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5)06-0010-06 北宋中期,巴蜀地区传统蜀学兴盛发达,如苏氏蜀学、范氏之学等。当时,二程洛学兴起,经过洛蜀角立,蜀学开始转型,到南宋晚期实现了传统蜀学同程朱理学的融会,完成了“洛蜀会同”①。近二十多年来,学界关于蜀学的研究日益扩展和加深,笔者在进一步探究中,也有一些新的思考,本文就宋代蜀学转型作再探讨。 一 宋代蜀学转型的三大节点 对宋代蜀学发展历程,笔者曾有五个阶段②、两个高潮③之划分。在近来的探究中又认为,蜀学转型还经历了三个大的节点。 “节点”这一概念被应用于许多领域,于科学技术是指“电路中三个或三个以上支路的会聚点”④,或指“交汇点”、“汇合点”、“两节圆的切点”、“互连公共点”,在教学上“指知识体系中具有很多榫接的具体知识之点”⑤,还有空间节点(如“全国流通节点城市”、《香港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⑥)和时间节点(指某个大环境中的一点或一段,如《关于实现中国梦的时间节点》⑦)。本文采参以上诸说而综合之,用“节点”以指宋代蜀学发展的大环境中,在学术内容上、空间上和时间的交汇点、榫接点、会聚点。 宋代蜀学转型的三大节点是:第一大节点,二程洛学传蜀;第二大节点,南轩之学返蜀;第三大节点,朱熹闽学传蜀。经历了濂洛之学到湖湘学再到程朱理学在巴蜀的发展,又有魏了翁的集大成,使宋代蜀学定型为以程朱理学为主。 (一)三大节点不是孤立的 一般认为,自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至五年六月,周敦颐签判合州(今重庆合川)时期,濂学开始传入蜀地,而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正月至熙宁三年(1070年)前,程珦知汉州(治今四川广汉),其子程颐随侍,期间周之弟子遂宁傅耆与程颐有交往,“手笔相问”⑧,实为讲友。这时,濂学在巴蜀影响不大,二程理学也尚未形成。此后,二程洛学逐渐强大,迄至南宋晚期,巴蜀学者信奉程朱理学者益众,或千里求师,或出蜀访学,或在蜀讲著,或传授后学,可谓连绵不断。三大节点是这种发展过程中的三个突出事件和集中时段,它们密切联系,且与巴蜀地区其他时段程朱理学之传有相互交流和融会。 (二)三大节点的时段、内涵和特点 第一大节点,是北宋末年二程洛学传蜀。先是涪州(治今重庆涪陵)乐温(今重庆长寿)人谯定闻程颐“讲道于洛”,乃“洁衣往见……遂得闻精义”。哲宗绍圣四年(1097)十一月到元符三年(1100)正月,程颐贬到涪州编管的两年多时间里,谯定从游,学《易》、《大学》、《中庸》等。谯定又传之门人弟子。 第二大节点,是南宋前期张栻之学返蜀。南宋初年成都人范仲黼“去湖南”“游南轩之门”、“从南轩学”,从而“直接五峰(胡宏)之传”,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以后主讲于成都沧江书院,出现了传播南轩之学的“二江九先生”学者群,形成了蜀中南轩之学大盛的局面。 第三大节点,是南宋后期朱熹闽学传蜀。光宗绍熙年间(1190-1194)涪州人
渊千里问学,从朱熹学于闽北建阳考亭之竹林精舍(后称沧州精舍、考亭书院)和潭州(今湖南长沙)约三年时间,后师徒远隔,朱熹仍加指导,渊“将朱熹之学与乡里之学(包括谯定《易》学),融会贯通,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易》学思想”⑨。宁宗庆元三年(1197),在“伪学之论方炽”的险恶政治环境下,艰难跋涉,到福建拜见朱熹问学求道、号为朱熹高徒“第一人”⑩的度正(合州巴川今重庆铜梁人),返川后传播理学,培养理学学者。从学于
渊和度正的合州巴川人阳枋,则是这一节点中卓越的代表人物。 三大节点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蜀中几位主要学者都长途跋涉到洛学名师处从游请教,直面授受,得其真传,获其精义。 二 三大节点与书院 如果说苏氏蜀学的衰微,存在三苏不善运用书院教育繁衍学术建立学派体系的因素,在宋代蜀学转型中,书院则起到很为明显的作用,是重要传学场所和助推力量之一。三大节点的发展变化,都同书院有密切关系,这是三大节点的突出特点之二。 (一)北岩书院与洛学、闽学传蜀 涪陵北岩的普净院是程颐注《易》和谯定从学之处,黄庭坚于此题名“钩深堂”。宋代一些书院的前身是名人读书处、著书处或授业处,后来改名或建为书院,北岩普净院即属此类。南宋宁宗嘉定十年(1217),知涪州范仲武将普净院钩深堂建为北岩书院(11),一直存在到宋末。(据载,此后该书院久圮,清乾隆九年知州罗克昌率绅士公募重建,改名为钩深书院。(12))程颐在此注《易》讲学,谯定从程颐学于此;程颐门生洛阳人尹焯在这里寓居,究治《伊川易传》;阳枋在涪师事
渊并曾担任北岩书院堂长,成为蜀中理学一大家;阳枋在北岩书院授业,“士之信从者众”,培养了门人弟子,著者如蜀士赵子寅、鄞人史蒙卿等(13)。北岩书院于二程洛学传蜀和朱熹闽学传蜀,都起了很大作用,这是应该加以重视和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