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研究背景 利用空间构筑时间概念几乎是所有语言共有的隐喻。Clark(1973)发现,时空隐喻表征主要基于两种模型:自我在动隐喻系统(ego moving metaphor system)和时间在动隐喻系统(time moving metaphor system)。前者意指认知主体面向未来移动,从自身运动中体会到时间先后的感觉。对于一个步行者而言,落在身后的情景是过去经历的,而出现在前面的事物,则是未来将要到达的。后者将时间比作自发移动的主体,而观察者是相对静止的。若以主体所在的时间为参照点,那么早于该点(过去)为“前”,晚于该点(未来)为“后”。汉语中也存在上述两种隐喻系统(Yu 1998;周榕2000),如“前面还有更大的困难”(自我在动隐喻)和“后面还要争取更大的胜利”(时间在动隐喻)。 语言学和心理学利用多个实验证明了上述两种时空隐喻系统的心理真实性。McGlone & Harding(1998)首先向两组被试分别呈现自我在动隐喻(如we passed the deadline two days ago)和时间在动隐喻(如the deadline passed two days ago),而后要求被试理解一个带有歧义的时间隐喻句,如The meeting originally scheduled for next Wednesday has been moved forward two days。结果发现,接受自我在动隐喻启动刺激的被试会将测试句回答成星期五,而另一组则会回答星期一,出现了“隐喻一致性效应”(The metaphor congruency effect)。在此基础上,Boroditsky(2000)、Boroditsky & Ramscar(2002)进一步证明了空间思维对于时间认知的影响。例如,在回答上述歧义句时,到达目的地准备下车的旅客通常需要完成更多动作,倾向于回答星期五,而在乘车中途的旅客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倾向于回答星期一,同样显示了自我在动和时间在动两种认知系统的差异。之后的研究者(Matlock et al.2011;周榕2001;刘丽虹、张积家2009)大多遵循这一思路,探讨时空隐喻对时间认知的影响。 但上述实验无一例外的将时空隐喻作为启动材料,未能考察其他可能影响人们时间认知的因素。具身认知的语言观认为,概念知识的表征和加工在一个统一的认知神经网络下进行,语义的理解根植于动作和知觉经验。人在表达概念时,相应的感觉运动信息会被激活,形成一种心智模拟(Barsalou 2008)。按此观点,任何引起感觉运动经验改变的因素,都可能导致人们对时间的认知产生变化。目前已有研究初步证实了这一假设。Hauser et al.(2009)发现,易怒人群比正常人群更倾向于采取自我在动的时间隐喻。根据一般经验,愤怒的情绪容易促使人们去接近目标,激发空间上的靠近动作,如“气得想去打人”。但该项实验没有说明的是,当空间经验远离目标物时,是否会导致人们使用时间在动隐喻。 Duffy & Feist(2014)近期考察了生活方式对时间隐喻理解的影响。研究表明,英国大学生在理解时间隐喻歧义句时,倾向于采取自我在动隐喻,而行政人员更多选择时间在动隐喻。所以如此,是由于学生支付学费,是商品的购买者,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多,生活方式轻松,面临的时间压力更小。相反,行政人员由学校支付工资,必须按照合同完成工作时间,时间压力更大,生活方式紧张。但我们认为此标准并不十分可靠。由于学分和毕业压力,学生并不能完全自由地支配时间。此外,国外大学生在课堂之外,还需要付出时间准备考试、兼职工作赚取学费等。虽然行政人员每天需要工作八小时,但研究者根本无法控制与知晓其上班时间内的工作量,故受试可支配时间的多少,并不一定与生活方式的松紧成正比关系,将二者视作不同生活方式代表人群的做法偏理想化。 文献回顾表明,现有研究仅涉及部分个人因素对时间认知的影响。基于此,本研究以具有不同压力感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uffy & Feist(2014)采取的问卷调查法,考察压力感与时间认知的关系。研究开展依据有三:首先,尚无研究探讨压力感和时间认知的关系,而压力感是现代社会人们经常感觉到的一种情绪状态(Jackson 2014),其是否会引发人们感觉运动经验的变化,进而影响时间认知值得探讨;其次,与时间灵活性不同,压力感可以通过量表加以测量,实验的生态效度可以得到提高;最后,根据概念隐喻理论的基本假设,对时间抽象概念的理解必须基于感觉运动的加工(Lakoff & Johnson 1999)。不同的情绪状态会激活一定的感觉运动经验,从而影响人们对时间的理解。可以设想,更强的压力感会促使人们采取逃离动作,这是由于所有动物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人们更愿意靠近带来愉悦感的目标,而远离可能带来损害的事物(Gray 1990)。前人研究中的“愤怒”概念主要引发人们空间靠近的知觉经验,而压力感恰好与此相反。认知主体空间上的退后意味着时间的向前,与时间在动隐喻方向一致。针对上述假设,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压力感是否会影响汉语使用者的时间隐喻认知;2)压力感引起人们感觉运动经验的变化是否具有心理现实性;3)时间隐喻加工的具身认知特征。 2.实验1:压力感对时间隐喻认知的影响 2.1 被试 研究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加的方法,从国内某所中学抽取高一和高三学生各30名(男、女各15名),平均年龄为16.2岁,均为汉语母语者。之所以选择高一和高三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是由于高三学生面临高考,整体压力普遍大于高一学生,二者又在其他指标(如年龄、教育背景等)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实验开始前,研究者对60名受试进行压力访谈,并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取陶沙、刘霞(2004)编制的压力感问卷进行测试。在该问卷中,我们要求被试对近一个月内感受到某种压力或烦恼的次数进行评价,从1到5表示从没有到非常多,在某个维度上的得分越高表明该方面体验到的压力感越强。根据调查结果,将高一学生中压力感较强的5名学生,以及高三学生中压力感较小的3名学生排除在实验之外,最终得到高一和高三有效被试各25名和2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