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5)06-0222-03 以“微”为特征的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我们骤然进入“微时代”的新历程。“微时代”不但改变着人们当下的生活存在,也改变着人们对文化、艺术以及审美的创造与观照模式。为深入推动有关“微时代”文化、艺术与日常生活问题的讨论,不断拓展当下中国文艺与美学研究视野,2015年10月18—20日,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文化研究院、《社会科学辑刊》编辑部在北京联合举办“微时代:生活、艺术与美学”学术讨论会。在为期两天共八场论坛中,围绕“微时代”与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微时代”的艺术生产与传播、“微时代”与审美文化思潮的流变等议题,来自全国各地100余位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展开热烈讨论。 一、“微时代”下的审美文化 (一)“微时代”的文化与审美特征 目前,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技术已经渗入到当下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并对人们的生活实践方式和审美观照方式产生了重大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方喜认为,由物联网、微技术等高新互联网技术引发的不仅仅是一场“技术革命”,更是一场“价值革命”“社会革命”。说它是“价值革命”,是因为“免费”“分享”等新的价值原则,开始冲击、瓦解资本或市场“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盈利性”价值原则,进而也开始瓦解与市场、私有制相关的“独占性”“排他性”及“竞争性”等价值原则。这种新“价值革命”的突出表征是“分享主义”价值范式的兴起。贵州师范大学唐善林认为,微博、微信等微媒介所带来的新的审美实践和体验方式,不但消解了审美与日常生活的界限,也使得精英与大众的界限逐渐消弭,并从主客内外不同层面深深地改变着现实的存在和认知。“微时代”的审美实践呈现出即时便捷、多元互动、草根大众和浅表碎微等“微审美”特性。山东师范大学杨光认为,微媒介具有特殊的形构能力,产生了“媒介化个体”和“微众群体”两个结果。一方面,在微环境下,当代生活的媒介化使人们的审美实践与媒介紧密联系在一起,“审美化”与“媒介化”成为当代生活的一体两面。另一方面,由媒介化个体组成的“微众”,其审美趣味不同于精英也不同于大众,他们在进行自我生活审美化的过程中,往往主动挪用甚至改编精英传递的美学符码来改造自身,并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趣味。河北师范大学王亚芹认为,“微时代”美学的泛化,与其说是当下美学内部的混乱,不如说是美学自我调整和前进的自然表征。在不断泛化而复杂的审美实践以及大量新生的审美表象面前,传统美学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微时代”美学恰恰是对传统美学局限的反拨与超越。 (二)“微时代”的美学话语重建 随着微媒介被广泛使用,人们的阅读方式、接收方式、欣赏习惯、认知形式等审美实践模式发生了显著改变,进一步突显了审美的普泛化特征。基于此,作为阐释当下审美生活的工具,传统美学理论在作出回应的同时亦需要发展甚至重构自身。 《社会科学辑刊》总编辑高翔指出,进入“微时代”以来,《社会科学辑刊》始终聚焦于学界各种“微”问题特别是微文化、微美学的讨论,并开辟专栏为言说者提供平台,目的在于,积极促进我国文化与艺术理论的繁荣与发展,切实为解决当下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支持。首都师范大学陶东风认为,在当下新的文化转型、社会全方位转换的情势下,对微美学、微文化进行简单的现象描述已经不能满足理论发展的需求,进一步深入理论反思,增强文化阐释的理论化、哲学化,尤为重要。 关于具体的理论建构,首都师范大学王德胜认为,既有美学知识传统为人们的日常审美结构了一种稳定的知识边界,即将“美”界定为一种特定的精神性意义,“审美”指向生活内在品质的精神体验。打破这种知识边界是当下“微时代”美学获得新的生活阐释能力、重构自身的最先要求,这一过程并非纯粹的知识性理论建构,而是基于现实生活形态及意义生成过程的实践性改变,亦即通过改变美学的知识形态,体现真正适应时代变化的理论主动性,进而在人的日常生活领域“重构”美学的现实话语。中国艺术研究院陈剑澜鲜明地指出,微美学是实在的、现实的,具有强烈的实践品格。山东理工大学韩德信也主张,“微时代”美学话语理论的重构,特别要重视美学理论的现实之维与实践之维,要改变传统美学过分关注理论品格而忽视实践性与现实性的现象。通过对微媒介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蒋原伦指出,在自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动都在不断加强,互动性已成为“微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从这个意义来说,建立一种具有较强应用性的“互动美学”,可能会成为解决当下美学理论问题的途径之一。中山大学罗筠筠认为,微美学的建立,要从中国古代智慧当中汲取营养,要注重提升“微”的品质与内蕴。从审美理想维度出发,山东师范大学周均平提出了“审美微托邦”的命题。他指出,“审美微托邦”是审美乌托邦在“微时代”下的最新形态,对我们全面认识和把握“微时代”文化与审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着眼于空间结构的重建,南京大学高小康认为,随着微智能科技的高速发展,传统空间关系不断变化甚至重构:从微社交到APP是当下语义空间的实体化进程,APP与O2O使得人际交往的场所由流动空间返回地面,流动空间与地理场所并置互渗,使两种异质空间趋向同质化。传统空间结构的解体也使“微时代”空间分形重组具有了现实意义。需要指出的是,“分形”不是简单的碎片或碎片化,也不是无序的混乱,而是在复杂、碎裂中具有或隐或显的自相似性和可递归性的几何图形。主体空间的分形重组与并置交错,使当下美学结构再次解构,微美学呈现出多元互渗与共享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