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现代大学的奠基者洪堡倡导“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校、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大学理念以来,高校就被正式赋予了知识传授者和创造者的双重使命,其中知识的创造即体现为科学研究(简称科研)。为促进高校的科技研发,近年来我国每年投入到高校的科研经费近千亿且呈逐年增长之势(见表1)。科研经费是高校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水平,进而提高国民素质和国家科技实力、实现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基于系统思维的视角,我国的科研项目至少包括项目可行性论证、前期实验(或实践)、编制经费预算、专家评审、项目下达与执行、项目审计(含科研项目经费审计)多个环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科研审计为科研经费保驾护航,责任重大。但新常态下,高校科研审计面临一些新的挑战,亟需适应新形势,顺势而为,推动科研审计圆满履行职责。 一、理论分析:新常态下高校科研审计面临的挑战 (一)投入与产出的反差:国家科研投入逐年增加,科研产出相对低下 随着我国国力不断增强,科研工作也逐渐受到更多的关注。2008年以来,我国科研经费逐年递增,2013年我国科研经费总计数额已达到1.18万亿元,在“十二五”期间,我国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科研经费占GDP比重也由“十一五”期间的1.8%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2.2%。
上表可以看出,我国科研经费投入增速很快,但科研成果数量增长缓慢,严重不匹配。全国R&D经费投入2013年较2008年增长156.6%,而同期科研成果仅增长45.9%,反差明显。 相比科研产出的数量增长低于预期相比,科研成果质量低下更令人担忧。根据2014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最近10年期间,我国发表的科技国际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次数,位居世界第4位。从SCI数据库统计,“国际科技论文被引用次数”指标上,我国平均每篇论文被引用7.57次,与世界平均值11.05次/篇还有不小的差距。英国《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2015年世界大学排行榜,中国仅3所高校进入前200名。其中,北京大学(排名第48)、清华大学(排名第49)、复旦大学(排名第193)。表明中国高校整体实力欠佳,与国家的科技投入和大国地位不相称。 (二)顶层设计的缺失:科研管理制度看似完备却实际效果不彰,跑冒滴漏现象严重 我国现有科研经费管理相关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合同法》等七部。 与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更多。主要包括《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财教[2006]58号)、《关于进一步加强科技重大专项概(预)算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教[2007]94号)、《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经费管理办法》(财教[2007]130号)、《国家科技计划和专项经费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财字[2007]393号)等10项。 为了进一步适应《纲要》要求,2011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多项与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相关的政策法规,主要有:《财政部、科技部关于调整国家科技计划和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管理办法若干规定的通知》(财教[2011]434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规范高校科研行为的意见》(教监[2012]6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贯彻执行国家科研经费管理政策加强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通知》(教财[2011]12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中发[2012]6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加强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意见》(教财[2012]7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科研项目管理的意见》(教技[2012]14号)、《国务院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11号)、《科学技术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家科技计划项目(课题)承担单位法人责任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2012]86号)。 上述法规制度看似种类多、内容全,实则由于制定主体不一,制定主体之间缺乏沟通协调,法规制度衔接不够,没有形成完整统一、科学合理的有机整体。现行制度可操作性不强,导致执行效果大打折扣,在立项、预算、执行、结题验收、经费结算等几乎所有环节,都有跑冒滴漏的可能。 审计署对18所部属高校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显示,有13所院校的1.73万个已结题科研课题尚未及时结账,违规结存3.69亿元资金。在科研项目经费结转政策模糊、经费管理混乱松弛的背景下,部分结余资金变相成为个人的小金库。另据2011年8月31日《中国青年报》报道,中国科协的一次调查数据显示,国内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上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在国家投入巨额科研资金的条件下,科研成果却不尽如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