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知识的整体性及其教育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理宣,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教授,院长,四川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兼职硕导。四川 内江 641112

原文出处:
中国教育学刊

内容提要:

世界的整体性和人的整体性要求知识教育的整体性,而当前的教育把知识分化为不同学科和不同知识点,并封闭在书本上、课堂上,用抽象、理性、符号化的形式灌输给学生,只重视已有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在实践中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生成性,造成学生的知识与实践、世界之间的分裂。因此,知识教育既要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动手实践操作,又要启发他们反思,整体把握知识的逻辑结构。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808(2015)12-0026-06

       当前教育界对于知识本身和知识主体化形式的整体性及其相互关系的认识不足,造成对知识整体性的强调成为对学生的一种外在强制。知识成为一种客观的、外在的、僵硬的东西,与主体不能发生亲和的关系,虽然知识是学生成长与发展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他们并不愿意接受。主要原因在于没有真正理解儿童成长的实践性和整体性,而是以片面的、理性的、机械的方式对儿童实施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因此,我们必须结合主体来理解知识的整体性,必须以实践的方式来实施整体知识教育。

       一、当前的知识教育忽视知识的整体性

       当前的知识教育忽视知识的整体性,造成所培养的人的整体素质和人格的分裂。主体、世界本身以及知识都具有整体性,这决定了我们的教育必须要以整体知识培养整体人。整体的人才能和整体的世界产生整体的相互作用,实现与世界的和谐共存,产生丰富的人生意义。当前知识教育的非整体性对整体人的培养极为不利,造成整体人的感性与理性、知识与能力、认知与情感、目的与手段等一系列的分裂。因此,我们很有必要认真分析知识的非整体性表现,以克服困难,改善教育。

       (一)分科、分知识点教学分裂了具有整体性的知识

       无论是人类知识还是个体的知识都是一个整体。但是学校教育为了教学方便,采用分阶段、分学科、分地点、分不同教师以及分知识点等方式实施教学。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开始就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数学、自然科学常识和美术等学科教师都按照自己的学科逻辑开展教学,至于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关系,语文和美术之间的关系,各学科与人们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不会有教师专门教,也不会有哪一个学科的教师管这个“闲事”。每一门学科的教师为了保证自己所教学科的成绩,会想办法挤占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同时,也会根据所教学科教材的知识分布情况和考试的侧重点情况,把本学科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进行重点、难点的划分和时间分配等。教师还会根据以往考试情况把一些不可能考试的内容省略掉,根本就不讲授。教师强调的是与考试直接相关知识的记忆、复述与简单的套用。各式各样为了考试的教学“策略”把知识分解得支离破碎。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个一个的知识点、一个一个重点掌握的知识单元,无法结合学科系统知识来理解每一个知识点,也不会结合现实生活和客观世界去理解这些知识。所以,分科教学和分点教学造成了学生知识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以及客观世界的分离,也造成了学科本身知识系统的分裂。现代教育已经把知识撕成碎片由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学校一片片地教给学生。即使是先进的美国大学教育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如美国著名教育家欧内斯特·L.博耶(Ernest L.Boyer)批评当今大学不仅系科之间相分裂,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生活与学术生活之间也存在着分裂,最后就造成了知识本身的分裂。因此,他呼吁大学教育应该寻求“更加综合性的知识观和一种更加综合、更加真实的生活观”以及“更加完整的生活”。[1]

       (二)封闭的课堂教学、书本教学把知识与知识产生的实践分裂开来

       知识产生、存在于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生活实践活动之中,知识本身作为一个生产与再生产的过程是一个整体。知识第一次是由个体在实践中与实践对象相互作用产生的,然后被抽象化为理性的、符号化的客观知识,成为人类社会的知识财富。但是,知识要通过再一次的实践为中介才能够实现从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或者从社会向个体的转移,也就是说只有把书本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才可能唤起其本来的面目,其才可能转换为真正的知识。因此,知识教学和实践是一个整合在一起的整体过程。如果把知识教育封闭在课堂、书本上,那么实际上也就中断了知识的生产与再生产的整体过程和环节,割裂了知识产生的基础和存在的土壤。即使这种符号化的知识可能被主体所记忆或进行形式操作,但是由于脱离了生活实践,没有和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经验积累,也就没有机体参与,没有承载知识的生理物质基础。因而,这种知识就没有转化为实践中的行为能力,只能是空洞、抽象、虚假的知识。把知识教育封闭在课堂教学、学校之内,把书本知识看作知识的主要内容或全部内容,通过书写的方式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既忽视了知识的过程性、实践性,又忽视了知识的情感体验性、价值判断性以及与机体的多方面有机联系性等。

       (三)将抽象、理性、符号化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分裂了知识主体的整体性

       直接知识是与主体的身体机体结构、逻辑认知结构和情感意义结构整合在一起的,它具有主体身体机体性、整体性、感性经验性等特点。而间接知识是实践主体的内部的、感性具体的、与身体机体融合在一起的知识的理性化、抽象化、符号化的产物。教育就是要把客观的、符号化的、抽象化的、理性化的间接知识转化为学生主体身体内部的、具有感性经验内容和情感体验与价值信念的直接知识。教育要实现这一转化,一般说来需要两个途径:第一,通过与所要传授的间接知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来打下理解的基础,建立间接知识的经验之“根”;第二,通过模拟的实践形式,典型地再现所要教的知识产生的情景,引导学生形式化的操作(区别于亲身的实践行为),获得类似的直接知识。虽然这种类似的直接知识不完全等同于“亲知”的直接知识,但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发展,在具有坚实的亲身实践知识的条件下,这种知识的获得将越来越成为人类新知识获得的重要途径。

       然而,我们当前的教育把学生封闭在学校课堂内和书本内,几乎完全用抽象化、理性化、符号化的知识来教育学生,学生只能从中获得认知的、逻辑结构的知识,没有经过主体的操作与感受,既不能转化为学生身体的机体结构,也不能产生身体体验和情感激发。学生获得的那一点点可怜的理性认知的知识,由于没有身体和情感体验的参与,因而不能结合主体身体产生行动,也无法激发主体的情感、意义、价值、信念产生行动的动机与克服困难坚持行动的毅力与信仰。当代身体现象学、格式塔心理学以及人本心理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揭示了知识的身心整体性与统一性的特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