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C91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0246(2015)11~0174~06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根据经验观察以及刘建明、孟小平当时的论述,我论证过舆论的三种存在形态——潜舆论、显舆论和行为舆论。潜舆论是指存在于特定事件之前的公众对社会事物的既有情绪和意见,显舆论是指事件爆发下得到公开表达的各种意见,行为舆论是以行动作表征的意见。三者各自又包含了各具特点的子类。①从提出到现在,这套划分思路在舆论学研究领域得到了一定的认可。 然而最近十几年内,传播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互联网的普及以及我国社会的深度转型,从传播技术和内容两个层面推进着公众意见的表达呈现出多样与复杂的局面,互联网给予了各种社会意见开阔、便捷的交流平台。而以往的大众媒体,只是单向度的传播,受众是没有发声权的。中国的社会转型进入深水区,多元诉求酿成了一些社会冲突,这给公众讨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刺激。我们在众声喧哗之中摇摆前行。现在没有人会小觑舆论的存在,而另一方面,舆论似乎也更容易被感知和捕捉到了。我十几年前提出的舆论存在的三种形态,正在接受现实的挑战。本文试图对互联网普及以来的舆论形态作一分析。 简单的文献综述 互联网环境下,由于脸书(Facebook)、推特(Twitter)等新社交媒体的普及与使用,使得社会化媒体的意见表达和社会行动受到进一步关注。关于情感、情绪形态的舆论表达,则更多地体现在各种公共事件中。西方学者较为关注的是网络用户的口碑和传播效果,②诸如考察社会化媒体上用户对购买过的商品、看过的电影或书籍的评价。与传统的以问卷调查方式开展民意测量不同,口碑研究主要的方法是文本挖掘。由于评价文本可以从许多电商网站的产品评论中获取,因此,基于海量网络评价文本进行数据挖掘或情感计算,进一步洞察情感倾向,成为这一类研究的热点。另外,关注情感如何启动网络表达,形成何种微观的心理机制,③也是研究中与潜舆论相关的话题。 关于行为舆论,可以与西方学者研究对接的是他们对“社会运动”的研究。就社会运动的组织规模和理性参与程度,从弱到强可以划分为集合行为、集体行动、社会运动、社会革命等不同层级。而社会化媒体则在社会运动中发挥了信息互换、组织动员、身份认同塑造的作用。④他们主要使用“连结性行动”(connective action)来界定此类运动,⑤如近年来发生的伦敦骚乱、阿拉伯之春、占领华尔街等事件。走上街头抗议是发生在现实中,但是新媒体(主要是社交媒体)则在发起抗议环节扮演了组织联络的纽带。社会运动和新媒体的结合,为行为舆论研究开辟了新的视野。 不过,虽然社交媒体在某些特殊的情境中发挥了颇为显著的传播效果,但2011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至今,互联网上人气最为集中的社交媒体在政治参与方面的作用总体趋向衰弱。原因在于这类媒体并非以政治参与为目的,私人传播性质明显,社会政治动员能量很有限。而在此之前,互联网匿名、个性、多元声音的存在以及互联网的传播技术,都令人想象互联网能够被赋予自我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权利,可以借助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表达意见和参与。 进入21世纪以后的国内舆论学研究,大多集中在网络舆论领域。少数学者还从古典理论中发散思考和讨论舆论的正负能量。⑥2003年的一篇文章较早概括了网络舆论的概念和特征,这是相关研究中被引次数最多的一篇,现在来看许多讨论都略显简单了。⑦后来也有划清网络舆论与舆论差异的努力,要为这一研究确立研究取向,⑧现在看来思路本身存在问题。随着互联网的表现形态和路径越来越多元,新媒体形态迭出,也有学者切入微博分析舆论生成机制,但是总体框架并没有跳出前人的总结。⑨在传播学科之外的政治学、社会学学者,也在开展舆论研究,他们对舆论的认识显得绝对了些,更具功能主义的色彩。⑩ 互联网舆论存在形态的变化 十几年前我们对舆论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基本问题的层面上,所谓基本问题就是舆论的定义、表现、功能等。讨论的动机既有以李普曼《舆论学》为代表的国外舆论学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启发,也有当时国家领导人执政理念的依据。讨论基本是思辨式的,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对电视受众的第一次调查勉强算得上是针对舆论或者民意的量化研究。当时的研究基于那时的舆论的特征——由大众传媒代为表达、社会内部较为一致、民众意见分散微弱。现在我们再谈舆论的存在形态,有许多值得调整和补充的地方。这种变化根源于传播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大环境的变迁,也反映在新近对舆论的各方面研究上。现在的显著变化有以下几方面: 1.舆论的主要载体发生了转移,从大众传媒转向了互联网 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这个词在中国只被少数人知晓,各种社会关切的问题讨论,就像当年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一样,主要是在大众传媒上开展,具体来讲就是报纸、电视和广播。这样的技术路径决定了公众意见的形成类似一种代议制: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精英把控着什么意见被表达、怎么表达。所谓“舆论引导”更贴切地来说,不是指导民众顺应国家发展需要直接参与讨论,而是大众媒体顺应需要去替代公众讨论,再将得出的结论传达给民众,争取民众的认同。舆论,是隔在大众传播信息帷幕之后的一种无形的背景:我们有把握地认为,大众传媒受到它的影响,反映着它的面貌,但又不能真实地触摸到它。这种不可认知的特点,表现在早年的舆论研究大多停留在宏观的、理论层面的演绎,很难直接加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