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下午,我们在王荣英的家中见到了这位年过八旬的老人。她目光温柔而坚定,精神矍铄,离开家乡湖南湘潭这么多年,乡音犹在。 和往常一样,每一天的上午,她都在医院陪伴老伴——共和国第一任审计长于明涛。 于明涛和王荣英,是这世间一对平凡的夫妻,生儿育女,相濡以沫。但他们亦是一对不平凡的夫妻,这不平凡来自于他们共同走过的特殊的年代,来自于他们共同经历的难以忘怀的坎坷,更来自于他们坚毅的品格,以及对党和事业的赤子之心。 “春风荡尽坎坷事,绿水青山记以诗”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像许多那个年代的干部一样,于明涛和王荣英经过组织介绍,在湖南相识了。 于明涛比王荣英大13岁,又非湖南本地人,“家人、同学没一个赞同的,难道在湖南找不到对象吗,非要找个河北人?”面对这么多的反对声,王荣英还是选择了于明涛,“他那个人比较幽默。”她说。 结婚很简单,不仅没有拍照片,在王荣英的记忆中,当时连结婚证都没有。“他那时候到了工业部了,就是部里那些同志在一起,两包烟,一杯茶,完了。” 在同志们的见证下,两个懵懂而热烈的年轻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 没几年,儿子、女儿相继出生,日子更加和美。然而,“文化大革命”的狂风暴雨却让这个小家庭顷刻间跌入痛苦的深渊。时任中共中央中南局财委主任的于明涛作为走资派被关押、批斗。 王荣英说:“(批斗时)他们都被戴了高帽、挂了牌子,会场气氛之强烈,到会人数之多是空前的……每当喊口号时,立即有几十双凶狠的目光直射向我,就是要看我喊不喊口号、举不举手。我强忍心头之火,忍受着屈辱,可就是不举手。” 看着自己的丈夫被这样批斗,王荣英心痛难忍,更令她痛惜的是,一双未成年的儿女也必须参加父亲的批斗会。一生清白的于老想不明白,自己“革命几十年,怎么竟成了反革命”? “斗完回来他痛哭,他这一辈子我就看见他哭了那一次,而且那么伤心。”王荣英说完潸然泪下。 虽然委屈,虽然愤怒,但王荣英更担心一向刚直的老伴会想不开,她不停地劝慰:“你一定要挺住,一定会有还你清白的这一天。”这话既是说给爱人听的,也是说给自己的。 造反派让王荣英揭发于老,揭发中南局“那一小撮”,她“始终没有写过一个违心的字,没有说过一句违心的话”。这样倔强的态度让王荣英成了造反派口中“茅坑里的石头”,也被拉上了批斗大会。 当时已被关起来的于老听闻此事,急得不行,想方设法托人带话给王荣英:“不管怎么样你要把两个孩子拉扯大,无论如何不能想不开。” 风雨飘摇中,夫妻俩几年不能见面,但时刻惦念着对方的安危。惦记着爱人和孩子,于老每个月都要从20元的工资中硬生生地省下一两元钱、一两斤粮票来。 那时,于老和时任中南局政策研究室主任的李普两个人关在一个屋。两人为了省钱,每天都是买一块豆腐乳,你一半我一半分着吃。“他那么大个子,26斤粮票都不够他吃,又没有菜。”王荣英心疼不已,“还要省出来给我们,那都是从牙缝中省出来的啊!” 文革期间,于老受迫害,长年被监护,王荣英被派到连山县永和公社接受改造,两个年幼的孩子都难以照顾,“幼女永和独自居,儿子寄托舅舅家”。苦难中,夫妻二人靠着相互的鼓励与扶持,在绝望中守望希望,在黑暗中等待光明。正如王荣英告诫自己孩子们的那样:“要相信群众相信党,爸爸的问题总有一天会弄清楚的,你们不要害怕,无论如何要经得起这场狂风恶浪的考验。” 终于,他们等来了这一天。1970年秋,于老离开“上草”五七干校,任广州市委书记、市革委副主任。半年后,王荣英也被调回广州,重回工作岗位。 于老曾在《荣英六十诞辰》的组诗中这样评价自己的爱人,“千人批斗只一笑,铁节傲骨世间稀”。对于那段岁月,他这样总结:“春风荡尽坎坷事,绿水青山记以诗。” “毕生听从党召唤,其中艰辛我知情” 天南海北,王荣英这一辈子都跟随着于老,湖南、广州、陕西、河南、北京,于老到哪里,她就陪伴到哪里。“南北奔波五十秋”,70岁时她曾在诗中这样描述。 在干校时,王荣英本可以于老家属的身份跟随他前往广州,但她坚持要等省革委会正式下调令才走,这一等又是半年。“好多人都说我,你真傻,谁不愿意离开这个‘苦海’,你却偏偏要留下来!”王荣英一脸坦然,“他(指于老)能理解我。” 王荣英认定,绝不以家属身份享受优待,拒绝“夫荣妻贵”“封妻荫子”。“他在的单位我不去”,她这样坚持;子女就业时也全凭自己的努力在外闯荡。 在王荣英眼中,老伴“一辈子就是工作工作工作,什么都不管”。这个评价看似嗔怪,却饱含着一个女人对爱人的理解和心疼。 面对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丈夫,王荣英全心全意地支持,主动承担起更多照顾于老和家庭的责任。 “孩子也好,家也好,他从不管。他的衣服都是我帮他去买,帮他去做。买了料子,还拿着他的旧衣服(于老没时间去裁缝店量尺寸),一大捆,送到缝纫店去。”王荣英打趣着抱怨。 除了生活上无微不至的照料,王荣英也很关心于老的事业。曾任于老秘书的蒲长城在文章中回忆,于老常常会利用星期日或假日要他们帮着安排些活动,更好地了解下情,“王姨(指王荣英)对安排这样的活动最积极,也最有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