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240(2016)01-0028-06 生态美学有两个支点:一个是西方的现象学。现象学从根本上来说是生态的,因为它是对工业革命主客二分及人与自然的对立的反思与超越,从认识论导向生态存在论。另一个是中国古代的以“天人合一”为标志的中国传统生命论哲学与美学。“天人合一”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追求,是一种中国传统的生态智慧,体现为中国人的一种观念、生存方式与艺术的呈现方式。它尽管是前现代时期的产物,未经工业革命的洗礼,但作为一种人的生存方式与艺术呈现方式,它仍然活在现代,是具有生命力的,是建设当代美学特别是生态美学的重要资源。 一、“天人合一”——文化传统 “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具有根本性的文化传统,是中国人观察问题的一种特有的立场和视角,影响甚至决定了中国古代各种文化艺术形态的产生发展和形态面貌。它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神人合一”,西周时代产生“合天之德”的观念,《诗经·大雅·烝民》的“天生烝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天监有周,昭假于下”,是这一观念的典型表现。战国至西汉产生“天人合德”(儒)、“天人合道”(道)、“天人感应”(儒与阴阳)的思想。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此后,宋代张载提出“儒者则因明至诚,因诚至明,故天人合一”(《正蒙·乾称》)。 甲骨文的“天”字,形如一个保持站立姿势突出头部的人。“天,颠也”(《说文解字》),即指人的头部。到了周代,“天”字从象形变成指事,成为人头顶上的有形的自然存在即天空。“人”字在钟鼎文中是侧面站立的人形。这样,“天人合一”就成为人与天空即人与世界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西方的认识论或反映论关系,而是一种伦理的价值论关系,是指人在“天人之际”的世界中获得吉祥安康。在这里,“天人之际”是人的世界,“天人合一”是人的追求,吉祥安康是生活目标。张岱年认为,中国传统哲学中本体论与伦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天人合一”即是对于世界本源的探问,更是对于人生价值的追求。“天人合一”又保留了原始祭祀的祈求上天眷顾万物生命的内容。 在“天人合一”观念的发展中,西周以来逐步提出了“敬天明德”与“以德配天”思想。“以德配天”的观念,体现了浓郁的生态人文精神。《周易·易传》提出天地人“三才”之说,指出:“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周易·乾·文言》),包含了人与天地相合之意;《礼记·中庸》篇对人提出“至诚”的要求,认为只有“至诚”才能“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因此,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论,包含着要求人类要以至诚之心遵循天之规律,不违天时,不违天命,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目标。这是一种古典形态的生态人文精神。 对于“天人合一”这一命题,学术界争论较多,主要是对“天”的理解上,有自然之天、神道之天与意志之天等不同的理解。冯友兰指出,“在中国文字中,所谓天有五义:曰物质之天,即与地相对之天;曰主宰之天,即所谓皇天上帝,有人格的天、帝;曰运命之天,乃指人生中吾人所无可奈何者,如孟子所谓‘若夫成功则天也’之天是也;曰自然之天,乃指自然之运行,如《荀子·天论篇》所说之天是也;曰义理之天,乃谓宇宙之最高原理,如《中庸》所说‘天命之为性’之天是也。”[1]。我们所讨论的“天人合一”观念,基本上遵循先秦时期的,特别是《周易·易传》中有关“自然之天”的解释,但这也不否认“天人合一”之“天”确实包含着某种神道与意志的内容。 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来看,“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农业文化的一种主要传统,是中国人的一种理想与追求。钱穆先生说,“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归宿处,是符合实际的。[2]即便是认为“天人合一”论具有极大随意性的刘笑敢先生也认为,明清时期将“天人合一”视为最后的原则、最高的境界和最高的价值。[3]众所周知,司马迁将中国古代文人的追求概括为“究天人之际,穷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这说明“天人合一”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穷尽一生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古代社会文化与艺术的实际情况来看,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的确是中国文化的主要传统。如甲骨文中的“舞”字,就是两人手持牛尾翩翩起舞,显然是巫师在祭祀中向上天祈福;中国传统建筑取法天象地原则,如天坛、地坛;现在的陕北秧歌在整齐的舞队之首有一人打伞一人打扇,显然是来源于祈雨习俗。再如民间俗语中的“瑞雪兆丰年”等等。这些,都说明“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由古至今、生生不息的一种文化传统。中国传统艺术发源于远古的巫术,中国古代的文化艺术中几乎都不同程度地包含着人向天的祝祷与祈福的因素,也就是包含着一定程度的“天人关系”的因素。因此,研究中国古代美学首先要从“天人合一”这一文化传统开始。西方,特别是欧洲的文化传统,遵循着古希腊以来的对于“逻各斯中心主义”的追求。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唯科技主义的发展,使得“逻各斯中心主义”发展成为一种明显的“天人对立”的“人类中心主义”。康德的“人为自然立法”,即是一种典型的“天人对立”的、人对于自然的争胜观念。只是在20世纪以后,西方才随着对于工业革命的反思与超越,逐渐开始出现以“天人合一”代替“天人对立”的观念。海德格尔于1927年提出以“此在与世界”的在世模式与“天地神人四方游戏”代替“主客二分”。当然,海氏这一思想是受到中国老子“域中有四大人为其一”的影响,是中西文化互鉴与对话的结果。西方现代现象学将西方工业革命之“天人对立”加以“悬搁”而走向“天人”之“间性”,为西方后现代哲学的“天人合一”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