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时代与APP时代 文化研究,无论是理论思辨还是具体经验的研究,都无法避开这个概念所蕴涵的历史性问题。从19世纪到今天,文化研究的形形色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的产生,都和每个时期出现的文化现象以及问题有内在的关系:19世纪近代都市社会的形成,带来精英文化与无政府主义的冲突,从而产生了阿诺德对文化冲突的思考;20世纪大工业推动的大众文化发展,引起了法兰克福学派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文化研究;“二战”后消费社会的繁荣,是伯明翰文化研究中心重点关注的现象;随着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型,兴起了关于“后现代”和“后大都市”文化的研究。近十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信息传播方式的革命性变化,形成了都市社会学家卡斯特所说的全球化与本土化、流动空间与社区空间之间的张力和冲突。这种变化中首当其冲的特征性文化要素,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出现及其文化影响的迅速扩张,并且因此而产生了新的文化研究对象,即以“自媒体”或者也可以说“微媒体”造成的所谓“微时代”文化现象。 所谓“微时代”或“自媒体”时代的概念,关注的是当今互联网移动化和大规模普及所带来的信息传播和社交的个人化对社会交往、传播的巨大影响。麦克卢汉的名言“媒介即信息”,在传播媒介发生颠覆性变化的时代似乎有了更加突出的现实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微时代”可以说是文化传播形态从信息化的“内爆”(麦克卢汉语)到打破内外界限高度连锁反应化的超限爆炸时代。 微博、微信之类层出不穷的新媒介,它们所传播的新信息究竟新在何处?“自媒体”的重点是“自”,即从互联网到个人移动终端发展起来的自发、自由、自主的个人化社会交往与信息传播形态。与传统媒体传播的有序性和等级性相比,这种“自”性的确是革命性的,尤其是在当代全球文化剧烈动荡的背景下,“自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作用更显得突出。 但这并不是“自媒体”文化特征的全部。事实上“自媒体”的自由并非无限制的,而且随着网络不断扩张,用户和信息流量的暴增只会对个人的自由机会带来越来越大的挤压和限制。同时需要注意的是,人们在谈论“自媒体”这个概念时,通常把互联网和个人终端的关系抽象为简单的点与线的关系,个人终端似乎是在无限的网络交集中无条件地互通的单元,关于自媒体的自由可能性就基于这种网络关系逻辑。事实上,一方面,迅猛内爆的网络信息流量造成信息的过度密集,因而每个IP作为媒介的“自”属性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无法自控的信息流粉碎成渣;另一方面,互联网的日益局域网化使得“自媒体”的自由空间大打折扣,结果是信息流量的极速膨胀和传播空间边界的封闭。这两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信息流通形态的紊流化内爆加剧,因而使得个人节点信息传播接受的自主性和有效性迅速消减,传播变成了漂流。对于很多人来说,微博最初的个人社交功能基本上废弃,只剩下作为粉丝的壁上观功能;微信也正在被朋友圈中越来越多的公众号淹没,聊天日益被转发代替,内容大半变成了出处可疑的流言蜚语、伪科学和“鸡汤文”的无意识传播。 对于越来越多几乎随时随地使用智能手机的“低头族”移动网络个人用户来说,个人社交显然已不是最重要的使用内容,“自媒体”正在变成一个日益空洞的概念。打开任意一个智能手机的界面会发现,真正统治着今天移动互联生活内容的核心,并不是工具性的传播媒介,而是应用程序终端APP。每个手机主页界面都会在自觉不自觉、自愿不自愿的情况下被装满了形形色色的APP图标,从新闻、天气、交通、商务到购物、旅游、娱乐、锻炼、送餐甚至查找厕所等等,几乎是无微不至。对于这种大规模渗透个人节点的应用普及,如今有个充满正能量意味的术语,叫做“智慧管理”:从社会公益角度的公共服务、行政管理,到每个人的工作、娱乐、消费、安全,乃至深入个人身体内部的健康管理。如果这些应用终端的管理也算作是新媒体特征的话,那么就应当说这已不是“自”媒体了。每个作为网络终端的个体节点,虽然在不停地上传、下载数据,但这些数据中真正属于自己自觉传播和接受的信息量微乎其微,绝大部分数据流量是由应用程序供应商提供的服务。 如果参照麦克卢汉的著名命题“媒介即信息”来概括今天由APP主导的移动互联媒体特征,更恰当的描述或许是“媒介即供应”。 二、从网上到网下:重构空间关系 由“自媒体”定义的“微时代”,其内涵是“微社交”,即个体化的传播与交往活动。而个人终端的主导功能从社交转到应用程序,即“微社交”转到APP,意味着这个微时代从曾经被当做互联网特征的虚拟空间转向实体化进程的开始。 在互联网发展的早期,人们对网络的虚拟性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曾有一幅漫画,标题是“在网络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生动地表达了人们对一个平行于现实的虚拟世界的想象。麻省理工学院软件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因为写了《数字化生存》这本书而名声大噪。书中一个引人注目的观点是,当代社会正在由“原子世界”转变为“比特世界”。网络制造出来的虚拟空间似乎成为数字信息对物质世界的征服形式。波德里亚把当代文化描述为“拟像”以假乱真的世界。如此种种的观点显示出,当时人们对互联网文化特征的基本认识就是由数据处理而产生的虚拟性,似乎网络是个与物质世界平行的数字世界。尽管网络的用户是生活在物质世界中的人,但网络空间在联系、传播和信息供应方面的自足性和接入的自由性,使得这个虚拟空间可以不受物理空间约束。在PC机时代,电脑是固定的,因而用户个人与机器终端IP的关系是分离的;人与电脑通过人机界面发生联系。传统的人机界面是人/机、物质/数据二元对立的形态,通过人的操作和阅读实现人机之间、原子世界与比特世界之间的反馈和沟通。用户的操作是沟通的前提,也是进入虚拟空间的条件。用户的这种自主性和人机之间的分离性,使人们既可以通过数据运算实现许多在原子世界无法实现的梦想,又可以隐匿和化身为虚拟存在,因而确认了网络空间的自由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