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与“”的共现关系谈汉语副词的意义类型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林,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南京 210097);陈振宇,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字号:

      一、以往的研究与问题

      汉语学界对副词与“”共现的问题早已开始关注,但一般仅局限于“就、才、只、都、没(有)”等几个副词的研究。例如①:

      

      

      

      

      

      

      

      

      

      

      

       二、汉语副词意义类型的考察方法

      本文的考察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二)某些例句本身由于各种原因不能与“已经”搭配,考察时要注意多替换一下。例如:

      

      2.2 状态义测试

      

      (一)该型绝大多数副词都表示状态义,如例(10c),表示先前“需要担心”但现在已经变为“不用担心”的对比变化。

      (二)个别情况则是表示动态义④。例如:

      

      

      (三)一些例子表示量的动态变化。例如:

      

      量化也导致了一些两种句法配置皆可的情况。例如:

      

      2.3 否定测试

      

      (一)否定副词,以及由否定短语通过“短语词汇化”的方式所形成的副词。前者如“不、没(有)、别、甭”等,后者包括“不”系词、“未”系词、“无”系词、“没”系词、“非”系词、“毋”系词等,表示反问的“何”系词等也属于这一类。例如:

      

      (二)负极性副词。有的副词修饰的VP/AP部分必须或一般倾向于是否定结构,那么整个“adv.+VP/AP”结构也必须或一般倾向于表示句法否定意义。例如:

      

      (三)隐性否定副词。世界语言中普遍存在语义否定的词语。英语隐性否定动词如:

      (20)a.She avoided doing it.>She didn't do it.

      b.They refused to come.>They didn't come.

      相应地,汉语的“避免、拒绝”也具有隐性否定的特点。其实一些副词也如此,它们往往是“焦点敏感算子”。这包括两种情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