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党政治的演变:趋同还是趋异?

作 者:
林冈 

作者简介:
林冈,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二级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台湾研究中心主任,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兼学术委员会委员,两岸关系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本文从两个面向探讨台湾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其一是两党体系从非均衡状态(asymmetric)向均衡(symmetric)状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其二是政党政治的性质从冲突型(conflictual party system)到共识型(consensual party system)的发展方向。本文假定政党政治趋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两党权力关系的均衡性。如果反对党没有执政机会,就只能被边缘化或诉诸体制外的抗争手段,而无法接受政治妥协。然而,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均衡权力关系,未必能保证政党趋同的实现。这是因为导致趋异型政党体系的还有其他因素,包括社会分歧、政党的意识形态传统、既定政策纲领的限制等。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7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5)06-0013-11

      2014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结果改变了对国民党有利的权力结构。虽然国民党仍控制行政和立法系统,但不再拥有对大多数县市的执政权。①民进党则可能在2016年重新执政,且成为立法机构中的多数党。这意味着台湾在2008年进一步成形的两党体系,将通过定期的政党轮替,达成政治生态的均衡。

      台湾的两党体系是由选举制度和社会分歧共同形塑的。以单一席位选区、相对多数当选为主的选举制度,有利形成均衡两党体系和政党趋同。①以“累积性社会分歧”(cumulative cleavage)为特征的台湾社会,则容易导致趋异的政党体系。②1986年台湾政治转型后,社会主要分歧由省籍冲突及对政改的不同态度,转为意识形态上的国家认同对立和经济社会政策上的左、右分野。统“独”议题与左右问题具有一定的重叠性,国家认同则是最具分歧的议题,③其核心是推动渐进或激进“台独”、排除统一选项,还是维持现状并保留未来统一选项的问题。此外,国民党因长期执政,强调经济增长,在地域发展和社会分配方面,对中南部、中下层和中小企业的利益的照顾有所不周。民进党则基于台湾经济发展“重北轻南”和社会分配不均的现实,提出中间偏左的政策。但在处理两岸经贸关系方面,民进党持保守立场,唯恐两岸经济互赖的加深,将导致台湾“政治自主性”的丧失。

      本文从两个面向探讨台湾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其一是两党体系从非均衡状态(asymmetric)向均衡(symmetric)状态演进的历史脉络,其二是政党政治的性质从冲突型(conflictual party system)到共识型(consensual party system)的发展方向。两党权力关系的衡量指标是两大政党选票、席次和在不同区域的实力分布以及公众的政党认同。政党政治性质的观察面向是两党意识形态和政策的差异及其支持者的政治立场距离。本文假定政党政治趋同发展的重要前提是两党权力关系的均衡性。如果反对党没有执政机会,就只能被边缘化或诉诸体制外的抗争手段,而无法接受政治妥协。然而,执政党和反对党之间的均衡权力关系,未必能保证政党趋同的实现。这是因为导致趋异型政党体系的还有其他因素,包括社会分歧、政党的意识形态传统、既定政策纲领的限制等。

      二、走向均衡发展的两党体系

      台湾政党政治缘于1986年民进党的成立。在2000年前国民党属于占主导(dominant)地位的执政党,但经过1993年和2000年的两次分裂,中华新党、亲民党和台湾团结联盟应运而生,民进党在2000年和2008年期间掌控了台湾的行政系统。不过,当时的民进党行政当局还是受到了在立法系统中由国民党、亲民党和中华新党组成的泛蓝多数联盟的制约。2008年以来,国民党同时掌控了行政和立法系统。如果2016年民进党同时掌控行政和立法系统,则意味着国民党全面丧失在高层权力结构中的优势。这意味着通过政党全面轮替,实现权力均衡,已成为岛内的政治状态。在县市长层次,国民党在1997年前占据优势地位,其后就开始发生阶段性的变化。

      (一)县市层次的政党体系

      从1989年到2014年,台湾进行了7次县市长选举和6次“直辖市长”选举。选举形式是简单相对多数制,而没有第二轮投票的设计(当没有候选人获得过半选票时)。这一选举制度鼓励两党竞争,因为第三党没有机会在二轮投票时与较大的政党达成政治交易。在历次选举中,国、民两党一般都获得共计85%以上的选票,只有两次例外。第一次是1994年台北、高雄市长选举时,因为新党台北市长候选人赵少康吸引了30%的选票。第二次是2001年县市长选举时,国民党支持的新党台北县长候选人王建煊获得了大量选票(表1)。

      

      在选举产生的167个县市长(包括北、高市长等),两党合计获得149个席次,占总席次的89.2%,两党的席次比为87∶62。其他小党或无党籍候选人仅获得18个席次,占总席次的10.8%。国民党在1989年和1993年选举中,获得明显优势,但在1997年首次变化,当年民进党所获选票只略多于国民党,但所获席位则远多于后者。④在2005年和2009年的县市长选举中,国民党两次获胜,使民进党的执政县市退缩到中南部。就北高市长而言,在1994年到2006年期间共进行过四次选举,两党平分8个席次。在2010年“五都”市长选举中,国民党控制中北部的三个“都市”,即台北、新北和台中;民进党保留南部的两个“都市”,即高雄和台南。由于在当年高雄市长选举中,原属民进党籍的独立候选人杨秋兴吸纳了大量泛蓝选票,导致国民党候选人的得票率明显降低。假如排除这一因素,两党的得票率也就旗鼓相当。

      台湾在地理政治上有所谓“北蓝南绿”之称。此一说法始于2005年的县市长选举,当年民进党所拥有的执政县市仅包括云林、嘉义、台南、高雄和屏东等中南部地区。这一局面在2014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民进党的执政地盘从中南部向北部拓展,不但跨过了浊水溪和大安溪,还穿越了淡水河和基隆河。在这次选举中,国民党遭到惨败,只保住了新北市、新竹县、苗栗县、南投县、屏东县和马祖。即便加上泛蓝掌控的花莲县和金门县,人口数也不过626万,仅占全台人口的26.78%。两党实际得票率差距远高于“中选会”所公布的表面数字(47.55%比40.70%)。假定台北市长候选人柯文哲所获得的选票中有75%来自绿营,花莲和金门县长当选人所获得的选票属于蓝营,民进党所获选票高出国民党11.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