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社会发展的成就、经验与展望

作 者:
李文 

作者简介:
李文(1963- ),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009

原文出处:
马克思主义研究

内容提要:

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线,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总结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成就突出,计划经济时期主要体现在人文指数的大幅提升方面,改革开放以来主要体现在国民经济以及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方面;问题也不少,但是除了一个时期的工作失误和指导思想出现偏差以外,存在的问题大多是发展不足、不平衡造成的。新中国60余年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经验是:一定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定要以人为本,一定要坚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一定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2015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60多年来,新中国在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经历了多次曲折和失误。对这段历史作一系统的梳理和总结,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60余年社会建设历程的主线和分期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据此我们可以认为,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着社会发展的主线。中国共产党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56年中共八大明确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的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也就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①八大对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社会基本矛盾的判断是正确的,但是由于当时党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八大提出的正确意见后来没有能够坚持下去。“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1981年作出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32年特别是10年“文化大革命”的历史,再次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必须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大大发展社会生产力,并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②这一提法一直沿用下来。6年之后的中共十三大提出了更为成熟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指出:“我国从五十年代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阶段,既不同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尚未奠定的过渡时期,又不同于已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阶段。我们在现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会长期存在,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③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那么不断解决这一矛盾就构成这个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线。经济是基础,是手段,落实到社会层面就是要着眼于民生问题的解决,这也是与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完全一致的。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把新中国中共十八大以前60余年的历史分作六个阶段加以讨论。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之前是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革故鼎新,为新中国未来的社会建设奠定环境基础和制度基础。从1956年中共八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是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历经曲折,但是大规模开展的工业化建设为下一步的民生改善打下了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且人们从亲身经历的探索和曲折的反思中获得了开辟新路、改革开放的精神动力。之所以将这20年放在一起来看,主要是基于这一时期的民众生活变化不大,相关体制包括计划经济、二元结构、单位体制等等也一直延续下来,还有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战略和越来越“左倾”的指导思想等。从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到1982年是第三个阶段。这个阶段时间不长,是一个结束动乱后休养生息、拨乱反正的阶段,执政党的工作重点重新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并从酝酿、徘徊、躁动中逐步形成改革开放的新思路,中国再次迎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春天。从1982年到1992年是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开启了全面改革的新征程,基本解决了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从1992年到2002年是第五个阶段,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接下来的10年是第六个阶段,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更为全面的小康社会,民生建设民生保障受到空前重视。也正是在这个阶段,中国成为中等收入国家,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各阶层利益多元化,社会矛盾易发多发且极为复杂,为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国需要实现更加和谐更加协调的发展,因而社会建设的地位大大提高。

      新中国60余年的社会发展史,也就是围绕民生主线开展的社会建设史。特别是改革以来几个阶段的民生进步和发展取向,也暗合着马斯洛揭示的人类需求层次阶段性台阶式提升的基本走势。

      二、分阶段看社会发展的主要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用了6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两次历史性跨越,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在这6年里,新生的政府通过建章立制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地位和权利,通过恢复经济、稳定物价、解决就业、社会救济等手段积极改善民生,通过移风易俗、扫除文盲、教育引导、树立英模净化社会风气、培养一代新人。人民群众不仅获得了和平、安宁的生活环境,而且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公共服务的改善也让老百姓真切体验到了新中国、新社会的美好和优越。国民经济恢复后的1952年-1956年,年人均GDP从119元增加到166元,总人口从5.7482亿人增加到6.2828亿人,年居民消费水平从80元增加到104元④。全国人口预期寿命从1949年的35岁左右提高到1957年的57岁⑤,平均每年都有上百万劳动人口扫除文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