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社会经济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伟洲,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 陕西 西安 710062 周伟洲(1940-),男,广东开平人,现为陕西师范大学中国西部边疆研究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民族史、藏族史、中外关系史。

原文出处: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社会经济,因资料的阙乏,过去中外学者研究成果不多。本文广泛收集、整理有关中外资料,试图再现这一时期西藏地方的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包括交通、邮电)以及与英国的贸易的经济概貌。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1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388(2016)02-0001-16

       关于近代西藏地方社会经济的研究,因文献及调查资料的阙乏等原因,中外学界研究的成果不多。特别是民国时期(1911-1949年),西藏地方的经济状况除有一些零星的记载及相关论著外,整个情况模糊不清。截至目前,有关西藏地方经济或经济史的专著中,相关的研究所占篇幅很少,且多偏重经济制度的论述。①只有一些对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商业货币、手工业、邮政等方面有所论述。②因此,本文以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农业与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包括交通、邮电)及与英印的贸易为重点,试图勾画出民国时期西藏地方整个经济概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资料的阙乏,本文也有时采用衔接民国时期且西藏地方经济无大变化的上世纪50年代国内的一些调查资料。

       笔者以为,深入研究民国时期西藏地方的经济,可以和现代西藏地方经济发展的现状相比照,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迪。

       一、农业与畜牧业

       (一)农业

       农业是西藏传统的经济生产活动之一。民国时期西藏的农业发展状况与清代相比,可以说没有多大的变化。其农业的分布地区,因受高原地形、气候、水量等自然条件的制约,主要集中在西藏高原河谷及河谷形成的狭小平原上,即藏南雅鲁藏布江及其支流(如拉萨河)谷地,藏东和藏东南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上游及其支流形成的谷地以及藏西南高原河谷狭小地区等。这也是与7世纪以来西藏农业分布情况基本一致的。由于自然条件及人口、宗教信仰等原因,西藏这一时期开垦的耕地不多,而未垦之地尚多。据1935年入藏的黄慕松《报告书》说,西藏“现在可耕之地不及八分之一”③,此说可能有些夸大,但反映出西藏耕地不多的事实。

       这一时期西藏的农作物,仍然是主要种植传统的高原耐寒耐旱农作物品种。据英人贝尔的记述:“西藏高原上主要谷物为大麦(即青稞),其次为豌豆、小麦、芥子……大麦有两种,即白大麦与黑大麦是也。后者不称为斑麦,因其穗不全黑故也。以大麦与豌豆合种,实为常见景象……玉蜀黍(即玉米)产于尼泊尔、锡金及东喜马拉雅,为其主要粮食,但在西藏内地,此物殊罕见”。[1](P37-39)1940年入藏的吴忠信《报告书》中也说:西藏农业产品“以青稞为大宗,小麦、大麦、豌豆、荞麦等亦有出产,但为数甚少,大概青稞产额占全部十分之七,豌豆占十分之二,其他杂粮占十分之一”。[2](P198)在西藏东部工布和昌都地区,因地势较低,各种果树也得以种植,有杏、桃、胡桃、梨树等。

       西藏农业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几百年来也变化不大。下面根据上世纪50年代对几个地区的调查情况,分述如下:

       1、藏东昌都农业区(包括半农半牧区),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两岸河谷地带(包括昌都、察雅、八宿、硕板多、洛隆、左贡、宁静、贡觉等二十个宗)。农作物“以青稞为主,小麦、荞麦、豌豆、元根次之”。生产“工具有犁(主要分铁铧木犁和纯木质犁两种,后者较前者多)、木耙、两齿耙、斧头、刀、木勾、打青稞板、砍刀等多种”,多系本地区工匠自制。“耕作技术也很落后,有些地区(主要指桑昂宗及波密等地)仍不习惯灌溉、施肥”,处于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阶段。关于土地使用情况,有轮作(一般是一年种青稞,第二年种小麦,第三年又种青稞)、休耕(种两年,休耕一年;或种一年休耕一年)和刀耕火种三种方式。一般农户亦知选种、耕地(一年两次牛耕,因犁铧小,犁深仅2-3寸)、播种、中耕除草两三次、施肥(人类肥和植物肥,有的地区追加一次肥料,有的根本不追肥)。水利条件便利地区,也知引水浇地。“农民遭遇天灾和病虫害,无法抵抗防护,只知请喇嘛念经,希求保吉禳灾”。

       由于使用上述落后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其收获量:“一般分为三等,按土质好坏,产量大致如下:最好地,1∶12(即种1收12-15);普通地,1∶4-8;歉收地,1∶3-4。水旱地的收获量也不相同,一般水地为1∶4-8倍,旱地则3-7倍。”[3](P28-31)

       2、东噶宗(拉萨西北约12公里)谿卡(庄园)农业情况。东噶宗共有大小谿卡72个(属寺庙占82%,属贵族12%),境内河渠纵横,有水利灌溉之便。“主要农产品有:青稞、小麦、蚕豆、豌豆、油菜籽等……蔬菜主要有萝卜、白菜、马铃薯等……种蔬菜主要是为了自己吃,出卖的很少,蔬菜的种植在整个农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不大”。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有:铁铧木犁,用于犁地,一般采取二牛抬杠式犁地方式;铡刀,铁制,用于铡青稞穗或草等;连枷,木制,用于打青稞;二齿叉,木质,用于堆青稞;六齿木叉,木质,用于堆干草;刮板,木质,推搂粮草;十六齿耙,木质,耙草;镰刀,木柄铁刀,收割青稞等;手磨,石质,磨少量粮食;浅筛,木质,筛簸工具。“以上农具都是本族匠人自制”。

       这一地区农业耕作技术,普遍较昌都地区水平高。其犁地,用二牛耦耕拽犁,“每日每犋耕牛一般犁5克地(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面积为一克地,一克约和内地23-28市斤左右),多者7克,犁地深度仅达16厘米”。施肥肥料有灰肥、人粪肥和厩肥三种,“人粪肥多是有钱的人家到拉萨去驮运。普通差户主要还是依靠厩肥和灰肥。每年只施肥一次(播种前),绝少追肥”。中耕除草,一般有两次,工具为小手锄,没有长柄耘锄。“沿堆龙曲(河)两侧开有大小水渠,用以灌溉田地……蚕豆地每年要浇七八次或者更多,小麦、豌豆(合种)要五次,青稞比较耐旱,浇三次就可以了”。作物产量,“每克地平均可产15-16克,中常土地可收7-8克,下等土地若有水利灌溉可收3-4克”。[4](P10-1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