%,①2015年经济形势再次恶化,实际增速将仅为1%左右。 2.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核心投资内容趋于萎缩,软投资地位上升。 自2000年以后,岛内投资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住宅占比因为房地产市场升温回到10%左右,其他建筑工程与机器设备等传统核心投资占比趋于萎缩,而新型投资即知识产权占比则稳步上升,成为岛内投资的第二大内容(见表1)。
3.消费稳定性作用升高,但增长空间不足。 相对于投资因步入转型期而波动性升高,民间消费对经济发展的稳定性贡献日渐突出,2007-2014年的8年间,台湾民间消费仅有2008年出现衰退,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度在2011年后均接近半数,对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稳定作用。
与此同时,台湾民间消费结构变动不大。以2011年数据为例,家庭消费支出占98.7%,其中衣食支出占20.3%,住占23.1%,行部分包括交通与通讯费支出占16.8%,乐方面的支出占16.9%,而医疗保健与教育支出总计占8.6%,衣食住行乐五大部分间的分配趋于合理化,已缺少大幅调整的弹性。②从近7年间台湾生产总值中受雇人员报酬基本稳定在45%左右也可看出,民间消费增长的底气不足,虽可以胜任经济发展“稳定器”的作用,但却已难以承担“发动机”的角色。
4.出口呈现全面低增长态势,在主要市场中的占有率普遍衰退。 台湾近年对外贸易出现重大变化,对香港与大陆出口虽在2010年借由ECFA签署与全球经济复苏之机呈现大幅成长,但随后便出现逆转。对大陆出口即使在其后3年中陆续有539项原产台湾的货物享受了零关税待遇,但仍连续4年低于整体外贸出口增长;对美日出口虽有恢复但表现也不稳定,2013年后对东盟国家的出口也开始疲软(见表4)。
在进口市场方面,大陆对台出口却呈现相对的一枝独秀,2014年已成为台湾第一大进口来源地。与此同时,台湾自其他地区的进口表现普遍不佳,自日本进口甚至出现连续3年衰退的迹象。
台湾外贸形势恶化还表现在主要出口市场占有率上,即使在大陆市场,台湾地区也没有因为签署ECFA而在占有率上缩小与主要竞争对手韩国的差距(见表6、7)。作为出口导向型小型经济体,出口扩张的顿挫是台湾经济面临的最大困局,中韩FTA正进一步剥夺台湾本来可能享有的独占局面,两岸ECFA的先发优势已经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