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76.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687(2016)01~0012~11 “港独”是一种谋求“香港独立”的社会思潮。近年来已由隐秘的只言片语发展为一种理论体系。不仅如此,更有激进主义者将“港独”思想付诸实践,公然在社会运动中打出“港独”旗号。通过主张或认同“港独”的学者及社会人士的建构,“港独”理论已经基本具备了体系化的特征。这一理论体系同所有的理论体系一样,是由构成理论体系的基本概念、粘连各基本概念的理论范式以及由此形成的理论观点构成。基本概念构成了铺陈“港独”理论的“网上纽结”。成为对“港独”进行批判性研究的关键所在。在众多关于“港独”的概念中,“本土意识”无疑居于基础性地位。有论者注意到,“港独”运动是随着本土意识不断强化而出现的一种本土运动,尚处于初级阶段并带有强烈族群色彩。在有着漫长殖民史的香港,本土意识其来有自。但早期的香港本土意识,是香港居民建立身份主体性的一种尝试,其中掺杂着对祖国的向往和对殖民统治的反抗。事实上,本土意识是个庞杂的体系,其中既有体现香港精神、能够凝聚香港社会“爱国爱港”“爱乡爱土”情怀的本土意识,也有刻意突出所谓“主体性”的本土意识。①关于香港本土意识,存在两种叙述方式:一种视殖民政府为“他者”,另一种视中国内地为“他者”。由于历史形势的变化,前者逐渐为后者所掩盖和遮蔽,沦为分离主义者谋求“港独”的口号。要纠正“港独”这种错误的论述,就必须在历史大视野中梳理和还原“香港本土意识”。 一、香港本土意识的历史渊源 1.殖民时期的“移民”:没有“本土”的本土意识 香港本土意识,当然是一种在地化的意识。但是,这种在地化意识从产生来看并不是属地主义的意义。来港的内地人士建构了“反把他乡当故乡”的意识,而这种意识在发生的初期,更多的是一种没有本地认同的意识。“移民”对于香港从“他乡”到“故乡”的认知过程,形成了初期的香港本土意识。 殖民早期的香港是一个移民社会,殖民当局和中国政府都不阻拦货物、资金和人员的流动,华人基本上自由出入,其情况与其他中国沿海城市的“租界”相若。②香港政局较为稳定,加上营商环境较为自由,每逢战乱就有大量内地居民涌入香港。从开埠的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80年代,共有四波移民大潮,大多为躲避战乱、饥馑和政治运动从内地逃港。当时的多数移民对于香港的认同感不足,仅仅是将香港视为“大环境里的救生艇”,只会在香港暂时居住,待内地局势明朗和稳定下来之后,便会返回老家。③ 香港社会虽然充满了流动性,却在殖民早期出现了一批以香港为永久居所的买办阶级,他们为殖民者服务,但又不会放弃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作为殖民时期的精英,买办阶级充当了殖民政府与居民之间的桥梁。在1925年至1926年的省港大罢工中,香港买办阶级紧密地站在打击罢工、维持秩序的殖民政府一方,与来自国共两党的激进民族主义者为敌,逐渐成为香港本土上牢不可破的“勾结式殖民结构”的一部分。④与此同时,港英当局的“怀柔”政策大大消弭了华人的对抗心理。随着经济的发展、教育、传媒和政府政策等的潜移默化,“殖民统治”的形象也日渐淡化,香港华人在身份上已出现殖民统治下的“顺民”和“炎黄子孙”的双重身份了。⑤ 1946年,香港本土精英马文辉呼应港英当局的“自治承诺”,先后创办了香港革新会、香港华人革新会、香港公民协会等组织。在港英当局的自治承诺落空后,马文辉联合民间团体发起抗议运动,积极投身市政局选举,革新会、公民协会成为20世纪80年代民主派崛起前的香港反对派政团。因不满市政局毫无实权,马文辉积极投入体制外自治运动,于1953年创办联合国香港协会,在香港争取《联合国宪章》载明的平等人权和殖民地自治独立。1964年,马文辉与其他自治派人士创建了香港历史上第一个“政党”——“香港民主自治党”,要求英国落实联合国的呼吁。⑥马文辉本人也因其自治运动,被称为“港独之父”或“香港本土派始祖”。但马文辉本人并没有放弃中国人的身份,他所理解的“自治”只是一种本土主义的“自治”,而不是分离主义的“自治”。由马文辉领导的自治运动,被学者视为早期港人建立本土身份的尝试,但因内部分裂、港英当局的镇压及未深入群众组织,这种本土身份的构建并未引起广泛的共鸣。⑦ 2.身份认同的建构与香港本土意识的觉醒 有学者注意到,香港与内地真正隔绝是1950年至1979年这30年时间。⑧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确立对香港实行“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工作方针,香港与内地边界分隔,从此香港人与内地人不再经历相同的民族历史,不再分享共同的集体记忆。⑨随后,英国政府亦出于冷战思维和管治考量,在香港实行严格的入境管理制度,中国内地居民再也不能随时移居香港。从此以后,香港逐渐由移民社会进入本土社会:香港在1961年的人口普查中,首次发现在香港出生的人口超过了总人口的一半;到了1970年代,香港总人口中的本地人口已占主体。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