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要点及问题

作 者:

作者简介:
傅贵勤,内蒙古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原文出处:
中国注册会计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应注意的问题

      (一)审计工作底稿中证据的适当性

      注册会计师接受委托进行审计,最终要在审计报告中发表审计意见,而出具审计报告的直接依据就是审计工作底稿,所以,审计工作底稿中的证据一定与审计目标相关,与发表的审计意见相关、有用,即所谓适当;审计工作底稿所附的资料之间也要能够相互印证,那些与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无关的资料和证据,可以不必形成工作底稿;在底稿中杜绝那些重复的、相关性不强的资料频繁出现;杜绝搞形式主义,不能以应付检查的心态去做业务;避免出现审计工作底稿所附资料与审计意见不符的情况发生。利用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成果作为审计证据一定要有审计人员鉴证的证据。比如,利用被审单位的存货盘点表必须要有审计人员的抽查复核记录。总而言之,审计证据一定要体现出适当、有用,在此基础上才能考虑证据的充分性,如果罗列了许多不适当的审计证据,再充分也没有意义。

      (二)审计工作底稿的完整性

      审计工作底稿在内容上要全面、完整地记录从接受委托开始到出具审计报告为止的整个执业过程,所以,凡是按审计方案实施的审计程序、收集到的审计证据,以及进行职业判断形成的其他资料,都必须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进行记录,包括查出问题的项目和没有查出问题的项目,以及重要的项目和不重要的项目。有些审计人员在认识上存在误差,在底稿中只把重要的项目和查出问题的项目做了记录,而忽视了不重要的项目和没有查出问题的项目,这样做会遗漏重要事项,产生审计风险。当然,也要考虑到重要性原则,根据具体情况,对一些不重要的项目作个简明扼要的记录即可。

      (三)重视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

      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对每一个报表项目实施完审计程序后,都要做一个审计说明和审计结论。在审计说明中要分别说明实施了哪些程序,发现了哪些问题;然后简明扼要地给出审计结论。这个结论既要包括未发现问题的结论,也要包括已发现问题的结论。有些审计人员,在审定表中简单地抄写被审计单位的总账或明细账中的会计数据,再复印几份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或作个简单的试算平衡表,然后就在审定表的“审计结论”中填上“余额或发生额可以确认”的结论,这样的底稿经不起推敲,因为在审计底稿中看不到证明你已经实施审计程序和职业判断的痕迹。

      (四)重视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程序

      复核人员在实施复核程序时,应当对底稿所附的有关资料是否相关可靠、审计证据是否充分适当、审计执行人员的职业判断是否合理,审计结论是否恰当等进行认真复核,并把复核意见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中,以达到减少人为的审计误差、降低审计风险的目的。在对事务所工作底稿查检时发现,三级复核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师事务所一般都设计出一个固定格式的三级复核表,在上面列明需要复核的环节和内容,以方便复核人在复核时打“√”划“×”。在底稿检查中发现最普遍的现象是:有的复核人只在复核表上签名、在复核内容处打“√”,而不填写具体复核意见,或者复核意见过于简单,只写“已复核”三字;有的复核人未进行复核,就在复核表上签名,更有甚者由其他审计人员代签名。如果复核人员不真正履行检查和复核责任,其后果势必增加审计风险。

      (一)初步业务活动

      在初步业务活动中,首先要做的是业务约定书。当注册会计师遇到诉讼时,如果诉讼是由审计报告使用不当、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范围受到限制引发的,或者是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责任等原因,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审计业务约定书中的相关约定条款进行抗辩,所以,注册会计师一定要重视业务约定书的作用。业务约定书的签订要符合《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要求,在准则指南中给出了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参考模板。有的会计师事务所不管是什么性质的审计业务都照抄参考模板格式,这种做法很不可取,事务所应以指南中的模板作为参考,针对不同鉴证业务内容和被审计单位的特点来制定审计业务约定书。

      其次,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实施一般风险评估并形成相应的底稿记录,然后做出业务承接或业务保持评价。这个评价很重要,说明你的业务在取得的时候,是保持过去的业务还是新承接的业务。如果是新承接的业务,要对业务作个初步的了解,关注的内容要适当多些,一定要搞清楚是什么途径取得的,是不是别人放弃的业务,如果是别人推掉的业务,就要谨慎了,这里面会有风险存在;如果是过去做过的业务,则要作保持评价。做业务承接或业务保持评价目的是提醒注意业务的来源途径,以便防范风险。

      做好以上两个方面的工作,就抓住了初步业务活动工作底稿的主要内容。如果再细致些,就再加上保密协议、独立性声明,这样做会给客户留下比较好的印象,说明事务所做业务特别规范、专业。

      (二)风险评估

      在对事务所工作底稿的检查中发现,做风险评估是很多事务所普遍欠缺的。有的事务所照搬《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中底稿表格,对表格打“√”划“×”的,表面上搞得很规范,而实际上没有领会风险评估的实质。做小型企业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如何把握风险评估的实质呢?首先,注册会计师要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在《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中讲到,要从外部因素、被审计单位性质、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和运用、被审计单位目标、业绩评价、内部控制等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除此之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关注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的状况,特别是财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内容以后,注册会计师才有能力对审计风险进行评估。

      在实施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时,首先要了解整体层面的内部控制;其次,根据被审单位内控制度健全的程度,决定是否实施业务流程层面内部控制的了解,以及了解的范围;最后,评估重大错报风险,并根据识别出的重大错报风险提出应对措施。在做风险评估工作底稿时,不一定每一步都去套用并填制复杂的表格,也可以把了解到的上述几方面问题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比如,判断出有无舞弊的动因,有无重大错报的可能,或者对哪个环节有什么怀疑,最后得出评估风险是高、较高、低、较低等评价。再把这些分析过程、理由和结论都以文字的方式总结出来,形成相应的审计工作底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