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金融危机时代,以防范和控制金融系统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成为维护系统风险和金融安全主要监管思想和手段。金融分业监管已经难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宏观审慎监管未来将成为我国金融体系监管的重要支撑。宏观审慎监管内涵十分丰富,构建符合依法治国和符合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十分必要。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国家治理手段和法律制度安排,在提高政府治理效率、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金融监管体系已经不再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日益变化的需求,因此从战略层面不断调整和优化金融监管的重点和方向是进一步推进金融改革与创新,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宏观审慎监管是对目前金融监管体系重大调整,为更好地实现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需要充分协调各方面的力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强化公共委托经济责任的监督机制,对于实现宏观审慎监管的目标,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因此本文尝试以宏观审慎监管的视角,去研究国家审计操作框架如何构建,进而更好地推动宏观审慎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一、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理论定位、同质与差异性分析 (一)宏观审慎监管理论内涵 宏观审慎监管一词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经历不断地完善与发展,直到2008金融危机后,作为逆周期监管方式的宏观审慎监管才从最初的理论层面过渡到操作层面。宏观审慎监管是从金融体系整体风险监管而不是从单一机构角度对风险进行监管,宏观审慎监管强调通过逆周期、跨市场与跨行业的全面监管来应对和克服金融体系在顺周期运行中产生的风险过渡累积,避免由于巨大风险在释放过程中产生的冲击力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因此宏观审慎监管在关注空间维度的基础上,又通过关注时间维度,从而实现维护金融系统稳定和安全的目标。 (二)国家审计理论定位 国家审计是指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对国家审计的权力、职能给出了具体的规定,尤其是为了保证国家审计的独立性,对国家审计的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给出了明文规定。按照我国审计署刘家义审计长的观点,国家审计具有:预防、揭示、抵御三大功能。基于此将国家审计定义为: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制度安排,是依法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行为,是国家治理这个大系统中内生的一个具有预防、揭示和抵御功能的“免疫系统”,是国家政治制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同质特征与差异性 从上面关于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理论定位看,两者具有同质特征即从本质来看,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都是为了维护国家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都是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的手段,因此两者之间具有同质性。 宏观审慎监管主要是针对金融危机后,对金融系统风险进行整体防范和控制的监管手段,具有相机性和动态性。所谓相机性和动态性是指宏观审慎监管是在微观审慎监管无法全面发挥作用后才采取的监管手段。未来随着金融生态的不断发展,这种监管模式内涵还可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而国家审计作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机器运行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稳定器”作用,具有基础性和长期稳定性。所谓基础性和长期稳定性是指国家审计是维护国家经济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性手段和工具,具有长期稳定性,不会因为经济形势发展而有所变化,只要国家机器在运转,国家审计就必不可少。 从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同质与差异性分析不难发现,宏观审慎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出于对金融系统风险整体控制而采取的监管手段,其充当了维护经济发展的监管工具,而国家审计作为一种国家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稳定器”,自然要发挥其内在作用,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安排和审计操作框架来促进宏观审慎监管效率与质量的提升。因此基于宏观审慎监管,可以构建出一套国家审计操作框架,其目的是通过提升宏观审慎监管质量来达到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二、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契合性分析 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同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工具和手段,表现出同质性与差异性,本文试着在同质性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两者之间契合性,从而为国家审计操作框架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 (一)目标性契合 目标性契合是指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具有相同的根本目标,即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宏观审慎监管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加强金融系统风险防范与控制,来达到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目标。而国家审计是通过一系列审计制度、行为、措施的实施和执行来及时发现经济发展过程中各行为主体、组织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修正的建议,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稳定发展。因此两者存在目标性契合,即同为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工具。 目标性契合还表现在,国家审计可以为宏观审慎监管目标的实现提供正能量,即国家审计尤其是金融审计可以作为宏观审慎监管重要支撑,在宏观审慎监管推进的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宏观审慎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二)发展性契合 发展性契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宏观审慎监管作为一种金融系统风险监管与防范的手段,随着金融体系改革与创新表现出强烈的内生和外生变革性,即宏观审慎监管的内涵和外延在变化中得到不断发展。而国家审计在某个层面上需要发挥其预防、揭示和抵御的功能,在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可以为宏观审慎监管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促进宏观审慎监管向纵深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国家审计作为一种权力制约权力的行为,可以通过参与宏观审慎监管来实现全面促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国家审计可以通过参与宏观审慎监管,在审计理念、方法、层次、功能上得到拓展,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在现实中得到发展。因此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分析,宏观审慎监管与国家审计具有发展契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