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话语转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段吉方,山东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段吉方,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后,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文学理论、当代美学与文化。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内容提要:

“审美文化”研究热潮的出现是20世纪中国关学发展中值得深入总结的理论思潮,它与近30年来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整体变革同步发生,既是社会文化变迁和审美话语转型的结果与表征,同时又深刻地融入这一话语变革的理论、问题与经验之中。“审美文化”研究热潮极大地改变了康德美学以来的经典关学话语在20世纪中国关学中的主导性位置,体现了20世纪中国关学研究不断融入现实审美文化领域,努力把握现实文化经验的理论发展趋向;在审美实践的层面上,则体现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与社会文化现实发展的一种结构性关联的趋向,从大众文化发展与日常生活变迁的角度体现了中国美学研究的理论新变、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6)04-0129-10

       一、审美文化研究: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新课题

       审美文化研究的出场是中国当代美学研究努力向现实审美文化经验与现实开放的结果。在起源语境上,审美文化研究深刻地呼应了1990年代中国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崛起与消费文化勃兴的现实,是在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剧、精英主义文化趋于瓦解的过程中出现的。审美文化研究不但体现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积极投身大众审美文化建构的努力和要求,而且展现了现代文化发展中美学研究的一种现实性的文化境遇,因此在问题层面上,审美文化研究的出现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现代意识逐步觉醒的标志。

       审美文化研究是1980、199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一个新的理论热点,同时也是20世纪中国美学发展中值得进一步反思的理论课题。审美文化研究广泛涉及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的美学理论视阈拓展、审美话语转型、美学研究跨学科转向、美学研究方法论变革以及美学学科发展转型等复杂的理论问题,同时也与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思维与价值观念变革紧密相连,对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理论格局的拓展与理论观念的更新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9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美学理论话语的不断引入以及当代美学与文论的发展,当代美学研究的问题域不断扩大,审美文化研究热渐渐冷却,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视审美文化研究重要的理论启发。在近30年的审美文化研究进程中,它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正是促使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不断发展的思想和理论潜源,同时也彰显了中国当代美学研究的理论精神。

       从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历程来看,审美文化研究可以说贯穿了1980、1990年代中国美学研究的全过程。198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倡导与初步发展、1990年代以来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高潮和集中阐发、1990年代后期以来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发展和延续阶段。1980年代中后期是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倡导和初步发展时期。早在1980年代早期,潘一的文章《青年审美文化研究纲要》就使用了“审美文化”概念。①在文章中,“审美文化”并没有作为一个美学概念被提出,“审美文化”是在艺术社会学研究层面上被使用的,强调的是艺术社会学研究中的“青年审美文化”的概念,区别于后来美学研究中作为单独概念使用的“审美文化”概念。作者探究了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历史语境及理论发生条件,并认为“青年审美文化的产生正是文化分化和整合的某种结果”②,很显然,这样的研究立论是恰当的,而且与后来美学研究从文化分化和去分化的理论视阈中探究审美文化的历史与根源有着重要的理论相关性。1980年代,较为明确地在美学研究领域提出审美文化概念的是叶朗教授。叶朗在发表于1988年的《审美文化的当代课题》中首次将审美文化研究提升到美学理论研究的层面上。在这篇论文中,叶朗先生提出了通俗艺术与严肃艺术的不同功能,批判了西方先锋派艺术的反传统、反艺术、反文学的倾向,提出了“审美文化的两极运动律”,并对现代科技与审美文化的关系做出了理论说明。③同年出版的《现代美学体系》则进一步将审美文化的概念引向美学的高度,在该书中,叶朗先生构筑了一个包括审美形态学、审美艺术学、审美心理学、审美社会学、审美教育学、审美设计学、审美发生学、审美哲学8个理论分支的现代美学理论框架,④认为审美文化是审美社会学的核心范畴,是指“人类审美活动的物化产品、观念体系和行为方式的总和”⑤。叶朗先生的《现代美学体系》最早是作为美学教材出版的,但在这部理论著作中,叶朗先生从美学研究的现代形态与方法等问题出发,超越了传统美学的理论观念,对现代美学体系的建立及其理论完善做出了深入的理论探索,至今仍然是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原创性理论著述。在1980年代,《现代美学体系》的确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对审美文化的理论内涵、构成与特性的理论阐发也为后来蓬勃发展的审美文化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准备。在1980年代的中国当代美学研究中,虽然有叶朗等前辈学者的理论倡导,但审美文化研究仍然处于零散状态,其中将审美文化概念用于美学和其他相邻学科的区别意义上来使用的现象比较普遍,所以,审美文化研究还没有在学理层面上进入美学研究的主导理论范畴。这个过程是在1990年代完成的。

       1990年代是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高涨时代,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美文化研究获得了美学研究领域众多学者的一致关注,在充分的理论共识和学术聚焦中,审美文化研究迅速成为美学理论研究的主要领域和崭新课题,并由此带动了一批专门性的学术研究机构的诞生。⑥这说明,审美文化的研究价值不但已被学术界认可,而且已经成为当时中国美学研究的学术前沿问题。其次,有关审美文化研究的论文、专著、研究辑刊等研究成果不断涌现,并集中在中国美学研究的一批优秀学者身上,如叶朗、聂振斌、夏之放、刘叔成、肖鹰、高建平、徐岱、周宪、陈炎、姚文放、陶东风、王柯平、王一川、王德胜等不断把研究目光聚焦审美文化研究,不断在审美文化研究中做出学理上、观念上和方法上的理论提升和学术争鸣,真正形成了审美文化研究的理论高潮,并创作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理论研究成果,如夏之放、刘叔成主编,肖鹰作为执行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书系”。此书系也是国家“八五”规划重点课题“当代审美文化研究”成果,包括夏之放《转型期的当代审美文化》(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肖鹰《形象与生存——审美时代的文化理论》(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陈刚《大众文化与当代乌托邦》(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李军《“家”的寓言——当代文艺的身份与性别》(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邹跃进《他者的眼光——当代艺术中的西方主义》(北京:作家出版社,1996年)、周来祥主编《东方审美文化研究》(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林同华《审美文化论》(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年)、王德胜《扩张与危机——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话题》(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姚文放《当代审美文化批判》(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聂振斌《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陶东风《社会转型与当代知识分子》(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徐岱《艺术文化论》(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王一川《张艺谋神话的终结——审美与文化视野中的张艺谋电影》(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以及汕头大学出版社的《审美文化丛刊》(1994年)等,这些优秀研究成果不断将审美文化研究引向深入。另外,不可计数的学术论文围绕审美文化的概念、审美文化的学科属性、审美文化的理论走向、审美文化的研究价值等问题展开了非常深入的讨论,也促使审美文化研究开始作为中国美学的学术主流话语进入美学理论史和思想史。最后,在1990年代,审美文化研究的高涨还带来了一种新的美学转向,即通过审美文化研究促使美学研究进一步关注日常生活与大众文化,美学研究也进一步融入了社会文化发展的大环境,实现了审美与生活的融通,审美文化研究也成为当代美学研究的前沿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