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和文学史写作的框架(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观念演变研究

作 者:

作者简介:
蒋原伦,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东吴学术

内容提要:

文章对二十世纪文学史写作中反映论文学观的形成过程作了描述,并将这一观念的形成与我国文学传统中的某些现实主义思想作了区分。文章以《诗经》为个案,揭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观念的变化是如何渗透到具体的作品批评中的,并且又是怎样从传统的阐释转换到反映论界面的阐释。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6 年 04 期

字号:

       五十年代的反映论文学观体现在文学史的撰写上,最为彻底最为突出的是北京大学中文系一九五五级学生编撰的《中国文学史》,这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八年出版后,于一九五九年再次修订出版(修订本的字数由七十多万增加到一百二十多万,内容上大大扩充,并删除一些过于剑拔弩张的批判言辞,如对林庚、陈子展粗暴的、激烈的批判)。①

       尽管这是年轻学子的集体著述,却基本奠定了日后一大批中国文学史的基调。无论是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由余冠英等主持编撰的《中国文学史》(一九六二年),还是游国恩等主持编撰的作为“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的《中国文学史》(一九六三年),或者是其他高校陆续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均站在文学反映论的立场,将现实主义作为文学史撰述和文学作品阐释的指导性纲领。例如上述两部著作,在编写说明中都强调“力图遵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和观点来探究我国文学历史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在这里就是以反映论和阶级论方法来阐释文学发展过程和林林总总的文学作品。游国恩还在编写说明中称,按照北大一九五五级集体编撰的《中国文学史》,将中国文学的发展分为九个时期,并在第一编的概论中写道:

       文学艺术是现实生活通过人们头脑的反映,在阶级社会中又是阶级意识形态的形象的表现,它不可能超阶级而存在。但上古时代的社会还未分裂为两个对抗阶级,所以那时的文学艺术没有阶级性。到了阶级社会形成以后,一切文学艺术就不可能不打下阶级的烙印,同时也揭开了两种文化斗争的序幕。②

       这里,与其说是在强调阶级论的反映论,不如说是为第一章“上古文学”中没有用阶级观点来分析中国古代神话作一个说明。按正常的逻辑和学理讲,这是无须申明的,但是游国恩等的谨慎,表明了阶级论的反映论是必须时时得到贯彻的最高原则,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撰的《中国文学史》中虽然没有类似的申明,但是在第一章“中国原始社会的文化和文学艺术的起源”中既强调了原始社会文学和艺术起源于劳动,又引用了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有关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③的说法以保证政治正确。

       “艺术起源于劳动”有如反映论中的阶级论,这不仅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劳动创造了人的相关理论,也不仅仅是因为恩格斯的被人们反复引用的那篇《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中的各段论据,还有普列汉诺夫的《论艺术》中没有地址的信和苏联的相关教科书的种种论述,也因为原始社会的劳动和日后阶级社会的劳动阶级相联系。如果说艺术起源于巫术、艺术起源于游戏、艺术起源于娱乐,起源于模仿或者起源于其他,都有一定的合理性的话,那么艺术起源于劳动就更加神圣,更加崇高(必须说明,一度“艺术起源于游戏”或起源于其他活动的理论和假说,曾受到严厉批判,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者对艺术起源的歪曲,“他们的目的是在为其‘艺术无目的’论、‘为艺术而艺术’论寻找客观根据,以便麻痹人民,使艺术更好地为剥削阶级统治服务”)。④

       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认为,社会财富的创造是建立在活的劳动时间上的,不是建立在沉淀于资本的、过去的死劳动上的,只有活劳动才创造新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因此劳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比起其他的社会实践更有活力,更有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意义。因此,相同的观点在游国恩主编的文学史中表达的更加直接,在游本第一章“上古文学”中,开篇第一句就是“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

       既然文学艺术起源于劳动,那么将原始的文学艺术看成原始人生产和劳动生活的反映,也就顺理成章,因此,无论是《吕氏春秋·古乐》中的“葛天氏之乐”,还是《吴越春秋》中的“弹歌”均可以看成是农耕生活或渔猎生活的某种写照,故游本写道:“原始人的文学艺术活动,本是一种生产行为的重演,或者说是劳动过程的回忆,也可以说是生产意识的延续和生活欲望的扩大。”⑤这里连续用了“生产行为”、“劳动过程”、“生产意识”等概念,最后才勉强加上“生活欲望”,确立了先生产劳动,后生活的次序,可见,没有生产劳动的生活和“生活欲望”是十分可疑的。可以说“艺术起源于劳动”不单单是本质论艺术观的一种表达,也是阶级论反映论的上推和逻辑延伸。因此关于“文学艺术起源于生产劳动”的阐述,似乎成为反映论文学观的最初的出发点。

       辨别一本中国文学史是出版什么年代,只要翻开第一章,看看其关于艺术起源的说法,就大致可判定其出版的年代。如词学家詹安泰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其《中国文学的起源》的第一节的标题就是“劳动创造文学”,作者写道:“人类历史和文化的整部过程,都是劳动创造的过程。没有劳动的作用,直立人类的形成就是一个大迷……文学,不但最低级的雏形是来自生产劳动,它最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原则上也和生产劳动部门具有某些一致性。”⑥并引用了普列汉诺夫和卢那察尔斯基的相关论述来加以阐释。我们在这本二○一一年新版的文学史中,不难找到作者最初的撰写年代(一九五三至一九五六)和出版年份(一九五七)。

       再往前,就没有这类斩钉截铁地劳动起源说的说法。如在谢无量的《中国大文学史》中有“名与字之起源”、“诗之起源”、“散文之起源”,这里的“起原”是最初的出现的意思。陆侃如、冯沅君的《中国文学史简编》第一讲“中国文学的起源”,也是指文学最初的出现。郑振铎的《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有“文字的起源”,文学的起源就略过了。柳存仁一九四八年出版的《上古秦汉文学史》有“中国文学之起源”,不过也是由文字的起源说起,从甲骨文到钟鼎文,到《尚书》。并不探求文学发生的背后的动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