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代主义走入后现代主义的教育

作 者:
吴迪 

作者简介:
吴迪,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师。南京 210093

原文出处:
学海

内容提要:

教育从现代主义走入后现代有其内在的隐匿逻辑线索,文章所要解决的问题正是如何在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将这条线索展现出来,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真正的反思。文章从现代主义教育入手,阐明现代主义教育的本质与基本特征,在此基础上澄清对现代主义普遍性的反抗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进而论述去知识权威化与批判教育学构成了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理论核心,最后指出了对主体性以及偶然性的高估是后现代主义教育的总体局限,其与对去知识权威化的批判教育学的再批判一同构成了对后现代主义教育的反思。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作为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批判对象的现代主义教育

      教育构成了现代主义的“中心机构”,这一点在“西方社会转型的后期阶段”①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对公共义务教育和教育扩张进行分析时,制度主义完全采用了现代主义的视角,将之视为“(19世纪中)一种基于个体提升与国家扩展相结合地追求国家进步的新型社会组织模型的聚合”②。在这一过程中对普遍主义价值观念的推崇深入人心,受教育群体规模急剧扩大,知识革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导致教授知识伴随性加速更新,这三点内容同时构成了现代主义教育的基本特性。

      在对现代主义教育的普遍主义观念的分析中,新功能主义和新韦伯主义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在他们看来,在教育中强调普遍主义价值取向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广泛的:“发达”社会变成了“发展”社会,因为“现代的”个体与“传统的”个体具有完全不同的特征,包括对待成就的态度、普遍主义的视角以及专业化和功能性的劳动分工。而“欠发达”或“传统”社会则是以归属角色为取向——一种特殊主义的世界视角和一种非专业化的劳动分工下的个体抗争③。这些特征为现代经济和民主化的国家管理提供了基础。这种观点往往采用线性的发展模型,并提出了促成现代条件的机制和制度。

      所谓受教育群体规模急剧扩大,在Torres看来“识读和基础教育在增加与现代社会(及其成果)的接触、分解被视为落后诱因的传统文化以及在采纳创新中允许社会异质性发展的优先机制中起到作用”④。对于现代化理论家而言,识读和基本教育是发展的核心性投入,它们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促进经济发展和现代化,例如,提高生产率、扩大个体一般知识的传播、刺激技术培训和职业教育的需求、提高人口的就业流动性等。

      而关于知识革新换代的速度日益加快所导致的教授知识伴随性加速更新,则是与现代化过程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即现代化进程自身的再生产联系在一起,社会具有不断进行自身结构分化和变革的能力。这种能力所形成的多样性,使传统的具有共同性和制度化中心特征的市场趋于瓦解,扩大的、非垄断性的市场交易成为商品交换过程中的中心元素,并影响到社会的其他领域。这些变革与社会正义和公平的进步紧密联系。有人提出教育的增加在收入分配增长上的公正性问题。有人从社会学角度提出,教育和向上的社会流动性之间存在着一种密切的关系。这是否意味着,在识读与国家腾飞之间存在着明确的关联?毫无疑问,教育在增进健康、卫生和生育等问题上也发挥着作用。在实践层面来看,学校或教育都一直在或者试图跟上这些快速发展和增加的基本知识的步伐。

      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理论基础

      对于后现代主义这一个众说纷纭的概念进行定义是非常困难的,本文将通过梳理后现代化思想所涉及的一些基本议题来为我们拨开迷雾。后现代主义批判18—19世纪的欧洲思想,特别是对知识、理性、历史变革等范畴进行了再概念化。普遍主义——不管是作为“真理”、“科学”,还是“理性”——和欧洲中心主义以及男权中心论相联系,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批判。最为根本的是,后现代思想提出,20世纪在哲学、艺术、科学和总体文化中的情形是否具有明确的差异性,以至于需要将其视作与现代性的计划、前景、思想、文化和伦理表达存在深刻的间断甚至是断裂——不管是不是现代性的变体,对后现代状况而言,人类主体性、理性和知识已经断裂,不可修复。由此,与确定性有关的因素、现实的再现、普适性、综合性,以及实际的规则和基础都受到了挑战。斯科特·拉什(1990)认为,后现代状况意味着意符、意指和所指之间的新关系,制造出涉及现代社会的去分化的一种表意体系,特别是从物质条件中日益产生文化领域的自主化⑤。

      本文认为,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社会条件,也不是一种社会类型,而是一种文化条件。

      在后现代主义所指的社会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和一套新的文化范式。我们可以根据各种程式化的术语来归纳后现代社会和文化的某些关键的社会学含义。第一,权力在当代社会中变得去中心化和片段化。从后现代化的角度而言,统治精英对公共政策的决定性影响,可能会隐藏在社会中相互作用的权力多样性中⑥。第二,社会运动中的集体行动中出现物质利益和主观表达的分离。社会主体去中心化的观念意味着多数现代主义社会理论所认为的客观社会利益和主观表达之间紧密联系的分离化。由此产生显著的后果之一就是,去中心化的个体所争取的不再是传统条件下所谓的利益分配,而是要达到吉登斯所提出的“自我现实化”⑦。第三,世界体系异质性的出现。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指出,(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历史一直是一个趋向文化异质性而非文化同质化的历史⑧。在世界体系内民族的片段化发生的同时,伴随着一种趋向文化分化或文化复杂化的趋势,即全球化。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念的理论内核

      (一)去知识权威化

      在现代主义教育中知识的权威地位是牢不可破的,而这种知识牢不可破的地位恰恰是后现代主义教育最集中反对的。对后现代主义教育来说,任何对教育理论的诉求都是无意义的,任何对教育方法的诉求都是要被质疑的,任何对教育界经验证据的依赖都是浮夸的。因而,现代主义的教育实践和后现代主义教育的理念是相互矛盾的。在后现代主义教育者们看来,语言、文化和教育应当总是包括多元化的价值、声音和主体意向的。所有这些本质上都参与到对话实践之中,伴随着各种矛盾、张力和冲突。建构在多元文化和多重语境上的教育,根本不可能设定一个客观的和确定的“圣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