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道·兴情·神韵

——中华美学的审美本质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杨春时,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福建 厦门 361005)。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中华美学运用直觉体悟的现象学方法来获取美的本质,从而区别于西方古典美学的认识论方法。在这个基础上,中华美学建立了审美本质论。中华美学关于审美本质的观点是多层次的:首先是建立在道本体论基础上的乐道说,审美是乐道,这个道是日常生活的伦理根据,具有实用理性的性质。其次是对乐道内涵的深入发掘,即审美是兴情。这不仅揭示了审美的情感性质,从而区别于西方美学的认识说;也确定了审美的主体间性。再次,是提出了神韵说。由于道具有世间性,而审美具有超验性,故曰神韵,从而赋予审美以高于伦理之道的隐在的超越性,揭示了审美的自由本质。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5)10-0117-09

       一、审美本质的发现方法

       西方美学把美当作与人无关的实体或实体的属性,所以运用逻辑演绎或经验归纳的方法来获取美的本质。与西方美学不同,中华美学认为美不是实体性的,而是人与世界感应的产物。因此,它不是通过逻辑演绎或者经验归纳的方法来获得美的本质,而是通过直观感悟来发现审美的意义,而这就是现象学美学的方法。从表面上看,中华美学是以直接论述的方式断定美的本质,而没有展示其发现的方法和过程,因此似乎有独断论的嫌疑。但实际上,它还是以现象学的方式来发现美的本质,也就是通过审美体验及其反思来使美的本质得以呈现。中华美学认为,美不能自美,必须经过审美体验而成为审美对象,这样,审美体验就成为发现美的方法。这个现象学的过程并没有直接作为一种理论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美学论述,特别是诗学论述,来复原这个过程。

       现象学美学思想首先表现在道家的论述中,道家的美学思想也是通过现象学的方法而发现美,即通过“心斋”“坐忘”“观复”,发现了虚无的道,而其中间环节就是象,象作为道之显现,就是美。儒家美学思想在吸收了道家美学思想之后,也具有了现象学的方法论。孟子最早就指出,理解诗的方式是“以意逆志”。他说:“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谓得之。”①这里所谓“以意逆志”,是指以读者的理解与作者的意图互相沟通、融会,达成解释学所谓的“视域融合”,最后了解作者的思想,从而得出诗的意义。这一论说有别于客体性的“我注六经”,也有别于主体性的“六经注我”,而是主体间性的“我”与作品的会通。但孟子的思想还只是解释学的,没有达到现象学的高度,因此还不能成为审美本质发现的基本方法。后来的美学家才把道家的象思维与儒家思想结合起来,以现象学的方式完成了审美本质发现的任务。在《文心雕龙》里,刘勰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的考察,揭示了如何发现美的本质的途径。他首先指出“陶钧文思,贵在虚静”,这是要把现实观念悬搁,进入“纯粹意识”;进而指出,对文学作品要“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览”。②这里除了强调要广博地阅读以增加见识外,已经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当作把握美的本质途径。他提出了“圆照之象”,圆照是佛教用语,意为圆融观照,是一种区别于经验认识的、消融物我的纯粹直观;而象则是圆照的对象和产物,就是审美意象。它不同于外在的经验对象,已经达到了物我同一,作为现象呈现。于是,在这种圆照之象中,就把握了作品的审美意义。他又更为具体地展开了这个过程,指出了进入审美的情感体验:“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辞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③就是要通过对文辞的理解而达成美感(情),而在美感(情)体验中就有美的本质显现,即“虽幽必显”。这样,就通过具体的体验,把握了美的本质(理):“故心之照理,譬目之照形。”他还具体地描述了美感体验作为美的本质发现的途径,认为审美鉴赏与美感是一致的:“深识奥鉴,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④除了道家之外,禅宗也为审美本质的发现提供了方法论。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以直觉顿悟佛道。严羽以禅喻诗,通过审美直觉——妙悟,把握诗歌的本质。他指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汉魏尚矣,不假悟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透彻之悟也。”⑤至此以后,审美直观就成为领会艺术和美的本质的现象学方法。

       强调直观、妙悟的思想,直接来自道家和禅宗,而儒家美学思想强调审美体验的情感性。《文心雕龙》一方面接受了道家的虚静直观的思想,但更多的是接受了儒家的情感论,认为审美是情感体验,从而揭示艺术、美的伦理本性。刘勰提出“物以情观”“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他把审美归结为情感体验,认为情感意象克服了物我距离,揭示了艺术的本质。刘勰认为把握艺术的本质,要诉诸内在的美感,而不是外在的标准。他说:“夫惟深识奥鉴,必欢然内怿,譬春台之熙众人,乐饵之止过客。”西方美学把审美当作感性认识、把现象学还原看作直观,从而建立了认识论的现象学美学;中华美学认为现象学还原是一种情感体验,审美意义的发现也是情感体验,从而建立了情感论的现象学美学。对于这种情感体验中的现象学的还原,刘勰称为“妙鉴”。他说:“书亦国华,玩绎方美。”⑥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要“玩绎”,即欣赏,而不是西方现象学或认识论的客观把握,在这种情感体验中,作品才体现出美。当然,审美体验仅仅是对审美意义把握的第一步,这只是非自觉意识而不是自觉意识。因此还要通过对审美体验的反思,达成自觉意识,来把握审美意义。

       中华美学对美的本质的规定,是对审美体验反思的结果。反思得出美学的基本范畴,揭示了审美的本质。审美意象中包含着美的本质,在审美体验中领会了美的意义,这是中华美学的现象学方法。不同于西方美学把审美意象看作表象,通过对它的抽象来获得美的本质的认识论方法,中华美学认为,所谓美不是某物的属性,而是天、地、人之间流动的气的显现,是宇宙中的生命力的显现,万物都体现着这个大美。故中华美学认为,对具体对象的情感体验和观照,就可以获得美的本质。但美不是实体,而是审美,也就是说,中华美学不认为有一个客体性的美,而认为美不能自美,美既是对象,也是美感,美即审美,审美中才有美。因此,我们先考察审美,而审美本身也就是一种现象学的体验,在审美体验中获取美的意义(本质)。经过不同时代的众多美学家的协同努力,中华美学创造了一系列美学概念,构成了一个内在的逻辑,用以规定审美的本质。这些美学基本范畴包括乐道、兴情、神韵等。它们其中每一个都不能全面地揭示审美的本质,都必须由其他范畴来补充,以构成完整的审美意义。这些命题之间既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也有区别,如兴情说、神韵说可以从乐道说找到根据和渊源,同时兴情说、神韵说也突破了乐道说。其中乐道是审美的本体论规定,也规定了审美的伦理性质;兴情是审美的特性,也规定了审美的情感内涵;神韵是审美的超越性意义,揭示了审美超越伦理、情感的特征。中华美学运用这些范畴,层层深入,互相关联,对美的本质进行了规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