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94年的历史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是1921年建党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这个历史时期党的主要任务是完成民主革命,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奋斗,为中华民族赶上和超过发达国家、实现现代化扫清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障碍,建立一个独立、民主的新中国。第二个历史时期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今,这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保证国家安全和统一、完成工业化、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制度,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建立起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这两个时期来看,实质上都是在1840~1945年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背景下,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奋起直追、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因此,研究中共党史,就不能不研究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与制度变迁互动的历史,不能不了解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障碍、不利条件、有利条件,不能不了解经济发展与国际环境的关系、与国家安全的关系,与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的关系。而要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上述历史关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应该从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出发去分析。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曾经指出:“我们判断一个人不能以他对自己的看法为根据,同样,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又说:“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①本文就是试图运用这个基本原理来分析中共党史中的若干问题。 一 经济结构决定资产阶级不能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中说:“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② 列宁主义关于帝国主义时代殖民地、半殖民地革命的学说,1919年11月22日,列宁在全俄东部各民族共产党组织第二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做了比较具体的说明。他指出:“东方大多数民族的处境比欧洲最落后的国家俄国还要坏。”③1977年10月,邓小平在同加拿大林达光教授夫妇谈话时说:“列宁在批判考茨基的庸俗生产力论时讲,落后的国家也可以搞社会主义革命。我们也是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我们采取了和十月革命不同的方式,农村包围城市。当时中国有了先进的无产阶级的政党,有了初步的资本主义经济,加上国际条件,所以在一个很不发达的中国能搞社会主义。这和列宁讲的反对庸俗的生产力论一样。”④ 19世纪后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国力大增,资本主义开始进入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世界资源和市场瓜分完毕并不断重新瓜分的阶段。这种以战争的形式、以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为掠夺对象的重新瓜分,导致局部战争演化为世界大战,而两次世界大战的间隔不到20年(如果以1919年巴黎和会为一战结束,以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作为二战开始),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持续时间和死亡人数都大大超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其间还爆发了严重的世界性的1929年经济危机。这些都充分暴露出资本主义的严重弊病,“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垂死阶段”的结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 当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即依靠武力来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世界市场的时候,社会主义作为制止这种资本主义灾难的一种新生力量应运而生。从世界范围看,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资本主义制度只是在少数国家取得胜利,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工业化只是在少数几个国家得以实现,而大多数国家仍然处于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剥削和奴役下,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没有处于主导地位,资产阶级也没有获得统治地位,一句话,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还没有在这些落后国家建立起来。在这种状况下,当帝国主义国家发动重新瓜分世界资源和市场的世界大战时,因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同时又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的代表,因此,无论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还是帝国主义国家的人民,其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和革命就必然包含反对和否定资本主义的因素,这也是列宁为什么将帝国主义视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将帝国主义时代的民主革命纳入社会主义世界革命范畴的原因,这一点也被历史事实所证明。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内部、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矛盾,就自然被社会主义革命者所利用,从而掀起一场反对资本主义的社会主义革命。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诞生,就是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利用战争期间俄国国内矛盾的激化和资产阶级二月革命后的社会动荡和人民不满,迅速进行了十月革命。可以说,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虽然内部条件是人民对沙皇的封建军事帝国主义的抛弃,但是从整个大背景来看,却是广大人民通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资本主义制度已经失去了信心,认为这是一个“恶”的制度,不愿意再建立这种制度。同样,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产生的社会主义国家,除了那些主要依靠外部力量建立起来的国家,凡是主要依靠自己力量建立起来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被侵略者、被压迫者,都是由民族、民主革命转变到社会主义革命的。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其说是因为资本主义充分发达基础上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不如说是因为这些国家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受害者,这些国家的人民不愿意再选择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社会主义在世界范围内形成浪潮,即反映了这种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