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望衡,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湖北 武汉 430072)。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生态文明时代是当代环境美学的背景。在生态文明时代出现的生态文明审美观强调美中具有一种重要性质:文明与生态共生。这种审美观将自然环境中的生命性提升到生态公正的高度,尊重动植物自身的审美权利,将生态平衡看作自然环境美的核心,重视最具生态性的荒野的美。环境美学以“生活”(居)为主题,环境审美体现为“宜居”“安居”“利居”“和居”和“乐居”五个层次。环境美的本质为“家园感”,“乡愁”的实质就是家园感。“乡愁”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守住“乡愁”,重要的是保护好城乡的历史景观。要谨慎地处理城乡中的废墟,保留并保护好那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废墟,它们具有崇高的审美魅力。一座城市应该以拥有有价值的废墟而骄傲。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6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B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39~8041(2015)11~0118~09

       笔者2009年10月在襄阳的环境美学国际会议上做《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主旨发言,其后又以同题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过讲演。此文中文稿后发表于2010年第7期的《学术月刊》上,为《新华文摘》同年第19期转载;英文稿则发表于2010年的《亚洲艺术与美学杂志》①。时间过去六年了,这些年,中国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大大提高,许多与旧美学相关的环境问题引起我的思考。我觉得有必要接着上文再谈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

       当代环境美学的时代背景:生态文明时代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新的文明,标志着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这个时代承接工业文明时代,它曾经被表述为后工业时代、后现代,现在也被表述为信息时代。后工业时代、后现代的表述是模糊的。信息时代的提法倒是鲜明的,但是,信息尚不足以成为工业时代之后的主题,重要原因是,文明性质的定位取决于人类的生存方式,而人类的生存方式取决于人类物质生活资料的获取方式。众所周知,人类全部的物质生活资料均来自自然:或直接取自自然,为原态自然物;或以自然为原料根据人的需要重新制作过,为变态自然物。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成为决定文明性质的根本因素。

       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一样的。当人类以渔猎的方式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时,自然是专横的,人的主体性表现为完全随顺自然,哪里有水有鱼,就到哪里去捕捞;哪里的水草丰茂,就到哪里去放牧。农业文明时代,人们对于自然的索取,不再完全随顺自然。人们找一块地方居住下来,充分利用这块地方的自然条件特别是土地和气象条件人工种植着自然物以获取生活物资。农业文明创建过程中,人对自然已经称得上“改造”了。但是,这种改造很有限,因为它受制于自然物的生长规律,具体来说,它只能再造一个类似于原生态自然物的生长环境。严格来说,它不能创造出自然界完全没有或不可能有的东西。概括起来,农业文明的实质是代自然司职,有限地复制一个为人所需要的自然。

       工业文明是现代社会占主导地位的文明,也因此,我们称现在这个时代为工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主要为从自然界获得原料,运用高科技对自然原料进行加工,创造出一个自然界没有也不可能有的“自然”。

       以上三种文明,是人类已经创建并且在不同情况下仍然存在着的文明。按人与自然的关系,它们分别为:渔猎文明,直接取自自然;农业文明,以自然为摹本有限地复制自然物;工业文明,以自然物为原料创造人的需要物。三种不同的从自然获取生活资料的方式,也产生了三种不同的哲学:

       渔猎文明,人完全依靠自然(天)的恩赐,自然在人的心目中为绝对的至高无上的力量,成为神。对于神,人唯一能做的是乞求神的赐福,乞求的手段主要是祭祀与巫术。对于自然,人完全没有主体性。这种哲学可以概括为“敬天听命”:“敬天”——非理性地对待自然;“听命”——消极地受命于自然。

       渔猎文明时代人具有一定的主体性但极其有限。农业文明的实质是复制出为人所需要的自然生命物,以满足人的需要。农业文明的前提是人对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知,人的主体性得到一定的彰显。这种哲学可以概括为“顺天应人”:“顺天”——尊重并顺应自然的规律(仅限于与农作物的生长相关的自然规律);“应人”——适应人的需要。

       工业文明,人对自然的认知无论在广度上、深度上都远非农业文明时代可比,这是一个崇尚认知的时代。“科学万能”“知识改变世界”是这个时代的广告词。人类主体论是工业时代的哲学。这个哲学的中国式表达是“知天为人”:“知天”强调世界可知论,科学就是认识世界的手段,科学不仅是认识世界的主要手段,而且是改造世界的主要手段,科学以及它的实践——技术是最大的生产力;“为人”,强调人是这个世界的主体、主人,一切为了人,以人为本。

       三种哲学反映出人与自然的三种不同关系:渔猎文明,人随自然论;农业文明,人合自然论;工业文明,人改自然论。

       三种文明中,渔猎文明早经淘汰;农业文明也已降为工业文明的附庸;工业文明是当代社会主体性文明,拥有无可争议的霸权,这一事实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同样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工业文明的霸权受到严重挑战。近半个世纪特别是近二三十年来,一种新的文明——生态文明以勃勃生机跃上当今社会。与生态文明相关的诸多概念: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有机食品、低碳生活方式、生态旅游成为人们口头常用语。

       生态文明与工业文明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目前,人们的看法也不尽一致。其中不少人认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工业文明的派生物。这种看法笔者不同意。笔者认为,生态文明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这种产,不是“生产”,而是“助产”。正是工业文明在其进入成熟阶段后所显露出的诸多问题,催助了生态文明的产生。

       那是不是意味着生态文明还有它的源头?是的,它的源头就在渔猎文明、农业文明中。渔猎文明中对自然的崇拜与随顺,农业文明中生产与生态的合一以及反映在观念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均含有生态文明的意义,只是它没有发展成现代的生态文明形态。说工业文明对于生态文明的产生是“助产”,意味着生态文明并没有完全拒绝工业文明的成果,事实上,生态文明就吸纳了它的诸多成果。那么,生态文明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按照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来看,生态文明具有某种意义的向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回归的性质,但并不是简单的回归;同时又具有某种与工业文明相对立的性质,但不是简单的对立。在诸多复杂的矛盾冲突对立统一之中,生态文明建立了自己的体系,这个体系具有这样五个要点:

相关文章: